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基础篇)—— 2022-2023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卷:基础+培优(苏教版)(含答案) 试卷 7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培优篇)—— 2022-2023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卷:基础+培优(苏教版)(含答案) 试卷 8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基础篇)—— 2022-2023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卷:基础+培优(苏教版)(含答案) 试卷 4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培优篇)—— 2022-2023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卷:基础+培优(苏教版)(含答案) 试卷 11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基础篇)—— 2022-2023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卷:基础+培优(苏教版)(含答案) 试卷 4 次下载
小学四 比例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四单元 比例(A卷 知识通关练)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一种精密零件长2.6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6厘米,这幅零件图的比例尺是( )。
A.1∶10 B.1∶100 C.100∶1
2.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④
3.( )可以与,,组成一个比例。
①2 ②③④1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4.如果2a=5b(a、b都是非0自然数),用2、5、a、b组成正确的比例式是( )。
A.2∶a=5∶b B.2∶b=5∶a C.2∶5=a∶b
5.乐乐家客厅长5m,宽3.8m,要将它画在练习本上,选( )作为比例尺比较合适。
A. B. C.
6.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10∶1,由此可知( )。
A.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 B.图上距离大于实际距离 C.无法比较
7.对于两个比“3.6∶1.8和0.5∶0.25”,因为1.8×0.5=0.9,3.6×0.25=0.9,所以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这是根据( )来判断的。
A.比的意义 B.比例的意义
C.比例的基本性质
8.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 )。
A.比例的基本性质 B.比例 C.比例的外项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6分)
9.在一张比例尺为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度是15cm,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
10.一个比的比值是3,如果它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后项( ),那么比值不变。
11.在一张比例尺为5∶1的图纸上量得某精密零件的长为7.5cm,宽3.5cm,那么这个零件的实际长为( )cm,宽( )cm。
12.无锡地铁三号线起于惠山区唐平湖站,止于硕放机场站,贯穿惠山区、梁溪区和新吴区。计划于2020年9月开通运营的一期工程全长28.5千米,小明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的长度是9.5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3.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4.如果A×5=B×7,(A、B都不为0)那么A∶B=( )。
15.用、5、、20四个数组成比例,并使两个比的比值等于,组成的比例是( )。
16.18的因数有( )个,从中选出4个数组成比例可以是( )。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8分)
17.图上距离一定比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短。( )
18.表示两个数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
19.一个手表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10厘米,那么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20。( )
20.如果∶和∶能组成比例,那么。( )
四、计算题(共6分)
21.(6分)解比例
五、作图题(共6分)
22.(6分)先画出下图中的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后的图形,再画出下图中的三角形按1∶2的比缩小后的图形。
六、解答题(共48分)
23.(6分)在比例尺为1∶2000的图纸上,测得正方形花园的边长为2.5厘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24.(6分)一张精密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40∶1,在图纸上量得零件的长是18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多少厘米?
25.(6分)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比是13∶4,已知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26.(6分)小玲打印一份文件,如果按114个/分钟的打字速度,需要35分钟完成,如果要求必须30分钟完成,每分钟应该打多少个字?(用比例知识解决)
27.(6分)去年我市全年节水8340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碳排放8.34吨。如果节水9200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碳排放多少吨?
28.(6分)某地区出产的花生出量非常高,100千克花生可以榨油20千克。照这样计算,榨10吨花生油,要用花生多少吨?(用比例解)
29.(6分)一列动车从A城开往B城前3小时行了5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动车还要行驶4小时才能到达B城,A城和B城相距多远? (用比例的方法解答)
30.(6分)贵阳花果园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为75m,小区的销售处有这些楼的模型,其中1号楼的高度与模型高度的比是250∶1。这个模型高度是多少cm?(用比例解)
参考答案
1.C
【分析】先统一单位后,再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把数据代入即可求出这幅零件图的比例尺。
【详解】26厘米∶2.6毫米
=260毫米∶2.6毫米
=2600∶26
=100∶1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掌握比例尺的意义。
2.C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先求出的比值,再分别求出选项A、B、C中4个比的比值,据此作出判断。
【详解】
A.
B.
