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 位置上、下、前、后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 位置上、下、前、后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
第二单元 位置 第1课时 上、下、前、后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等空间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对这些基本方位进行判断和表达,因此,本单元集中教学最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一方面为学生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空间方位的体验和对概念的使用,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目标:1. 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上与下、前与后它们具有相对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2. 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 体会方位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体会物体“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问答游戏吧!观察自己的身体,我来问,你们来答,看谁回答得又准又快!(依次出示四道题,每出示一道题都给出学生回答时间)预设:喜欢。预设:学生回答问题。以做游戏的形式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活动中初步感知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同时,也能很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题。我听到多数同学四道题都回答对了,你们真棒!刚才的游戏我们用上、下、前、后这些字,这些字都能表示方位,在生活中会经常用到,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学生对上、下、前、后有了初步认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探究新知1.理解上、下 设置情景:那么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继续做游戏,在做游戏中进行学习,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答题比赛,每答对一道题,小组得一分,答错不扣分,要记住不是抢答,得是由我提问,在我提问时答对的才得分,我会保证每小组答得题目个数一样,大家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吗?提出问题:好,那么大家在组内想想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头在脚的上方,我们还知道头和脚相比,头是在高处的,这说明上方和高处对应还是和低处对应啊?(教师给出思考讨论时间并提问)追问:同学们回答得对,上方是和高处对应的,那么大家在小组内再想想下方是和高处对应还是和低处对应呢?(给出思考讨论时间并提问)讲解:对,下方是和低处对应的,例如我们的脚在头的下方,同时与头相比,脚在低处。所以,上是指位置在高处,下是指位置在低处。提问:那么,大家来看这张图片,雄伟的大桥横跨长江两岸,在这幅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交通工具?大家在组内讨论一下,我来提问(给出时间并提问)。追问:对,有一艘轮船正穿桥而过,桥的铁路上正奔驰着一列火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各种各样的车,有浅蓝色的小汽车、深蓝色的卡车、还有绿色的公交车。那么请大家在组内来思考和讨论一下这两个问题(给出思考时间并提问)提问:同学们,这个小组回答的对吗?有和这个小组答案不一样的吗?追问:那么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呢?一起直接回答就行。讲解:对,非常好,因为上与高处对应,下与低处对应,所以我们看卡车和火车谁在高处,谁在低处,就可以知道谁在谁上面,谁在谁下面了。讲解:根据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就在卡车的下面,我们还能得出: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预设1:喜欢。预设2:高处。预设3:低处。预设4:轮船、火车、小汽车、卡车、公交车。预设5: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 预设6:对。没有。预设7:因为卡车在高处,火车在低处。(学生一起回答)本环节通过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即头在脚的上方,脚在头的下方帮助学生理解“上、下”,更通俗易懂。通过江上大桥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上、下”是因为图中有丰富的关于“上、下”的素材。在对这幅情境图的观察和表述中,学生可以根据轮船、火车、汽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上、下”方位。 2.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提问:那么请大家思考下一个问题:火车在轮船的上面还是下面?追问:火车在卡车的上面还是下面?一起回答就行。追问:为什么有时说火车在上面,有时又说火车在下面呢?大家在小组内一起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来提问。(给出时间并提问)讲解:对,回答得很好。也就是说: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位置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什么叫参照物呢?参照就是参考对照的意思,参照物简单理解就是参考对照的物体,例如火车在轮船的上方,轮船就是参照物,再如火车在卡车的下方,卡车就是参照物。所以对于火车这同一物体来说,当它的参照物分别是轮船和卡车时,参照物是不同的,所以上、下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所以,在说明位置时,有时需要我们说清楚是谁和谁在进行比较。预设1:上面。预设2:下面。 预设3:因为与火车对比的交通工具不同,并且一个比火车的位置低,一个比火车的位置高。让学生感知上和下的相对性,这些位置不能孤立存在,必须说明:谁在谁的上面等,让学生能用语言完整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加深对空间方位“上、下”的理解提问:接下来,我们再来思考这个问题:轮船的上面有什么?大家在自己组内观察、思考、讨论一下,我来提问。(给出时间并提问)讲解:同学们回答得都比较好,只是有的小组回答得不全。我来讲一下这道题,注意问一个物体的上面有什么,其实就是在问比这个物体位置高的物体是什么, 所以就看哪些物体比轮船的位置高就行,同时要注意观察一定要全面,不要落下符合题意的物体。