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作业含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时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一精原细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2练习
一.单项选择
1.基因型为Rr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RR.rr.Rr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④精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 B.②②③ C.③③② D.②③①
2.如图表示某杂合子的三个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图乙和图丙所示的细胞
B.图乙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基因突变一定不能够传递给后代
C.图甲所示的细胞中存在基因重组,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D.图甲和图乙的细胞具有姐妹染色单体,图乙和图丙的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
3.模式生物是人们研究生命现象过程中长期和反复作为实验模型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通过对某科学研究来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最常见的模式生物有果蝇?豌豆?小鼠?酵母菌等,下列关于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贡献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根利用果蝇通过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两条基本规律
C.科学家利用豚鼠通过荧光标记法探明了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D.科学家利用酵母菌通过对照实验证实了细胞呼吸可分为两种类型
4.下表中科学方法与实验内容不匹配的是( )
选项 | 实验内容 | 科学方法 |
A | 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 | 同位素标记法 |
B |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 对比实验法. |
C |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 假说-演绎法 |
D | 构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 模型构建法 |
A.A B.B C.C D.D
5.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
C.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D.摩尔根和他的团队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6.如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眼.深红眼及朱红眼为相对性状
B.控制黄身的基因和控制白眼的基因自由组合
C.减数分裂时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分离
D.图示各基因可互称为非等位基因
7.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摩尔根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现象后,提出遗传因子像独立的颗粒
B.摩尔根做出的假设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
C.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之比接近1∶2∶1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核基因的遗传现象
8.如图为一精原细胞。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A基因与a基因彼此分离
B.该细胞形成的正常精子中有二条染色体
C.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基因与b基因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分离
9.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D.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
10.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杂合子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
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相同
C.摩尔根是第一位将特定基因定位于特定染色体上的科学家
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 “数学模型”
1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历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B.摩尔根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克里克借助数学模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12.己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下图表示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W和w的碱基数目可能不同
B.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原因之一是果蝇的染色体数目较少
C.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证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D.该果蝇与多只灰身雄果蝇杂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性状分离比为灰身∶黑身=3∶1
13.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 )
A.有丝分裂过程中 B.受精作用过程中
C.配子形成过程中 D.个体发育过程中
14.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15.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豌豆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依据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
C.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能成功解释性状分离现象,从而证明假说正确
D.亲本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R和R.r和r是通过DNA复制分别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因此,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开,此过程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的过程;R和r互为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随同源染色体上分离而分开,所以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
解答: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R和R的分离.基因r和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即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基因R和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即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因此,正确选项为③③②。
故选C。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乙.丙图所示为同一个体的三个细胞,图甲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质均等分配,该细胞应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中含同源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图丙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解答:
A.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时,所以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图甲所示的细胞,A错误;
B.图乙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够传递给后代,但如果分裂产生原始生殖细胞,则可能传递给后代,B错误;
C.图甲所示的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中存在基因重组,有两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
D.图甲和图乙的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图丙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3.【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4.【答案】A
【解析】
5.【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6.【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7.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解答:
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没有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
B.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没有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错误;
D.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根据染色体与基因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解答:
A.减一后期,A与a彼此分离,A正确;
B.该细胞形成的正常精子染色体减半,有两条,B正确;
C.该细胞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与b一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分离,D错误。
故选D。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AB
【解析】
试题分析:
13.【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14.【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孟德尔遗传定律指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其中分离定律指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指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两大定律中均认为基因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解答:
A.基因分离定律的现代解释认为: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A正确;
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现代解释认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不不干扰的,B正确;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孟德尔的假说内容: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因子在体内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并各自进入配子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解答:
A.孟德尔年代还未出现基因一词,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由萨顿提出来的,并由摩尔根证明的,A错误;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B正确;
C.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能成功解释性状分离现象,但这不能证明假说正确,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C错误;
D.亲本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数量不相等,雄配子数量要远多于雌配子,D错误。
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后测评,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为某生物细胞,A和a,等位基因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