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1.采薇(节选)(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3.春夜喜雨(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5.江上渔者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春夜喜雨获奖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
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2.指导读诗题,解诗题。
(1)指名读课题,学生思考: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反馈。教师提醒:诗题告诉我们是谁送谁到什么地方去?
(2)教师总结,重点强调:元二:姓元,在兄弟中排行老二,因此称他为元二。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唐朝时设立在西北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
二、初读古诗,
掌握大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开,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阅读提示?(提醒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两个生字和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学生默读古诗,要求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学生同桌互读,要求读出感情,注意节奏。
(1)教师配乐范读古诗。(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学生多种方式读诗,教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诗。(学生互读、师生共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3)学生配乐齐读。
三、创设情境,
悟酒中情
1.过渡:从这首诗中,我们体会到了离别时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出示课件:从渭城到安西一路上地形地貌变化图片。
2.学生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感受:渭城距安西路途遥远,自然环境恶劣,一路上交通不便,元二孤身前往安西,远离朋友,举目无亲,作为朋友,王维心中一定充满牵挂和担忧。
4.出示后两句,教师范读。此地一别不知何日再相见,因此,在这离别的时刻,王维举起酒杯,脱口而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启发学生思考:这一杯杯的酒中包含着什么?师生引读后两句。(板书:酒。)
师:离别之际的留恋与不舍,都赋予了临别时的这一杯酒,让我们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前路珍重的关切与牵挂,都凝聚为离别时的瞬间豪爽,让我们再次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建功立业的期盼与祝福,都汇成离别时的这杯酒,让我们再次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师生共唱《阳关三叠》。
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写出了1200年前朋友之间的普通送别,却饱含了朋友之间真挚的惜别之情,以情谊殷切、韵味深永而独树一帜,当时被谱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师先清唱,再播放音乐,师领唱,学生跟唱。)
7.摘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师巡视指导)
四、尝试背诵,
拓展延伸
1.背诵《送元二使安西》。
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们来到渭水河畔,看到杨柳依依,你一定会记起两个人在这里依依惜别的情景,也一定会想起这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因此也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 (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古诗中还有许多是写送别的,请同学们读一读你们课外所搜集到的送别诗。 (出示PPT,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诗。)
五、作业设计,
发散思维
1.口语交际:除了饮酒,他们彼此之间还会说些什么?说一说,演一演。
2.小练笔:试着把这首诗改写成为一篇记叙文。
送元二使安西
祝福 关切 期盼 王维 元二 依依惜别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春夜喜雨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春夜喜雨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春夜喜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春夜喜雨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