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空气的综合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空气的综合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空气的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若直接用30%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如图所示发生装置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 ) A. B.C. D.2.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B.C.D.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②③①④⑤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4.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B.加热高锰酸钾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D.植物的光合作用5.下列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A.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B.用加入过量的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铜杂质C.用加入少量氯化钾的方法区分蒸馏水和稀氯化钾溶液D.用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方法区分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6.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碳酸氢铵(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B.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化7.成年人每分钟需要吸入8L氧气,大约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是( ) A.50 L B.40 L C.30 L D.20 L8.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9.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取用固体 C.氧气验满 D.稀释浓硫酸 10.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D.本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易溶于水11.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一致的是()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向稀硫酸中不断的加水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来大量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B.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空洞和酸雨等都与空气污染有关C.空气中的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二、填空题13. 和 排放到空气中形成了酸雨.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写出两条) ; . 14.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它约占空气体积的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它约占空气体积的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 . 15.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聚乙烯塑料 稀盐酸 二氧化碳 甲烷 氧气 氢气 ①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 ②理想的高能燃料是 ③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 ④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是 ⑤工业上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⑥我市正在推广使用、比较清洁高效的化石燃料是 .16.请从a.熟石灰;b.氧气;c.小苏打;d.干冰;E.铜 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①可用于人工降雨使用的是 ,②能提供动物呼吸,却使食物变质的是 ,③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④干电池中的一种导电物质是 .三、综合题17.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1)空气的用途: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填化学式)。 (2)空气的成分: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①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 处。②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3)空气的保护:图丙是某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A 减少汽车的保有量B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C 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18.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的适当位置放入 、 等实验用品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 写一种)。(4)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选填“a”或“b”)处。(5)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软塑料管中的液体药品是 ,药品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19.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1)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物质用途金刚石切割玻璃石墨作电极活性炭净水对应性质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有 (填标号).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20.自然界碳循环的重要作用及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使碳循环失去平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它是保证人类氧气和食物循环供给的重要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O2+H2O 葡萄糖+O2,由此推之葡萄糖一定含有 元素. (2)大气中CO2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CO2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是当前研究的主要课题.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 .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解析】【解答】A、水可以稀释过氧化氢溶液,但一次性加入,浓度较大不能获得平稳的气流,选项不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溶液已经与二氧化锰接触发生反应,后加水不能获得平稳的气流,选项不符合题意;C、水可以稀释过氧化氢溶液,分液漏斗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速率,能获得平稳的气流,选项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溶液已经与二氧化锰接触发生反应,后加水不能获得平稳的气流,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有分液漏斗的制气装置可控制反应速率及装置内加水可使药品稀释分析。2.【答案】A【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 ,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B. ,不属于任何反应类型;C. ,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D. ,不属于任何反应类型。故答案为:A。【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3.【答案】B【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解析】【解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加热、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待收集完毕,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故顺序为:⑦②③①④⑤⑥。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步骤进行分析4.【答案】A【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符合题意。 B. 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D.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和光照的作用下生成淀粉和氧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化合反应是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特点“多变一”。5.【答案】C【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可以鉴别,A不符合题意;B、过量的铁粉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B不符合题意;C、向蒸馏水和稀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均会溶解,不能鉴别,C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可以鉴别,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物质溶解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分析
B、根据除杂的原则分析
C、根据氯化钾在水中溶解无现象分析
D、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分析6.【答案】B【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电解水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碳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最后为零,故不符合题意;B、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横坐标表示的是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当稀硫酸少量时,Mg和Fe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由于等质量的稀硫酸消耗的Fe的质量比Mg的质量多,因此随着稀硫酸的加入,在Fe和Mg等质量的情况下,Fe先耗完,产生氢气少,Mg后耗完,产生氢气多,正确的图象如图所示,,故符合题意;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质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D、通电分解水时,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碳酸氢氨加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催化剂的概念进行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现象进行分析7.【答案】B【知识点】空气的组成【解析】【解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成人每分钟需要吸入8L氧气,故大约需要吸入空气体积为40L,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8.【答案】B【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蜡烛燃烧实验【解析】【解答】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蜡烛燃烧的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说法不符合题意。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说法符合题意;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说法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符合题意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9.【答案】C【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稀释浓硫酸【解析】【解答】A、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A不符合题意;B、取用固体药品用药匙,瓶塞倒放在桌面上,B不符合题意;C、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注意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C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氧气验满在瓶口分析
