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7943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5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7943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5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7943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加法教案
展开加法的初步认识 | |||
内容领域 | 数与代数 | 建议时长 | 40分钟 |
所属年级 | 一年级上册 | 所属单元 | 第三单元 |
教材页码 | 第24-25页 | 课时 | 第1课时 |
教材分析 | |||
“加法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这一维度的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学习运算意义的起始,是后续学习数的运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建立小学阶段基本的数学模型——“部分+部分=整体”的启蒙。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教材的编排遵循了建立模型思想的基本过程: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小丑合并气球”入手,抽象出数学问题;再借助“点子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同时完成了使学生的思维从直观水平到半抽象水平的过渡;最后用“加号”表示“合起来”,形成加法模型。学生通过经历模型的形成过程,学会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数学问题中的整体部分关系,同时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教材又在“做一做”中编排了更多的生活中能用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以“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加法”是用来解决生活中“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的这一类问题的一种方法,体会模型的应用价值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
学情分析 | |||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第11课时,学生此前只有10课时数学学习的经验,因此,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用数学的思维理解问题的能力都较弱。 对生活中把两部分合起来的现象和情境,学生有较丰富的经验,大部分学生可以借助直观方式,如:画图、操作、动作表演等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但是知道这类问题用加法解决的学生不多。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还较差。 | |||
核心问题 | |||
1.你知道要解决“一共是多少”这样的数学问题,应该怎么办吗?你是怎样想的? 2.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吗? 3.用加法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呢? | |||
教学目标 | |||
1.理解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操作、画图、演示、表述等活动,掌握一些基本的表征方法。培养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数学符号意识,渗透模型思想。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模型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含义,经历建立模型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难点:能正确观察现实情境图,口述题意,列出算式。 教学准备:学习单,PPT。 | |||
教学过程 | |||
一、情境引入,发现提出问题(5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开心游乐园。看,游乐园里有很多你们喜欢的游乐项目呢! 提问1:同学们,你能说一说,从这些场景中,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吗? 预设: 1.在滑梯前,我们看到天天一手拿着3个蓝气球,一手拿着1个红气球;然后把这些气球合起来,一共是4个气球。 2.旋转木马前面原来有3个小伙伴,又来了2个小伙伴。 3.安安套中了3个圈,晓乙套中了2个圈。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喜爱的情境入手,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看图说图意、找信息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从生活中获取数学信息。 提问2:同学们真善于观察,从图中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讲解: 1.滑梯 刚才有同学说在这里我们看到天天一手拿着3个蓝气球,一手拿着1个红气球,然后把这些气球合在一起了,我们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 我们可以问:合起来有几个气球?或者,一共有几个气球?这就是数学问题。 同学们看着这幅图,再把刚才这个数学问题完整地说一说吧。 天天一手拿着3个蓝气球,一手拿着1个红气球,一共有几个气球?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数学问题了吗?你会提出数学问题了吗?一起来试试吧。 2.旋转木马 旋转木马前面原来有3个小伙伴,又来了2个小伙伴。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现在一共有几个小伙伴? 3.在套圈比赛中,安安套中了3个圈,晓乙套中了2个圈。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他们一共套中了几个圈? 