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下语文全册文言文译文、赏析(寒假预习)
展开三下文言文
守株待兔①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②。兔走③触株,折颈而死。因④释⑤其耒⑥而守株,冀⑦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①选自《韩非子·五蠹》。 ②株:树桩。 ③走:跑。 ④因:于是。 ⑤释(shì):放下。 ⑥耒(lěi):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jì):希望。
【作品简介】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本著作。
【译文】
宋国有位农夫,他家田中有个树桩。有一天,一只兔子跑过,恰好撞到树桩,脖
子折断后死了。于是这位农夫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的旁边,希望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但兔子不可能再这样得到,这位农夫却被宋国人笑话。
【赏析】
《守株待兔》中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 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篇文言文只有39个字,寓意却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