提问:已经会看一个物体的上面有什么了,再来学习一下看一个物体的下面有什么吧,大家想一下,卡车的下面有什么?还是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我提问。讲解:问一个物体的下面有什么,其实就是在问比这个物体位置低的物体是什么, 所以就看哪些物体比卡车的位置低就行,同时要注意观察一定要全面,不要落下符合题意的物体。预设1:火车、小汽车、卡车、公交车(学生也可能回答得不全)预设2:火车、轮船(学生也可能回答得不全)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轮船的上面还有什么,卡车的下面有什么”,既给学生的表述和交流留出了空间,又加深了学生对“上、下”的理解。4. 理解前、后讲解:上与下的例题我们就讲这么多,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前与后的知识,得分比较多的小组要继续加油哦,得分较少的小组要更加努力啦!前与后也是表示方位的,我们都知道脸在后脑勺的前面,后脑勺在脸的后面,所以我们通常说面朝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提问:那么我们继续看这张图片,请大家在组内来思考和讨论一下以下问题,大家注意车头开向的方向是前,车头开向的方向也可以说是车面朝的方向,好了,你们思考讨论一下吧。(给出思考时间并提问)提问:同学们,这个小组回答的对吗?有和这个小组答案不一样的吗?追问:那么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呢?一起直接回答就行。讲解:对,非常好,因为前与面朝的方向对应,后与背对的方向对应,所以我们看小汽车和卡车谁在谁面朝的方向,谁在谁背对的方向,就可以知道谁在谁前面,谁在谁后面了。讲解:根据小汽车在卡车的前面,卡车就在小汽车的后面,我们还能得出: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预设1:小汽车在卡车的前面,卡车在小汽车的后面。预设2:对。没有。预设3:因为小汽车的卡车面朝的方向,卡车在小汽车背对的方向。(学生一起回答)本环节通过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即脸在后脑勺的前面,后脑勺在脸的后面帮助学生理解“前、后”,更通俗易懂。通过江上大桥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前、后”是因为图中有丰富的关于“前、后”的素材。在对这幅情境图的观察和表述中,学生可以根据轿车、卡车、大客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前、后”方位。 5.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提问:那么请大家思考下一个问题:卡车在公交车的前面还是后面?一起回答就行。追问:卡车在小汽车的前面还是后面?追问:对,为什么有时说卡车在前面,有时又说卡车在后面呢?大家在小组内一起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来提问。(给出时间并提问)讲解:对,回答得很好。也就是说: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提问:那么,本页的这两道题的参照物分别是谁啊?讲解:对,问卡车在公交车的什么方位,公交车就是参照物,问卡车在小汽车的什么方位,小汽车就是参照物,由于这两道题的参照物不同,所以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所以,在说明位置时,有时需要我们说清楚是谁和谁在进行比较。预设1:前面。预设2:后面。预设3:参照物分别是公交车和小汽车(学生也可能会答错,所以教师要注意强调) 预设4:因为与卡车对比的交通工具不同,并且一个在卡车背对的方向,另一个在卡车面朝的方向。让学生感知上和下的相对性,这些位置不能孤立存在,必须说明:谁在谁的上面等,让学生能用语言完整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6.加深对空间方位“前、后”的理解提问:接下来,我们再来思考这个问题:公交车的前面有什么?大家在自己组内观察、思考、讨论一下,我来提问。(给出时间并提问)讲解:同学们回答得都比较好,只是有的小组回答得不全。我来讲一下这道题,注意问一个物体的前面有什么,其实就是在问这个物体面朝的方向有什么物体, 所以就看哪些物体在公交车面朝的方向就行,同时要注意观察一定要全面,不要落下符合题意的物体。提问:已经会看一个物体的前面有什么了,再来学习一下看一个物体的后面有什么吧,大家想一下,小汽车的后面有什么?还是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我提问。讲解:问一个物体的后面有什么,其实就是在问这个物体背对的方向有什么物体, 所以就看哪些物体在小汽车背对的方向就行,同时要注意观察一定要全面,不要落下符合题意的物体。预设1:卡车、小汽车(学生也可能回答得不全)预设2:卡车、公交车(学生也可能回答得不全)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公交车的前面有什么,小汽车的后面有什么”,既给学生的表述和交流留出了空间,又加深了学生对“前、后”的理解。环节三巩固练习 连一连,把小动物送回家。 2. 看一看,圈出正确的答案。3. 在描述正确的后面的( )里画“√”,错误的画“×”。本环节既设计了基础练习,还以多种方式考察上、下、前、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来巩固、加强学生对上、下、前、后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环节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1.有关上、下,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上是指位置在高处,下是指位置在低处。上、下是相对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2. 有关前、后,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面朝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前、后是相对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3.回答一个物体的上(或下)、前(或后)有什么物体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回答一个物体的上或下、前或后面有什么时,一定要全面。)4.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看哪个小组得到的分数最多(教师对问答比赛进行总结)...对本节知识的回顾,让学生边回顾边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帮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加强对上、下、前、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环节五拓展延伸向爸爸妈妈讲讲排队时自己前面是谁、自己在谁的前面、谁在自己的后面,以及自己家冰箱里哪种食物在最上方,哪种食物在冰箱的最下方。 、 本拓展题需要亲子共同完成,这种形式非常有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上、下、前、后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