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人教版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巩固复习卷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170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人教版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巩固复习卷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170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人教版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巩固复习卷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170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人教版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巩固复习卷
2022-2023人教版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巩固复习卷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人教版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巩固复习卷七,共12页。
2022-2023人教版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巩固复习卷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填写好个人资料。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題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一、单选题1.“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把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处置,实行“定点”投放。金属易拉罐属于A.有害垃圾 B.其他垃圾 C.可回收物 D.厨余垃圾2.下列有关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 B.固体无变化 C.试管温度升高 D.溶液变成浅绿色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4.下列化学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红色固体物质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5.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三种金属可能分别是铁、铜、银B.Y一定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X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D.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Y>Z6.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 B.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C.铅有毒,儿童不能使用铅笔 D.铅可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7.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R可能是铝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8.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可将混合气体A.点燃 B.通过灼热的炭层C.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通过灼热的铜网9.据文献报道:一种特殊的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可替代黄金做精密电子元器件。下列对该铜纳米颗粒的判断,正确的是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B.在空气中容易锈蚀C.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10.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将所得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亚铁B.若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铁C.若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可能含有亚铁离子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可能含有锌二、填空题11.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骑自行车出行,是“低碳”生活的一种方式。①如图标示的构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填图中的字母)。②防止链条生锈的措施是_______。③自行车车圈的主要材料是铁合金。铁合金包括生铁和钢,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请写出工业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2)我国的高铁技术在当今世界上遥遥领先,其中钢轨使用锰钢而不用纯铁的原因是_____。已知锰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下列试剂能够验证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_____(填字母)。A.铁、锰、硫酸锌溶液 B.铁、锰、硫酸镁溶液C.铜、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锰溶液三、简答题12.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 (1)A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2)B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甲试管铁钉生锈,乙试管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生锈与_______有关。(3)C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如果不使用小气球,可能会出现______的现象,不能得到正确结论。四、实验题13.为了验证铝、铁、(H)、铜、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关系,某同学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1)试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能否达成实验目的?说明理由。(3)实验结束后,将C、D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到同一个烧杯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滤渣成分,写出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五、科学探究题14.某粉末由铁、锌、铜、氧化铜、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判断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Ⅰ、取60.0g粉木,在一氧化碳中充分灼烧并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不变。Ⅱ、将Ⅰ中所得固体放入烧杯,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烧杯中有不溶物。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的减少2.0g。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Ⅲ、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4.0g。…(1)实验Ⅰ的目的是______。(2)补充实验Ⅲ中后续推断滤渣成分的主要操作______。(3)通过上述实验判断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实验Ⅱ滤液中溶质的组成为______。六、计算题15.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冶炼生铁。现有4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求:(1)该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2)该矿石能冶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七、科普阅读题16.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白炽灯泡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由金属钨制作的,其灯丝发光时温度可达2000℃左右,为防止灯丝在高温下氧化,在制作灯泡时要抽真空,在制作大功率灯泡时,还要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氩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LED灯所替代。(1)由于钨的_____较高,所以用钨制作灯丝;(2)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_____;(3)白炽灯泡逐渐退出市场,是由于_____。
参考答案:1.C【详解】纯金属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金属易拉罐属于可回收金属制品,故选C。2.C【详解】盐酸和镁剧烈反应固体溶解、生成气体(物质名称不是反应现象的描述、是实验结论)、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试管温度升高;溶液不变色仍为无色;故选C;3.D【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白雾产生,不符合题意;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符合题意。故选D。4.D【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B、铜能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故选D。5.B【分析】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X>(H)>Y;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金属活动性Y>Ag≥Z。【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金属活动性:X>(H)>Y>Ag≥Z,故三种金属可能分别是铁、铜、银,A正确;B、金属活动性:(H)>Y>Ag,(H)>Cu>Ag,无法判断Y与Cu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Y不一定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B错误; C、金属活动性X>(H),金属X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因为金属的质量一定大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故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Y>Z,D正确;故选B。