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检测题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一同学乘坐公交车行驶在道路上,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D)
A.路边树木 B.远处高山 C.公路路面 D.乘坐的公交车
2.一辆在水平道路上做匀速运动的汽车,它受到的平衡力有 (B)
A.一对 B.二对 C.三对 D.四对
3.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
4.下图是物体运动的s-t、v-t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B)
5.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此时一定有(D)
A.水平推力小于桌子的重力
B.水平推力等于桌子的重力
C.水平推力小于桌子的摩擦力
D.水平推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6.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木块受到的重力大于木板对它的支持力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C.木块的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小
D.木块运动时有惯性,停下来没有惯性
第6题图
第7题图
7.金属球用细绳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甲所示,下列选项中能导致球突然从如图甲位置变成图乙位置的是 (C)
A.车向西起动 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加速 D.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减速
8.某同学步行的速度为1.2 m/s,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 min,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C)
A.12 m B.72 m C.720 m D.1 200 m
9.如图所示,小林静止站在商场的电梯上,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小林受到重力、支持力作用
B.小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林是静止的
D.小林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第9题图
10.汽车在公路上加速行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A.汽车速度越大,汽车的惯性越大
B.汽车前行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将向后倾
C.汽车的牵引力与汽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受到的支持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1.关于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也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一定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只受一个力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不变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只受一个力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不变但方向一定改变
12.如图是反映某次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B.比赛开始时,乌龟先出发
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相遇3次
D.整个比赛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较大
第12题图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3.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组网部署。火箭加速升空时,火箭推力 大于 重力;卫星脱离火箭时,由于具有惯性,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14.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烧杯和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中的水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状态时,说明小车在做减速(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在此过程中,小车的惯性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某隧道全长2 240 m,在隧道口设有如图所示标示牌,
标示牌上“60”的单位为km/h,张师傅驾车通过该隧道,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至少需要134.4s。
16.如图所示为公交车甲和公交车乙从同一车站同时同向匀速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甲车速度为36km/h,若运行5 min,则乙车行驶的路程是1 500 m。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7.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题图
答图
18. (桂林中考)请画出图中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所受作用力的示意图。
题图
答图
四、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6分)
19.“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图甲、乙是同一辆玩具小车两次不同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灯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 s,图中数字的单位为cm,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玩具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玩具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均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2)图乙中玩具小车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0.75m/s。
(3)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图丙中能反映图甲中玩具小车运动情况的是A(选填“A”或“B”)。
20.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它的运动状态将会保持不变。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运用科学推理法的实验还有:真空中是否可以传声。
2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2)现保持F1与F2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转动回来。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5 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B。
A.10 N B.5 N C.0 N
五、综合应用(22题8分,23题10分,共18分)
22.(江西中考)如图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
(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 min,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计算判断小丽开车是否超速。
解:(1)“80”表示汽车通过该隧道时,限制最大速度不能超过80 km/h;“3 600”表示该隧道全长3 600 m。
(2)3 min=0.05 h,3 600 m=3.6 km,
方法一:比较汽车在0.05 h内通过该隧道的速度v与80 km/h的大小:
v===72 km/h<80 km/h,所以没有超速;
方法二:比较汽车若以80 km/h的速度,在0.05 h内通过的路程s与隧道长3.6 km的大小:
s=vt=80 km/h×0.05 h=4 km>3.6 km,所以没有超速;
方法三:比较汽车若以80 km/h的速度通过该隧道的时间t与0.05 h的大小:
t===2.7 min<3 min,所以没有超速。
23.一辆装载钢卷的卡车在3 000 N的水平牵引力F作用下,沿平直的路面向左匀速直线行驶(如图所示)。已知该卡车受到路面的阻力大小为整辆车总重的。
(1)求车受到路面的阻力f的大小;
(2)求卡车和钢卷所受的总重G总的大小;
(3)在运输钢卷时,通常要用钢丝绳将钢卷固定在车身上,这是为什么?
解:(1)由于卡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因此卡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F=3 000 N;
(2) 卡车受到路面的阻力大小为整辆车总重的,
即f=G总,则卡车和钢卷所受的总重的大小为G总=5f=5×3 000 N=15 000 N;
(3)防止卡车加速或减速时钢卷由于惯性向后或向前运动,以免造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