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1矩形的性质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4 次下载
- 19.3.2矩形的判定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4 次下载
- 19.3.4正方形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5 次下载
- 19.4 综合与实践 多边形的镶嵌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6 次下载
- 20.1数据的频数分布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5 次下载
沪科版19.3 矩形 菱形 正方形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3.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设计
课题 | 19.3.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 单元 | 第19章第8节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八年级下 |
学习 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菱形概念及它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2.会用菱形的性质进行运算或者证明. 3.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及其证明方法,并能利用判定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菱形的性质的探索与获得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由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理解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通过对菱形的性质的探索,促进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合作. 2.通过对性质的探索,学会类比的方法.发展观察、类比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能力. 3.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4.在具体问题的证明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试验论证、逆向思维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能力经历实际操作,探索菱形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实验—猜想—证明—应用”的数学活动提升数学素养 | ||||||
重点 | 1. 菱形的性质的理解 2. 菱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 ||||||
难点 | 综合应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证明和解决有关问题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课,请观察下面图片,图片中框出的图形是你熟悉的吗? 师:图片中出现的图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叫菱形,那么什么是菱形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 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回顾,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
讲授新课 |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知道了矩形是由平行四边形角的变化得到,如果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成为了矩形. 师:类比矩形,如果从边的角度,将平行四边形特殊化,内角大小保持不变仅改变边的长度让它有一组邻边相等,这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叫什么呢? 1.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 概念辨析: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 由菱形的定义易知菱形与平行四边形间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但是不能说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 师:同学们请思考一下,菱形除了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外,它的边、对角线还具有哪些特殊性质呢? 师: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对折、再对折,然后沿虚线剪下,打开后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问题1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指出它的对称轴. 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问题2 根据上面折叠过程,猜想菱形的四边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菱形的两对角线有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可以猜想一下, 猜想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猜想2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师: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猜想,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求证:(1)AB = BC = CD =AD; (2)AC⊥BD; ∠DAC=∠BAC,∠DCA=∠BCA, ∠ADB=∠CDB,∠ABD=∠CBD. 证明:(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 = CD,AD = BC(菱形的对边相等). 又∵AB=AD, ∴AB = BC = CD =AD. (2)∵AB = AD, ∴△ABD是等腰三角形. 又∵四边形ABCD是菱形, ∴OB = OD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在等腰三角形ABD中, ∵OB = OD, ∴AO⊥BD,AO平分∠BAD, 即AC⊥BD,∠DAC=∠BAC. 同理可证∠DCA=∠BCA, ∠ADB=∠CDB,∠ABD=∠CBD. 小结: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平行四边形所没有的特殊性质. 师:那么如何来判断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根据菱形的定义,可得菱形的第一个判定的方法: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A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数学语言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其他的判定方法吗? 猜想: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师:下面是小刚同学的作图,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 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条 弧分别相交于点B , D,依次连接A、B、C、D四点. 师:想一想,根据小刚的作法你有什么猜想?你能验证小刚的作法对吗? 证明:∵AB=BC=CD=AD, ∴AB=CD , BC=A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B=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CD=AD.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师:菱形的判定定理1: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几何语言描述: ∵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AD, ∴四边形 ABCD是菱形. 师:那么从对角线上能不能判定菱形呢? 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CO 又∵ AC ⊥ BD; ∴DA=DC ∴ □ ABCD是菱形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菱形的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用几何语言可以表示为, ∵AC⊥BD,□ABC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师:到此我们重新认识了菱形,并了解了菱形的性质及其判定方法,下面我们通过几道例题来看一下它的应用, 例1 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a,b, 求菱形的面积. (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菱形ABCD的面积S; (2)若a=6㎝,b=8㎝,求它的面积和周长. 例2 如图,□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8,BD=6,AB=5. 求AD的长. 例3 如图,在△ABC中,∠B=90°,AB=6cm,BC=8cm.将△ABC沿射线BC方向平移10cm,得到△DEF,A,B,C的对应点分别是D,E,F,连接AD.求证:四边形ACFD是菱形. | 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思考,积极探索菱形概念
积极思考,认真猜想,探索验证菱形的性质,
通过逆命题,探索菱形的判定方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应用所学的新知, |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猜想探索的能力,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巩固新知应用知识, |
课堂练习
| 1.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等于边长,则菱形的两邻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 2.菱形的边长是13cm,它的一条对角线BD=10cm, 对角线AC= cm,菱形的面积是= . 3.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平分,若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是菱形,则这个条件可以是 ( ) A.∠ABC=90° B.AC⊥BD C.AB=CD D.AB∥CD 4.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DCE,连接AD,下列条件能够判定四边形ACED为菱形的是( ) A.AB=BC B.AC=BC C.∠B=60° D.∠ACB=60°
| 组内合作,独立探究,积极展示, | 进一步巩固新知, |
中考链接
| 1.(2018十堰) 菱形不具备的性质是( ) A.四条边都相等 B.对角线一定相等 C.是轴对称图形 D.是中心对称图形 2.(2018舟山)用尺规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内作菱形ABCD,下列作法中错误的是( )
| 积极思考,认真发言, | 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 |
课堂小结 |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一个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 两个公式: S菱形=底×高 S菱形=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三个特性: 特在“边、对角线、轴对称” 四个判定: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有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 梳理回顾所学知识, |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
板书 | 一个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 两个公式: S菱形=底×高 S菱形=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三个特性: 特在“边、对角线、轴对称” 四个判定: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有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 认真笔记, | 为学生留下思维的线索,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核心素养目标11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课件pptx、核心素养目标11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19.3 矩形 菱形 正方形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数学19.3 矩形 菱形 正方形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3正方形ppt、3正方形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61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3》课件ppt、61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3》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