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 说课稿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0/138610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跨越式跳高 说课稿
展开跨越式跳高 说课稿
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因此本节课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转变到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趣味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学法指导,掌握技术、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认真解读,吃透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我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跨越式跳高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田径项目跳跃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主要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等几个环节。难点在于掌握助跑与踏跳的衔接。同时本节课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培养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
初中的男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各素质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敢于也喜欢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对各项运动项目都有所接触,所以对于他们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细节的指导就可以了。
而初中的女生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心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相当一部分女生产生了怕活动、不愿活动的心理,尤其是对于复杂的项目更是敬而远之,所以只能适当降低难度,让她们从简单的练习中体验成功,锻炼身体。
四、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知道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的技术要领,85%的学生能够学会助跑与踏跳结合技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练习,学练结合,发展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过程中形成互帮互助的意识,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已经确立,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
【重点】
助跑和起跳技术。
【难点】
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六、教学方法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因此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问答法、游戏法
学法:探究法、循序渐进法,分组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开始部分
良好的开始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为了促进学生由下课状态转变为上课状态的过渡,并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使身心都做好上课准备,在课的开始我将先进行课堂常规,主要包括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然后我会进行提问导入:同学们知道现在我国的跳高名将是谁吗?对!张国伟(展示张国伟跳高动作视频)。那大家知道他这种方式是什么?对,背越式。其实我们跳高经过长期的发展有剪式、跨越式、俯卧撑、背越式,今天我们来学习最基本的一种跳高方式—跨越式。
(二)准备部分
1.贴膏药
规则:学生不能跑出指定区域,按教师要求进行,注意安全。
2.专项准备活动
原地运动:伸展运动、下蹲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行进间运动:正踢腿、外摆腿、内摆腿、弓箭步走。
通过游戏和专项准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热身的同时与专项技术相结合,不仅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粘滞性,加大关节灵活性,也为新授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基本部分
我将从教师示范、学生探究、教师总结讲解、学生分组练习、游戏竞赛等几个环节进行授课。
1.教师示范,启发学生探究,我引导提问:注意观察老师在示范教师助跑时身体姿势是怎样?起跳腿摆动是怎样的?教师加以总结,高重心、髋关节积极前送、起跳摆动腿伸直。
通过教师示范,能够给学生形成动作直观,并且我会引导提问启发学生,这样通过学生观察和提问能增加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把握,引发学生思考技术动作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示范讲解技术动作重难点
动作要点
起跑:侧面直线助跑。动作要稳,步点准确,轻松快跑要紧。
起跳:距离横杆60~90厘米,迈步快、膝缓冲、急摆腿、蹬摆快。
腾空过杆:摆动腿上摆内转下压,起跳腿外旋向上提上体转臂上挥。
落地:摆动腿先着地,屈膝,做好缓冲。
对技术动作整体讲解让学生对跨越式跳高技术有一个了解,并能准确理解技术环节及注意事项。
3.为了使动作表象落到实处,我设置了如下分解练习:
(1)单手扶杠摆腿练习。(10次/人)
(2)助跑直膝摆腿练习(5次/人)
练习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指导,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急速步点不准确,跑步重心不高,不协调,我会提醒学生跟着老师拍手的节奏来练习,用这种方法纠正错误。
(3)完整动作跳皮筋练习
针对学生起跳前冲太大、起跳摆动腿弯曲、助跑与起跳脱节的错误,我会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相互指导纠错。
(4)跳横杆练习
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技术表象,并且经过分解练习和减难练习,符合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并在练习中采用鼓励。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参加到学习中。
4.优生展示,师生互评
教师随机选择在练习过程中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自己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进行纠正。
5.辅助教材—立卧撑
6.教学游戏—翻山越岭
方法:教师在场地上预设“河流”、“山岭”“障碍”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在游戏中强调安全的同时,强调技术动作要领,能够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总结,深化学习,增加课堂趣味性。
(四)结束部分
在一节课学习的尾声,让同学们充分放松是很有必要的,为了缓解学生的身体疲劳,同时也让学生精神逐步放松,我将播放一段轻松舒缓的音乐,在音乐声中带领同学们做拉伸放松的活动方式。在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围成一个圈,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老师同时伴随着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安排学生回收器材。
八、场地器材
跳杆4个、皮筋8跳、标志物10个、录音机1台、磁带2盒、田径场。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5%~40%;平均心率:125~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十、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