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还能提出数学问题,你们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渗透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的结构。】 二、探究新知,分析理解问题(22分钟) 提问:谁能回答这些问题呢? 预设: 1.天天手里一共拿了4个气球。 2.旋转木马前面现在一共有5个小伙伴。 3.安安和晓乙一共套中了5个圈。 同学们太棒了,都能正确地说出问题的答案。但是,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提问:天天一只手拿了3个蓝气球,另一只手拿了1个红气球,一共有几个气球呢?刚才,有的同学说了,一共是4个气球。你是怎样想的呢? 预设:把3个气球和1个气球合起来,就是4个。 课堂活动一: 3个气球和1个气球合起来是4个气球。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个过程表示出来吗? 活动要求: 1.你可以选用学具代替气球在展示板上摆一摆。 2.也可以选择画笔在展示板上写一写或者画一画。 交流分享: 想好了吗?一起来分享我们的想法吧! 预设1:画实物图 我先画3个气球,再画1个气球,这个小箭头表示把3个气球和1个气球合在了一起,数一数,就知道一共有4个气球。 预设2:摆小棒 我用小棒代替气球来表示的,我先摆了3根小棒,又摆了1根小棒。我把3根小棒和1根小棒放在一起了,合起来就知道一共有4根小棒了。 预设3:画点子图 我也想到了画图的方法,我先画3个点子表示3个蓝气球,再画1个点子表示1个红气球,外边的大圈表示把它们合在一起了。 小结:他也用了画图的方法,但是他用点子来代替气球,既简单又清楚!以后你也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 提问:在解决一共有几个气球的问题时,我们想到了很多的方法,同学们想一想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讲解:你发现了吗,左边的3个气球、3根小棒、3个点子都表示是3个蓝气球,右边的1个气球、1根小棒、1个点子都表示1个红气球。合起来都是4个,就表示一共有4个气球。那怎样表示合起来呢?这个小箭头、放在一起、这个大圈都表示把它们合在一起。 【设计意图】学生基于原有的生活经验和不同的思维水平(或直观、或抽象、或半直观),通过画图、操作、演示等方式理解合并的意思,为理解加法的含义奠定基础。 预设4:用算式3+1=4来表示。 提问:你见过这样的算式吗?会读吗? 讲解:和老师一起读一读:3加1等于4。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 提问:同学们看着这个加法算式,再想一想刚才气球的问题,能不能用3+1=4来表示呢? 讲解:在这个加法算式中,3表示3个蓝气球,1表示1个红气球,等于4表示一共有4个气球。这个符号是加号,它就表示合并的意思。同学们认识加号了吗?我们写的时候要先写横,再写竖。 看来我们用个加法算式也能清楚地表示合起来有几个气球呢,小小的加法算式可真厉害! 再读一读加法算式,3+1=4。 提问:你能再结合图完整说说这个加法算式的意思吗? 讲解:和老师一起打手势说一说,天天一手拿着3个蓝气球,一手拿着1个红气球,一共有4个气球。看来,我们还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3个蓝气球和1个红气球合起来是4个气球。” 提问:再看看刚才的几种表示方法,你有什么发现吗? 讲解:我们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3表示3这部分,1表示1这部分,4表示一共有4个。加号可以表示这个箭头、可以表示放在一起、还可以表示这个大圆圈,他们都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加法算式3+1=4就表示把3的这部分和1的这部分合起来,一共是4。 小结:这可真是个重要的发现啊!以后遇到“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用加法来解决了。”太棒了,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多了。 【设计意图】学生逐步体会到,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移入、增加、合并的情境,都是加法模型的生活原型,加法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学生通过经历从操作表征、到点子图表征,再到用算式表征的过程,实现了思维水平从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的提升。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加法了吗?你知道加法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了吗?自己试着挑战一下吧! 课堂活动二 活动要求:点击选择能表示加法意思的那幅图。 【设计意图】学生在对比、分析、判断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思。 提问:旋转木马前面原来有3个小伙伴,又来了2个小伙伴,现在一共有几个小伙伴? 这个问题能不能用加法来解决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课堂活动三:根据要求填写算式。 活动要求:请你把合适的数拖到方框中,使加法算式表示一共有几个小伙伴吧。 提问:3+2=5,你是这样列的吗?你能结合点子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可以边说边摆喔。 讲解:我们可以先摆3个点子表示旋转木马前面本来有的3个小伙伴这部分,再摆2个点子表示又来了的2个小伙伴这部分,要想知道一共有几个小伙伴,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了。所以,这个问题可以用加法计算,算式就是3+2=5。 看来你不仅会用加法算式表示一共有几个小伙伴,还能讲出这样表示的道理,真会学习! 提问:安安套中了3个,晓乙套中了2个,他们一共套中了几个? 提问:这个问题你会用加法算式来表示吗? 课堂活动四:根据要求填写算式。 活动要求:请你把合适的数拖到方框中,使加法算式表示一共套中了几个。 讲解:要求一共套中几个?就要把安安套中的3个和晓乙套中的2个合起来,用加法表示,算式是3+2=5。你写对了吗? 提问:刚刚解决的这两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讲解:刚刚解决的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问题,一个是一共有几个小伙伴?一个是一共套中几个圈?可是用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加法来解决的,而且写出的算式都是3+2=5。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求一共有几个小伙伴,就把3个小伙伴和2个小伙伴合起来;求一共套中几个圈,就把3个圈和2个圈合起来,把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来计算。