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试卷 1 次下载
-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1 次下载
-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1 次下载
-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1 次下载
-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试卷 1 次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时练习
展开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面是16世纪亚洲出口到葡萄牙的里斯本与奧斯曼帝国的黎凡特(本意为意大利以东的地中海土地)的胡椒年均数量统计表(单位:吨)。这反映出( )
A.香料贸易利润持续下滑 B.大西洋贸易缺乏稳定性
C.欧亚传统商路依然重要 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限
2.大米是日本社会中贵族的象征,江户幕府曾经出台政令限制农民随意食用大米,大米也是农民为大名及幕府交纳赋税中的一种。但到了16世纪,随着玉米种植普及,日本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从而间接的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税制的货币化。日本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中央集权体制的瓦解 B.幕府统治改善了民众生活
C.闭关锁国政策的打破 D.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3.《金薯传习录》记载: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陈振龙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凤冈陈氏族谱》记载:万历庚辰,陈益泛舟安南,贿酋奴,获著种,伺间遁归。此材料可说明( )
A.甘薯的原产地尚待考证 B.甘薯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
C.甘薯溯源工作史料丰富 D.甘薯在明万历年间始传中国
4.明代,甘薯、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不拘土壤与地形,可在山地种植,也可在沙地栽培。土地使用方式的改变,边缘土地植被的改变,极大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由此可见,高产作物的引进( )
A.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 B.对社会产生了双重影响
C.改变了区域饮食结构 D.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5.辣椒原产于美洲,自传入中国后,经历了观赏植物—药用作物—调味品的“形象变迁史”。在门口悬挂红辣椒成为一些地方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将其视为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庄稼大获丰收的象征。辣椒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主要得益于( )
A.中国传统风俗的宽厚包容 B.新航路的开辟与西学东渐
C.中华传统医药理论的进步 D.物种交流与文化心理传承
6.航海家库克在他的日记中曾提到:“对于这些可怜的人来说,如果他们不曾知道我们在生活变得舒适的膳宿和艺术方面具有优越性,情况可能会好的多……要回到他们较不完美的古老发明创造中去可能已为时已晚,这些发明创造他们已看不起,并已停止使用,因为我们的已经被引进。”作者意在说明( )
A.殖民侵略冲击了殖民地原有的社会环境B.殖民者对自身的文化技术优势充满信心
C.殖民地人民认为必须抛弃本国传统文明D.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应以平等互利为前提
7.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时,将水稻等作物带到美洲的海地、波多黎各等地。在随后的一两个世纪内,水稻种植逐渐扩展到美洲的其他地区。18世纪以后,北美的水稻种植业进入到黄金时期,稻米成为纯粹的经济作物。由此可见,水稻在北美的播种( )
A.为北美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B.提高了北美农业的集约化水平
C.拓展了北美居民的饮食习惯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8.新航路开辟推动了食物物种交流,下列对图中物种传播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
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传播
A.甲:橄榄 B.乙:番茄 C.丙:咖啡 D.丁:茶叶
9.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小麦、水稻、苹果、葡萄、黄瓜、豌豆、甘蔗等。这一状况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食物物种交流 B.人们的饮食习惯得到根本改变
C.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 D.物种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10.下列农作物中,属于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来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表所示是新航路开辟后新旧大陆间物种的交换。这些物种的交流( )
从新大陆引进的物品 | 玉米、土豆、红薯、西红柿、烟草、花生、龙舌兰、奎宁、可可、火鸡等 |
从旧大陆引进的部分物品 | 绵羊、山羊、牛、马、猪、驴、狗、猫、鸡、鸽、鸭、小麦、大麦、大米、香蕉、橙子、芒果、甜瓜、洋葱、葡萄、甘蔗、萝卜等 |
