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三单元《那个星期天》教材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988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三单元《那个星期天》教材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988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三单元《那个星期天》教材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988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9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9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自由读文,自学生字,精读课文,理解内容,课堂基础过关训练,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问题引导,放手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抓住“我”的心理变化这条主线,然后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句子,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等学习方法来深入思考。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能对课文提出质疑,在班内进行探讨。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阅读经验,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作了精彩的批注,并及时给予了表扬,这对其他学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这篇课文在表达内心感受方面十分精彩,而且很有特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这方面入手,既复习和巩固了已有知识,同时结合习作单元的主题“让真情在笔尖流露”,通过小练笔训练,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和感悟新知识。
总的来说,这堂课上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仿写,体会到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学习了课文的描写方法,通过“读、品、练”,学生感悟到了文字的生动和魅力,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学以致用。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
一、探究新知
1. 我会认。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并范写生字。
2. 我会读。(在认识的生字后面画“√”)
搁( ) 缥( )
遽( ) 缈( )
惆( ) 噢( )
怅( ) 依( )
咔( ) 偎( )
嚓( ) 荒( )
一、提问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父母答应你们去做某件事却迟迟未能实现的经历吗?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学生谈自己的感想。
师:咱们的作者和你一样对即将到来的事情有着迫切的期盼。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那个星期天》,看看在那个星期天他有着怎样的期盼。
二、自由读文,自学生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快速朗读课文,避免回读,集中注意力,一口气读完,将不认识的字词做上标记。
2. 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3.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老师纠错,并范读。
以生活中的事情导入,课堂上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情,也能够为后面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做铺垫。
合作探究
二、探究思考题
1. 比一比,辨别多音字,并借助字典理解其含义。
藏 踏 亲 得
2. 我会组词。
媚( ) 叨( )
揉( ) 吻( )
搓( ) 惶( )
参考答案:
1. 略。
2. 明媚 念叨 揉碎
亲吻 搓手 惶恐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 教师引导学生读。
2.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点拨: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3. 小组合作,探究“我”最初的感受如何,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说说“我”最开始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画出相关句子,并作上批注。
“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
教师点拨:这段话为“我”的内心独白,两个“不会错”表达了“我”对即将出去玩的事期盼已久,写出了“我”的满怀期待。
通过梳理全文,能更好地从整体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
小组合作学习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应用
三、随堂练习
1. 我会填。
( )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 )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 )第一次盼一个日子,( )不会错。
2. 我会写。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媚、蚁、叨、绊、绽、搓”等生字范写。
参考答案:
1. 总之 就 平生 都
2. 略。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完成“随堂练习”。
字词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字词丰富知识积累。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五、课堂小结
师:一节课下来,我们从整体感知了全文,通过品读第3自然段,我们感受了主人公的满怀期待。那么主人公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呢?作者运用了怎样巧妙的手法来写主人公内心的真实情感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
一、复习旧知
1. 我会认。(请在括号内标上拼音)
惶( )耽( )
绊( )砖( )
媚( )叨( )
蚁( )绽( )
揉( )绞( )
2. 我会组词。
耽( )绊( )
偎( )绽( )
参考答案:
1. 略。
2. 耽误 绊倒
依偎 绽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知道了主人公的满怀期待的心情。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主人公的心情会有怎样的变化。
复习巩固生字,加深记忆。
合作探究
二、探究思考题
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
“我”的心情经历了从希望激动、焦急兴奋、委屈急切到最后失望委屈的变化过程。
二、研读课文,理解句子
1. 小组合作,圈出课文中表现“我”心情的关键词语,在相关的句子下画上横线,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体会“我”在那个星期天心情的变化。
2.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点拨:
(1)“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
这几处通过天气,动作的描写,寓情于景,写出了“我”心情的愉快。
(2)“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我坐在草丛里……”
通过“我”的一系列动作来写“我”焦急又兴奋的心理。
(3)“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急切的心情。
(4)“……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本句为环境描写,正是因为自己心情低落,因此看到的光线都是“暗下去”,“沉郁下去”的,通过将情感与环境结合起来,凸显了“我”看到希望越来越渺茫时的伤心与无助。
3. 小结。
师:刚刚大家通过抓住关键句子分析,知道文中运用了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更好地体会了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
三、归纳总结,提炼方法
1.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析《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篇课文都抒发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课文《匆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时光逝去的感叹。课文《那个星期天》通过具体细致的叙述表现了“我”一天的情感变化。
不同点:《匆匆》一文直接抒情,文中将抽象的时间化为具象,把心里的感慨直接表达出来,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如课文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惋惜。
《那个星期天》一文间接抒情,描述了“我”一天的心情变化,作者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和景物当中,在叙述中自然地流露感情。课文的第4自然段中“我”等待母亲回来时,通过动作描写,写“跳房子”“看着白云走”等举动,写出了“我”焦急又兴奋的心情。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圈画关键词句的方法,训练学生们的情感体会能力和表达能力,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过程。
实践应用
三、随堂练习
抄写能刻画“我”心理变化的句子,丰富积累。
四、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师: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在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具体细致的叙述手法,而在上节课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自己和主人公类似的经历,学完了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也来写一写,在使用具体细致的叙述手法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将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手法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完了《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课文通过具体细致的叙述表现了“我”一天的心理变化,通过对比感知了两篇课文不同的抒情方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够运用这样的抒情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9 那个星期天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关注文体,走近作者,整体感知,理清脉络,重点研读,体会心情,品析语句,畅谈感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9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9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