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2.《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9686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下册蒹葭教案
展开《蒹葭》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记住《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
2、理解《诗经》中“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本诗中的运用
3、品味诗歌的音韵美
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学生对美的语言和美的情感的认知与感受
重点 理解诗中的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难点 1、品味与鉴赏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理解诗歌主题的多义性和主要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1
教学准备 有关蒹葭的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蒹葭》
1、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导入新课。
同学们肯定听过不少由古诗词改编而成的歌曲,刚才大家听的那首歌曲就是由一首诗改编而成,同学们知道是哪首诗吗?(《蒹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蒹葭》这首优美的诗歌。
2、《蒹葭》选自《诗经》,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3、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皆生于水边。
4、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重点字词
指名学生认读,再全班齐读。
二、读《蒹葭》
1、师范读诗歌,学生听读,注意字音、情感、语速、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你多媒体配音创设情境。师指导:注意用气息。
3、选三至五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听读评价。
4、男女生赛读,师点评。
5、齐读。
三、说《蒹葭》
1、学生自读诗歌,根据注释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歌内容。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解诗歌。
3、师指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说诗歌:主人公、伊人。注意文中的景物描写!
四、析《蒹葭》
生齐读诗歌,思考: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2、 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3、诗中主人公苦苦追寻的那个美丽的、朦胧的、若有若无的伊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或者说象征呢?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师作必要的引导。
五、悟《蒹葭》
1、学生自读思考:从抒情主人公身上你领悟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小结:
★为自己的理想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的探索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生活中不要忽视求索本身!
4、师生共同总结本文的写法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重章叠句
起兴手法
六、背《蒹葭》
1、多媒体显示提示,生自由背诵。
蒹葭 白露 伊 人 道 宛 在
苍苍 霜 水一方 长 水中央
萋萋 晞 水之湄 跻 水中坻
采采 已 水之涘 右 水中沚
2、指名学生背、齐背等多种形式。
七、唱《蒹葭》
多媒体播放《蒹葭》的吟唱,学生跟唱练习
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生预习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教学设计,共2页。
语文八年级下册关雎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关雎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安排预习,课堂教学,寓诗于画,内容感知,古今联想,解读诗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