A.引起了世界人口的流动 B.导致了世界传染病的传播
C.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 D.造成了美洲印第安人剧减
12.在中世纪,原产于亚洲的香料成为欧洲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16世纪以来,欧洲民众对香料的癖好席卷一切:鱼、肉、果酱、汤,甚至饮料都掺入香料。这说明( )
A.价格革命使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下降 B.美洲开发改变了欧洲的饮食风尚
C.欧亚贸易拓展影响了欧洲人的口味 D.新航路开辟使民众消费转向奢侈
13.哥伦布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亚大陆之间穿梭。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状况、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 )
A.甘薯、玉米 B.小麦、甘薯 C.玉米、水稻 D.烟草、可可
14.下面是外来植物传入中国简况表。这些物种的传入是( )
品种 | 传入中国时期 |
玉米 | 16世纪传入中国,清代向全国推广 |
花生 | 16世纪(明中期)传入中国 |
烟草 | 17世纪初(明末)传入中国 |
甘薯 | 16世纪传入中国南方,清初传至北方 |
A.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 B.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
C.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 D.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表现
15.杰里·本特利在《简明新全球史》一书中指出,1500年,亚欧大陆从黑死病的折磨中复苏,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达到5.45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人口的增加大部分要归功于由全球交流带来的饮食营养的改善。材料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推动人口增加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全球贸易体系有序发展 D.物种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16.如图为新旧世界物种交流示意图。这种交流最早出现的时间是( )
A.十四世纪 B.十五世纪 C.十六世纪 D.十七世纪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白菜原产中国。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的一个陶罐里有白菜籽,距今有6000多年的历史,比除稻谷外其他原产中国的粮食作物要古远。白菜古时称“菘”,春秋战国已大量栽培,南北朝时已是中国南方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唐代出现了白菘、紫菘和牛肚菘等不同的品种……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在日子已经很滋润了的今天,白菜依然是中国民众餐桌上无可替代的主菜之一。白菜在明朝时由中国传到朝鲜王朝,之后成了朝鲜泡菜的主要原料。日本初见大白菜是在1875年明治8年的东京博览会清政府的展台上,明治政府花钱买回了3株展品,在爱知试种2棵,东京试种1棵,但全都结不了菜球以失败告终。20世纪初,日俄战争期间,有些日本士兵在中国东北尝到这种菜觉得味道不错,于是把它的种子带到了日本,最终在仙台培育出白菜,并广泛种植。目前在日本市场上出售的食品工厂生产的饺子,基本都是猪肉白菜馅的。
——摘编自彭世奖:《中国作物栽培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菜在朝鲜、日本广泛种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50年,西班牙人在南美洲发现了马铃薯。1600年以后,欧洲人口迅速增加,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随之出现。人们开始想到用马铃薯解决危机,贫穷的爱尔兰成为欧洲最早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马铃薯种植管理简便,没有犁的人家用一把铲子就能栽种。而且马铃薯的产量高,易于储存,食用的时候也不需要研磨加工,它也因此成为军队最理想的粮食。随着法国大革命而爆发的持续20多年的大规模战争,马铃薯的食用范围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1831~1832年,俄罗斯遭遇饥荒,政府大力推广栽种马铃薯,这种作物逐渐“征服”全欧洲。
材料二 出于各种原因,欧洲人一度认为马铃薯是奴隶的主食,因此,欧洲社会上层对其接受度不高,而马铃薯的众多优点使得它非常适合穷人食用。事实上,18世纪认为马铃薯大有前途的人,正是那些希望马铃薯越来越便宜,能让大量穷人填饱肚子的人,这些人以此为理想,其中就包括英格兰新兴工厂的老板。这些老板为了抢占市场,竭力生产更便宜的产品。工业化初期的艰苦年代,面包占到英格兰工人日常开销的一大部分,因此他们不得不多吃一些马铃薯,以避免陷入买了面包就没钱再买肉类的困境,而且马铃薯正好可以替代这些谷物类食物的营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彭慕兰等《贸易打造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铃薯得以在欧洲普及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化时代马铃薯在欧洲普及的特点及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辣椒大约在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中国,时称“番椒”。明代的外来物种还有番豆、番茄、番薯等。高濂的《遵生八笺》(1591年,杭州)中有:“番椒丛生,白花,子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虽有番椒的形态记录,但高濂却忽略了它的食物属性。辣椒最早作为食物的记载出自贵州的地方志,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思州府志》中写道:“海椒,俗名辣火,土苗(当地主要少数民族)用以代盐.”在盐业官营的时代,贵州一个盐井都没有,甚至有谚语说“一石米换一斤盐”。