C.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求比值的方法及比例的意义。
3.B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找出四个数中满足这一基本性质的数,即可构成比例。
【详解】①2与任意一个数相乘的积都不等于另外两个数相乘的积,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②因为,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
③因为,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
④因为,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
4.B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各选项的比例式改写成两数相乘的形式,与原式2a=5b相比较,算式一致的,就是正确的比例式。
【详解】A.2∶a=5∶b,那么2b=5a,不符合题意;
B.2∶b=5∶a,那么2a=5b,符合题意;
C.2∶5=a∶b,那么2b=5a,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B
【分析】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已知,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客厅的长和宽的图上距离,再与练习本的实际长度比较即可选出合适的答案。
【详解】因为5米=500厘米,3.8米=380厘米
A.500×=50(厘米),380×=38(厘米),画在练习本上,尺寸过大,不符合实际情况,故不合适;
B.500×=5(厘米),380×=3.8(厘米),画在练习本比较合适;
C.500×=0.5(厘米),380×=0.38(厘米),画在练习本上太小,不合适;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6.B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作答,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详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10∶1,即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倍,所以是图上距离大于实际距离。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7.C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积。因为1.8×0.5=0.9,3.6×0.25=0.9,符合比例的基本性质,据此判断。
【详解】因为1.8×0.5=0.9,3.6×0.25=0.9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定3.6∶1.8和0.5∶0.25成比例。
故答案为:C
【点睛】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的有效方法。因此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A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据此解答。
【详解】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要牢记。
9.1.5cm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解答。
【详解】(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10.也扩大到原来的4倍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比的比值是3,如果它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后项也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比值不变。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基本性质,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11. 1.5 0.7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据此解答。
【详解】长:7.5÷5=1.5(厘米);
宽:3.5÷5=0.7(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找准数量关系,认真计算即可。
12.1∶300000
【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先要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详解】28.5千米=2850000厘米
9.5∶2850000=1∶300000
【点睛】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
13.510
【分析】要求两地间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8.5÷=51000000(厘米)
51000000=510千米
故答案为:510
【点睛】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14.7∶5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乘积等于两外项乘积即可求解。
【详解】A×5=B×7,即A∶B=7∶5。
【点睛】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才是解题的关键。
15.∶=5∶20
【解析】略
16. 6 1∶2=3∶6(答案不唯一)
【分析】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由此解答。
【详解】18的因数有:1、2、3、6、9、18;
1∶2=3∶6;或3∶9=6∶18等;(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主要根据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和比例的意义作答。
17.×
【分析】地图相当大,要画在纸上就要将其缩小,此时,图上距离一定比相对应的实际距离要短;有的零件比较小,画在纸上时要将其适当放大,此时,图上距离一定比相对应的实际距离要长。
【详解】根据分析得,图上距离有时比相对应的实际距离要长,有时比相对应的实际距离要短。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比例尺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在看地图时,应用的是缩小比例尺;在研究机器较小的零件时,应用的是放大比例尺。
18.×
【分析】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根据比例的概念直接判断。
【详解】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不是表示两个数相等的式子。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19.×
【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注意单位的换算:1厘米=10毫米。
【详解】10厘米∶5毫米
=(10×10)毫米∶5毫米
=100∶5
=(100÷5)∶(5÷5)
=20∶1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比例尺的意义及长度单位的换算是解题的关键。
20.√
【分析】依题意,∶=∶,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b=a×,求出a和b的关系,看是否与题干中的结果一致。
【详解】∶=∶
解:×b=a×
×b×15=a××15
10b=12a
a=b
a=b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比例的意义以及灵活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21.;;;
【分析】先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化简所有等式。
(1)两边同时除以;
(2)两边同时除以1.2;
(3)两边同时除以0.9;
(4)两边同时除以。
【详解】(1)
解:
(2)
解:
(3)
解:
(4)
解:
22.见详解
【分析】将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3倍,再画出扩大后的图形即可;
将三角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再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即可。
【详解】作图如下:
【点睛】做图形放大和缩小的题目时,只是图形的边长扩大或缩小,图形的形状不变。
23.50m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2.5÷=5000(厘米)=50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0米。
【点睛】明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这个零件实际长0.45厘米
【分析】要求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厘米,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18÷40=0.45(厘米)
答:这个零件实际长0.45厘米。
【点睛】此题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25.227.5千米
【分析】由“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比是13∶4”可知:一列火车的速度∶一辆汽车的速度=13∶4,设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则可列比例:x∶70=13∶4,据此解答。
【详解】解:设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
x∶70=13∶4
4x=70×13
4x=910
x=227.5
答: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227.5千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比例。
26.133个
【分析】字数一定,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列反比例式解答。
【详解】解:设每分钟应该打x个字。
30x=114×35
30x÷30=3990÷30
x=133
答:每分钟应该打133个字。
【点睛】列比例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分析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27.9.2吨
【分析】设如果节水9200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碳排放x吨,根据减少的碳排放吨数∶节水体积=每立方米相当于减少的碳排放量,列出正比例算式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如果节水9200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碳排放x吨。
x∶9200=8.34∶8340
8340x=9200×8.34
8340x÷8340=76728÷8340
x=9.2
答:如果节水9200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碳排放9.2吨。
【点睛】关键是确定比例关系,用比例解决问题只要等号两边的比统一即可。
28.50吨
【分析】由题意可得,某地区出产的花生的出油率是一定的,则榨的花生油的重量与花生的重量成正比例关系,据此即可列比例求解。
【详解】解:设榨10吨花生油,要用花生x吨。
20∶100=10∶x
20x=100×10
20x=1000
20x÷20=1000÷20
x=50
答:榨10吨花生油,要用花生50吨。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比例解决问题,注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29.1260千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该动车的速度不变,则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据此列比例即可。
【详解】解:设A城到B城相距x千米。
x∶(4+3)=540∶3
3x=540×(4+3)
3x=3780
x=1260
答:A城和B城相距126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明确速度不变,则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0.30cm
【分析】先把75m转化为7500cm,把这个模型的高度设为未知数,再根据“实际高度∶模型高度=250∶1”列出比例式,并解比例求出未知数的值,据此解答。
【详解】75m=7500cm
解:设这个模型高度是xcm。
7500∶x=250∶1
250x=7500×1
250x=7500
x=7500÷250
x=30
答:这个模型高度是30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比例解决问题,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换算。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四 用计算器计算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 用计算器计算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二 圆柱和圆锥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二 圆柱和圆锥当堂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