D、根据稀释浓硫酸是水中加酸分析10.【答案】C【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不符合题意;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才能将氧气完全耗尽,不符合题意;C、燃烧匙中的红磷换成硫或木炭,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都是气体,压强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符合题意;D、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后,便不再进入,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分析,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选择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物质,且生成物为固体,使得装置内因氧气反应消耗压强变小,再根据补充的水或活塞移动的体积确定氧气的体积,其中药品需过量,完全消耗掉氧气,且药品与氧气反应不能生成气体。11.【答案】C【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稀释浓硫酸【解析】【解答】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了氯化钾和氧气,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A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生成了硫酸锌和铜,溶液的质量开始不为0,B不符合题意;C、加入的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沉淀,消耗完盐酸后,碳酸钠才会与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C符合题意;D、向稀硫酸中加水,溶液pH增大,但不会等于7更不会大于7,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B、根据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分析
C、根据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分析
D 、根据酸碱溶液稀释pH只能接近7,不会超过7分析12.【答案】D【知识点】氧气的工业制法;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解析】【解答】A、工业上可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大量制取氧气,利用的是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说法不符合题意。B、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说法不符合题意。C、空气中的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法不符合题意。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说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工业制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B、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分析
C、根据制造氮肥的物质分析
D、根据空气质量级别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分析13.【答案】SO2 ;NO2;使用脱硫煤;使用清洁能源【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解析】【解答】解: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当雨水中的亚硫酸或硫酸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即雨水的pH<5.6时,就形成酸雨; 使用脱硫煤可以防止煤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从而可以防止或减少酸雨的产生;使用清洁能源,例如氢能、太阳能、水能等,可以防止产生二氧化硫,从而防止或减少酸雨的产生.故答案为:SO2 ;NO2;①使用脱硫煤;②使用清洁能源.【分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酸雨对建筑物、金属制品、树木、土壤、水体影响很大,应该采取措施防止酸雨的产生.14.【答案】氮气;78%;氧气;21%;0.94%【知识点】空气的组成【解析】【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则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氧气能支持燃烧,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占0.94%. 故答案为:氮气;78%;氧气;21%;0.94%.【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氧气能支持燃烧.15.【答案】e;f;c;a;b;d【知识点】氧气的用途;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解析】 【解答】 ①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氧气; ②理想的高能燃料是氢气; ③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二氧化碳;④聚乙烯没毒,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⑤稀鹴能与铁锈氧化铁反应可用于工业上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⑥甲烷属于化石燃料但比较清洁高效。【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物质的用途由其性质决定,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6.【答案】d;b;c;e【知识点】氧气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解析】【解答】①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d;②氧气能提供动物呼吸,具有氧化性,也使食物变质,故填:b;③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在医疗上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填:c;④干电池中的一种导电物质是铜,故填:e.【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7.【答案】(1)N2(2)1;红磷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3)C【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解析】【解答】(1)空气中的氮气性质稳定,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化学式是N2。
(2)④由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1处。②在曲线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
(3)A 减少汽车的保有量,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烟尘,对减少PM2.5效果明显,故A不正确;B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减少了烟雾粉尘的排放,对减少PM2.5效果明显,故B不正确;C 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但与PM2.5没有直接关系,故C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氮气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2)红磷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
(3)根据图表,进行分析。18.【答案】(1)水槽(2)高锰酸钾;棉花;2KMnO4 K2MnO4+MnO2+O2↑(3)收集气体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4)a(5)稀盐酸(或其它合理答案);用手紧捏软塑料管下部,使液体试剂与固体试剂接触发生反应,制得所需的气体后松手(或其它合理答案)【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解析】【解答】(2)A装置属固固加热型,可用于加热高锰酸钾或加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化合物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 +MnO2 + O2↑;(3)B装置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若收集气体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没有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4)C装置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b端通入,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a端处,若复燃,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5)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故加入的液体药品时稀盐酸;药品加入完毕后,用手紧捏软塑料管下部,使液体试剂与固体试剂接触发生反应,制得所需的气体后松手。【分析】根据选择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分析;根据氧气的验满要在集气瓶口放带火星的木条看木条是否复燃分析。19.【答案】(1)硬度大;导电性;吸附性(2)C(3)多植树造林、使用清洁的能源等【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解:(1)金刚石的硬度最大,可以用于切割玻璃,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于净水,故填: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石墨作电极活性炭净水对应性质①硬度大②导电性③吸附性;(2)A.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故A正确;B.干冰易升华,能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气味的无毒气体,故C错误;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有很多,例如:多植树造林、使用清洁的能源等.故答为:(1)①硬度大,②导电性,③吸附性;(2)C;(3)植树造林、使用清洁的能源等.【分析】(1)根据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3)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分析回答.20.【答案】(1)碳、氢(2)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表达式:CO2+H2O 葡萄糖+O2,反应前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后物质中必须含这三种元素,生成的氧气中含有氧元素,那么葡萄糖中就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2)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 答案:(1)碳、氢; (2)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2)根据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溶液,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溶解,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空气,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