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机械运动 期末复习练习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078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 机械运动 期末复习练习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078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 机械运动 期末复习练习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078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 机械运动 期末复习练习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展开第1章 机械运动 期末复习练习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
A.17.52cm B.17.32cm C.17.31cm D.17.30cm
2、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错误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C.误差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来减小
D.测量时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而使误差增大
3、请根据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4、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匀速行驶,它的运动的图象应该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6、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7、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时甲看到地面的高楼和丙机都在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也在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在匀速下降。则甲、乙、丙所乘的三架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无法确定的是( )
A.甲飞机 B.乙飞机 C.丙飞机 D.都无法确定
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人,分别从大桥的东西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人首次相遇处距大桥东端300m,相遇后,两人仍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走到对方桥头又立即返回,返回后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他们再次相遇处距大桥东端100m,根据计算可得到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是( )
A.3:4 B.3:1 C.2:3 D.3:2
9、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30 km/h B.60 km/h C.90 km/h D.120 km/h
10、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
11、我们通常说汽车在行驶,是以下面哪种物体为参照物的( )
A.车上的人 B.大地 C.太阳 D.车子上的座位
*12、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
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
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
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13、甲、乙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两车先后到达距P点18米的Q处,时间差为,则( )
A.甲比乙先到达Q处, B.甲比乙先到达Q处,
C.乙比甲先到达Q处, D.乙比甲先到达Q处,
14、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记录了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B.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C.5~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 m/s
D.2~5 s内,小车运动了2米
*15、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3s
B.小球从A点到D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10m/s
D.小球在CD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
二、填空题。
16、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 )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
17、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以他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木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8、甲、乙两位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均向东运动,他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甲同学的速度为 m/s,以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
19、如图是小球从空中落入水中的频闪照片,每块瓷砖高为6cm,每隔0.1s拍摄一次,小球下落过程中,以小球为参照物,瓷砖是______(选填“静止”、“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的,经过C点的速度为______m/s。
20、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 nm.
21、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以 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2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乙车的速度为 m/s,若乙车以这个速度继续运动,t=10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s= m;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 (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
23、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若电梯在10s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 m/s。
三、简答题。
24、请仔细观察图中司机和乘客及小明和小华的对话,请分析说明他们的说法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通过他们的对话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四、综合题。
25、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如图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24的含义:______60的含义:______。
(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车速应为多少?(_____)
(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270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什么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处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个时间范围。(_____)
五、计算题。
26、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7、玉林−南宁动车的开通,便捷了两城市间的交往。他从网上查到两站间铁路线全长为270km,从玉林站17:02出发,18:32分到达南宁东,他乘坐的动车长200m,当动车匀速经过一座1000m的桥时,他坐在动车上测出自己通过该桥梁的时间为20s。求:
(1)该动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该动车完全通过桥梁行驶的时间;
(3)当动车经过一条隧道时,从车头进入隧道开始计时,到动车完全离开隧道经历了30s,按上述平均速度计算,求该隧道长度。
第1章 机械运动 期末复习练习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
A.17.52cm B.17.32cm C.17.31cm D.17.30cm
【答案】A
2、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错误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C.误差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来减小
D.测量时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而使误差增大
【答案】D
3、请根据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答案】B
4、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匀速行驶,它的运动的图象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C
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答案】B
6、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答案】C
7、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时甲看到地面的高楼和丙机都在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也在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在匀速下降。则甲、乙、丙所乘的三架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无法确定的是( )
A.甲飞机 B.乙飞机 C.丙飞机 D.都无法确定
【答案】C
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人,分别从大桥的东西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人首次相遇处距大桥东端300m,相遇后,两人仍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走到对方桥头又立即返回,返回后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他们再次相遇处距大桥东端100m,根据计算可得到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是( )
A.3:4 B.3:1 C.2:3 D.3:2
【答案】D
9、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30 km/h B.60 km/h C.90 km/h D.120 km/h
【答案】B
10、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
【答案】B
11、我们通常说汽车在行驶,是以下面哪种物体为参照物的( )
A.车上的人 B.大地 C.太阳 D.车子上的座位
【答案】B
*12、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
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
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
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答案】C
13、甲、乙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两车先后到达距P点18米的Q处,时间差为,则( )
A.甲比乙先到达Q处,
B.甲比乙先到达Q处,
C.乙比甲先到达Q处,
D.乙比甲先到达Q处,
【答案】C
14、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记录了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B.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C.5~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 m/s
D.2~5 s内,小车运动了2米
【答案】B
*15、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3s
B.小球从A点到D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10m/s
D.小球在CD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D。
二、填空题。
16、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 )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
【答案】微米或μm
17、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以他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木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运动;
18、甲、乙两位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均向东运动,他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甲同学的速度为 m/s,以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
【答案】5 西
19、如图是小球从空中落入水中的频闪照片,每块瓷砖高为6cm,每隔0.1s拍摄一次,小球下落过程中,以小球为参照物,瓷砖是______(选填“静止”、“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的,经过C点的速度为______m/s。
【答案】向上运动 0.6
20、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 nm.
【答案】刻度尺 90
21、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以 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答案】降落伞
2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乙车的速度为 m/s,若乙车以这个速度继续运动,t=10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s= m;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 (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
【答案】4 40 静止
23、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若电梯在10s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运动 2.1
三、简答题。
24、请仔细观察图中司机和乘客及小明和小华的对话,请分析说明他们的说法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通过他们的对话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司机以汽车为参照物判断乘客静止不动,而小明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汽车运动的很快,说明物体的运动与静止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
四、综合题。
25、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如图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24的含义:______60的含义:______。
(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车速应为多少?(_____)
(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270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什么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处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个时间范围。(_____)
【答案】(1)该标志牌到南阳还有24km 此路段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km/h (2)48km/h (3)12︰15~14︰30
五、计算题。
26、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答案】(1)m/s (2)5m/s
【解析】求从家到书店的平均速度时只要用从家到书店的路程除以对应的时间,即可求出;求从家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也要用从家到学校的路程除以从家到学校所用的全部时间。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6 m/s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5 m/s。
27、玉林−南宁动车的开通,便捷了两城市间的交往。他从网上查到两站间铁路线全长为270km,从玉林站17:02出发,18:32分到达南宁东,他乘坐的动车长200m,当动车匀速经过一座1000m的桥时,他坐在动车上测出自己通过该桥梁的时间为20s。求:
(1)该动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该动车完全通过桥梁行驶的时间;
(3)当动车经过一条隧道时,从车头进入隧道开始计时,到动车完全离开隧道经历了30s,按上述平均速度计算,求该隧道长度。
【答案】(1); (2)24s; (3)13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