——摘编自曹雨《中国食辣史》等
材料二 当代中国在饮食口味上形成了三大层次的辛辣区;生活在辛辣区的人们将辣椒文化作为本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域内部,辣椒得到高度认同。国画大师齐白石受辣椒文化的熏陶而产生了浓厚的辣椒情结,他一改传统国画以梅、兰、竹、菊为对象的创作习惯,针对辣椒进行了一系列的绘画创作,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对辣椒的赞颂。近年来,随着祖国大江南北的饮食交流越来越深入,不少人因为生理或心理的原因,转而以辣椒作为食疗产品进行身体调节。一些长期频繁食用辣椒的人也会适量地调节饮食习惯,改换清淡口味,调节生理机能,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辣椒传入中国虽只有四百年的历史,但是辣椒文化已经完全融入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促进了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
——摘编自张艺凡、朱宏斌《珠椒传入中国的地域文化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辣椒传入中国的特点,并简析其传播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辣椒的食用对近现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的疆城,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粮食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摘编自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马铃薯传入 英国后,很长一段时间种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据说英国海军上将沃尔特赖亲自种植的马铃薯成熟后曾邀请友人一起品尝用马铃薯制作的菜品,令他尴尬的是,面对沃尔特赖精心准备的马铃薯菜肴,众人纷纷表示难以下咽……英国人认为马铃薯是对小麦面包营造的传统食物文明的破坏。直到1794年,英伦诸岛小麦歉收,面包价格暴涨,食品短缺引发社会骚乱,此时对于要不要吃马铃薯,英国社会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在当时颇具声望的农学家阿瑟扬也宣称:马铃薯是“丰富之根”,可以保证英格兰人免受饥饿,阿瑟扬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论调,是因为他看到了爱尔兰人从马铃薯种植中得到的实惠。
——摘编自《马铃薯的世界传播之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起广泛种植玉米、甘薯的原因,简析其对明清社会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铃薯在英国推广的不同阶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B 5.D 6.A 7.A 8.B
9.A 10.A 11.C 12.C 13.A 14.C 15.D 16.B
二、非选择题
17.(1)朝鲜、日本距离中国近,联系密切,便于引进菜种;白菜和泡菜在朝鲜、日本受欢迎;培育、种植技术的掌握和推广;政府的重视和推动。
(2)丰富民众物质生活,改变人们饮食习惯;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农业进步和贸易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18.(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后,马铃薯传入欧洲;欧洲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粮食需求的增加;马铃薯易于种植、产量高、易储存和加工;战乱的影响和战争的需要;政府的推动。
(2)特点:马铃薯的食用者多为穷人;马铃薯成为谷类食物的替代品。影响:改善了欧洲人的食品和营养结构;改变了欧洲的作物结构;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推动了欧洲的工业化进程。
19.(1)特点:与诸多作物一起传入;从沿海向内地传播;传播速度较慢;用途从观赏转向食用。
背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美洲;洲际物种交流的兴起;盐业官营导致调味品供不应求;不同地域饮食文化传统的差异。
(2)影响:塑造了饮食文化分布格局;丰富了地域文化认同符号;提供了现代艺术创作的意象;助推了中华饮食文化向追求养生发展;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交流。
20.(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中国人地矛盾突出;高产且不拘土壤和地形。
影响:
积极:扩大了耕地面积,缓解了人地矛盾;丰富了食品资源,增加了粮食供应量;提高了抗饥荒能力,加速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消极: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
(2)变化:从不被认可、种植几乎停滞到逐渐认可接受。
原因:不认可的原因是认识不够,缺乏烹饪技术,传统观念的影响。
认可的原因是食品短缺,大辩论和农学家的推动,爱尔兰人的经验。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同步测试题,共6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