6.C【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82,故A说法正确;B、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量为207.2,故B说法正确;C、根据铅笔芯是用石墨制成的,不含铅,故C说法错误;D、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知铅可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故D说法正确。故选C。7.B【详解】A、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故A正确;B、该反应是金属R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以知道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强,可以是铝,但是铝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是化合价为+3价,而化学方程式生成的是RCl2,RCl2中R的化合价为+2价,故B错误;C、根据B的解答可以知道该金属R的活动性比铜强,故C正确;D、金属R为单质,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可以知道其化合价为零,而RCl2中R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故选B。8.D【详解】A、氮气不能燃烧,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无法通过点燃混合气体来出去氧气,故不可行;B、混合气通过赤热的碳层后,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又引入了新杂质,故不可行;C 、氧气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无法通过通入澄清石灰水来除去氧气,故不可行;D、混合气通过灼热的铜网后,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氮气和铜不反应,可以除去氧气,方法可行;故选:D。9.D【详解】A、铜比较稳定,不与盐酸反应,故选项错误;B、铜在水、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才容易生成铜绿,故选项错误;C、铜不与硫酸亚铁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D、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10.B【分析】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银,所以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然后结合题中的选项进行分析。【详解】A、若将所得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有锌。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亚铁,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加入的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溶液质量减小;再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锌,溶液质量增大。若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有锌,叙述错误,符合题意;C、若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沉淀,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亚铁。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无硝酸亚铁和硝酸银。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铁,可能有锌,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灵活应用,金属放入盐的混合溶液中,总是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最先置换完,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一一进行置换。11.(1) ade 涂油(合理即可) 含碳量不同 (2) 锰钢比纯铁的硬度大(合理即可) A 【解析】(1)①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构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铝合金支架、钢链条、不锈钢车圈。故填:ade。②防止链条生锈就要隔绝氧气和水,对应的措施是涂油(合理即可)。③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工业用赤铁矿石炼铁也就是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钢轨使用锰钢而不用纯铁的原因是锰钢比纯铁的硬度大(合理即可)。A.铁活性弱于锌,所以铁与硫酸锌溶液不会反应,锰活性强于锌,所以能够与硫酸锌反应,所以最终能够证明出来活性顺序为:锰>锌>铁,选项符合题意。 B.铁和锰活性均比镁弱,所以都不会与硫酸镁溶液反应,无法证明铁和锰的活性,选项不符合题意。C.铜活性太弱,都不会与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锰溶液反应,无法证明铁和锰的活性,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2.(1)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2)氧气##(3)冲开瓶塞 【解析】(1)铁丝燃烧生成的高温四氧化三铁接触瓶底会使集气瓶炸裂,故装少量的水在集气瓶中,故填: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甲试管中铁钉与水、空气接触,铁钉生锈;乙试管铁钉与水接触,铁钉没有生锈,对比说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故填:氧气或;(3)白磷燃烧发出大量的热,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会将瓶塞冲出,故填:冲开瓶塞。13.(1) 析出红色固体 置换反应(2)不能,该实验只能验证铁、(H)、铜、银,铝、铜、银之间的关系,但不能验证铝和铁之间的关系(3)取少量固体,加少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固体为银、铜、铝:若无明显变化,固体为银、铜 【详解】(1)试管D中,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红色固体析出;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氢前;B、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C、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D、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铝比铜活泼,无法验证铝、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3)C、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D、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实验结束后,将C、D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到同一个烧杯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说明D中铝过量,反应后,硝酸铜完全反应,由于金属活动性:铝>铜>银,硝酸铜完全反应,则硝酸银也完全反应,故滤渣中的成分可能为银、铜,也可能为银、铜、铝,铝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银、铜与酸不反应,故取少量固体,加少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固体为银、铜、铝:若无明显变化,固体为银、铜。14. 判断粉末中是否含有氧化铜 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及固体是否剩余(合理答案也可) 铁 FeSO4、H2SO4【详解】(1)一氧化碳有还原性,题目中的几种物质只有氧化铜与一氧化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 失氧化固体质量会减小,但通入一氧化碳,充分灼烧,固体质量不变,说明原固体中不含氧化铜,故填:判断粉末中是否含有氧化铜。(2)题目中给出的几种物质中,铜 与碳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其他的都能和稀硫酸反应,因为所加稀硫酸是过量的,因此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都完全反应了,所以滤渣中可能是铜和碳中的一种或两种,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若有铜 存在,固体会有剩余,若有碳存在,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所用方法是: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及固体是否剩余(合理答案也可)。(3)由于最终剩余固体4.0g,所以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质量为60.0g-4.0g=56.0g,锌和铁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关系如下:,每65份质量的锌或56质量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而题目中是56.0g金属反应后生成2.0g气体,因此,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就是铁,而酸是过量的,所以滤液中的溶质是硫酸亚铁和硫酸,故粉末中一定含有铁,滤液中的溶质组成为硫酸亚铁和硫酸。15.(1)320t (2)233.3t【详解】解:(1)1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400t×80%=320t;(2)设可炼出生铁的质量为x,含杂质4%的生铁则含铁量=1-4%=96%;3CO+Fe2O32Fe+3CO2 160 112 320t x×96% x=233.3t,答:可得含杂质4%的生铁233.3t。点睛: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所使用物质的质量均为纯净物的质量,因此解答此题时需要明确生铁与铁、赤铁矿与氧化铁的关系。16. 熔点 做保护气,使灯泡耐用 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详解】(1)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可以用来制灯丝;故填:熔点;(2)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保护气,使灯泡耐用,题干信息中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氩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故填:做保护气,使灯泡耐用;(3)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LED灯所替代;故填: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故答案为(1)熔点;(2)做保护气,使灯泡耐用;(3)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