又因为都是把3和2合起来,所以都可以用3+2=5这个算式表示。 小结:一个小小的算式能表示这么多事情呢,真是太神奇了! 提问:3+2=5这个算式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你快来找一找吧。 课堂活动五:选择能用3+2=5表示的图。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可以用3+2=5表示?试着说一说吧! 小结:同学们真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相信大家还能举出很多用生活中用3+2=5表示的事情。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丰富的生活实例描述算式“3+2=5”的含义,对“加法”这一运算意义的理解不断深入,同时体会到数学简洁性。 回顾总结:今天我们在开心游乐园中发现、提出并解决了“一共有几个气球?”、“一共有几个小伙伴?”、“一共套中几个?”这些数学问题,而且还认识了新的数学朋友“加法”。聪明的你一定已经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用加法计算了吧!对了!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的时候,就可以请加法来帮忙。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培养反思意识,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练习1.看图说图意并列式。 提问: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 讲解:原来有2辆小汽车,后来又来了2辆小汽车,一共有4辆小汽车,所以是2+2=4。 练习2: 提问:根据这幅图同学们写出了这样一个加法算式1+2=3,你能说说加法算式表示的是图中的什么吗?你能自己看图说一说吗?请你圈一圈算式中的数分别表示的是哪部分。 预设: (1)1表示1只蓝纸鹤,2表示2只黄纸鹤,1+2=3表示把它们合起来一共有3只纸鹤。 (2)1表示左边的1个小朋友,2表示右边的2个小朋友,1+2=3表示把他们合起来一共有3个小朋友。 (3)1表示1个小女孩,2表示2个小男孩,1+2=3表示把他们合起来一共有3个小朋友。 讲解:1表示1只蓝纸鹤,2表示2只黄纸鹤,1+2=3表示把它们合起来一共有3只纸鹤。1也可以表示左边的1个小朋友,2表示右边的2个小朋友,1+2=3表示把他们合起来一共有3个小朋友。1还可以表示1个小女孩,2表示2个小男孩,1+2=3表示把他们合起来一共有3个小朋友。 提问:你认为他们谁说的对呢? 其实他们说的都对,同样一个算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还能表示出不同的意思,老师为你能正确理解算式的意思鼓掌,简直太棒啦! 小结:他们说的都对,同样一个算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能表示出不同的意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获取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体会数学模型的价值。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2分钟)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者疑问? 预设: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存在的困惑。 【设计意图】回顾学习过程,培养反思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五、课后活动(1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知道加法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课后请你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用加法来表示,把你想到的事情编成一个数学故事或者画成一幅画和你的家人一起分享吧!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 能从学生熟悉的、喜爱的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以看图说图意、找信息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会从生活中获取数学信息,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再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根据信息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设计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互动课件的设计,让学生能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不同的思维水平(或直观、或抽象、或半直观),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如:画图、操作、演示等,理解合并的意思,理解加法的含义,很好地实现了差异教学,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有不同的表现。 练习的设计能让学生在对比、分析、判断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会多角度观察,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
小学数学加法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加法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导入,探究新知,当堂练习,课堂总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加法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加法教案,共7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加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加法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新授,巩固练习,全课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