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上册单元素质评价(六)(第六单元)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408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上册单元素质评价(六)(第六单元)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408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上册单元素质评价(六)(第六单元)同步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408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上册单元素质评价(六)(第六单元)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上册单元素质评价(六)(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共14页。
单元素质评价(六)(第六单元)(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D )A.兵革非不坚利也 (泛指武器装备)B.富贵不能淫 (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C.汝心之固 (顽固)D.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去)解析:过:犯错误。2.下列句意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B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国家不能靠山河的险要。B.其如土石何? ——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从筑墙工作中选拔人才。D.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男子成年的时候,父亲给以命令。解析:A项,“国”:国防。C项,“举”:被举用,被选拔。D项,“命”:教导、训诲。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 B )A.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B.饿其/体肤,空乏/其身。C.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解析:A项应为: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C项应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D项应为: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 心远地自偏 。 (2) 黑云压城城欲摧 ,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 我报路长嗟日暮 ,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杜牧的《赤壁》一诗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5)《饮酒(其五)》反映了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此句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5.(枣庄中考)综合性学习。(4分)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点亮智慧人生”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精选名言】围绕演讲主题,从下列名言中选出两条(只写序号),以备演讲时引用。(2分)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告子下》②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答: ①③⑤⑥(选出其中任意两个即可。) (2)【剖析论据】为了充实演讲内容,增强观点的说服力,同学帮你搜集了下面的事实论据,其中蕴含的哪些精神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请加以提炼。(2分) 小故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只能上网课的15岁女孩杨秀花,每天要爬一个小时陡峭的山路,来到距家4千米外的悬崖,窝在崖壁边上课。因为附近只有这里有信号。学校要求每天早上7点45分打卡,因此秀花6点就得起床,尽早出门,书包里装着馒头、包子当作干粮。直到下午5点,天差不多要黑了才回家。粗略计算,秀花每天都要在悬崖边待上至少10个小时。答: 示例:自强、自信、意志坚强、勇于战胜困难 解析:(1)本题考查对古诗名句的理解。①③⑤⑥四句都体现作者的自强、奋斗的雄心壮志,从中选出2条引用即可。(2)本题考查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杨秀花不畏艰险,持之以恒,在悬崖边上网课,求知好学,积极向上的事例,从女孩杨秀花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强、自信、意志坚强、勇于战胜困难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二、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4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6.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分)答: 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7.最后两句写法有什么特点?(2分)答: 以小见大。用二乔的命运来象征国家的命运,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0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2分)①行拂乱其所为 ( 违背 )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 同“弼”,辅佐 )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①管夷吾举于士 ( 介词,从 ) ②曾益其所不能 ( 代词,他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译文: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11.文章中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3分)答: 连用六个名人的事例是为了举实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的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也从正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运用举例论证,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重任,必须经受磨炼。)这就为下文进一步论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用文中句子回答)(1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8分)农夫与行者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A.数息而后一锄(休息)B.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方法)C.且仆于田(扑倒)D.行者服而退(离开)解析:息:呼吸。1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答: 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结合句意分析。句意:困难的不是耕田,是你的方法错了!人处理事情也是这样,想要快一点反而达不到目的。据此可正确断句。15.行者对于农夫“数息而后一锄”的认识先后有什么变化?(3分)答: 行者开始看见农夫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时,认为农夫“惰”;经过自己动手实践之后,“知耕之难也”;农夫告诉他不是耕田困难,而是方法不对,行者于是“服而退”。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通读全文,抓住重点句子的理解作答。“甚矣,农之惰也”开始行者认为农夫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表明他亲自动手实践之后,知道了耕田的难度;“行者服而退”表明行者最后明白了道理离开。附【译文】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路人看见了说:“你真是太懒了!你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这样一个月也干不完。”农夫说:“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耕地,你可以向我示范耕地的方法吗?”过路人脱下衣服走到田里,喘一口气连挥几下锄头,每锄一下都用尽全身的力气。还没过多少时间,他的力气就用完了,汗如雨下,气喘吁吁的样子,不能发出声音,并且倒在了田里,他对农夫说:“从今往后,我知道了耕田的困难了!”农夫说:“困难的不是耕田,是你的方法错了!人处理事情也是这样,想要快一点反而达不到目的。”过路人心服口服地走了。(四)(株洲中考)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8分) 鸽类甚繁,名不可屈以指,惟好事者能辨之也。邹平张公子幼量,癖好之,按经而求,务尽其种。其养之也,如保婴儿。齐鲁养鸽家,无如公子最;公子亦以鸽自诩。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有父执某公,为贵官。一日,见公子,问:“蓄鸽几许?”公子唯唯以退。疑某意爱好之也,思所以报而割爱良难。又念长者之求,不可重拂,且不敢以常鸽应,选二白鸽,笼送之,自以千金之赠不啻也。他日见某公,颇有德色;而其无一申谢语。心不能忍,问:“前禽佳否?”答云:“亦肥美。”张惊曰:“烹之乎?”曰:“然。”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节选自《聊斋志异·鸽异》)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A.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B.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C.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D.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解析:句意为:曾经得到两只白鸽,人世间绝无仅有,张公子对两只鸽子爱惜备至。过了两年,这对白鸽又生了小公鸽小母鸽各三只,即使是亲朋好友,也得不到。可断为: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译文: 张公子十分惊讶地说:“这不是寻常的鸽子!”某公回想了一下说:“味道也的确没什么特别的。”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B )A.本文写张幼量送鸽给某公,实现了“宝剑赠壮士”的愿望。B.鸽子品类繁多,数不胜数,不是精通此道的人,不能辨识。C.张幼量按照鸽经的要求,用养育婴儿的方法养育他的鸽子。D.某公理解支持张幼量的养殖事业,很关心鸽肉的质量产量。解析:A项有误,某公不识鸽子,张幼量送鸽给他,结果被他给吃了;C项有误,张幼量按照鸽经的要求,四处搜罗鸽子;D项有误,某公不理解张幼量对鸽子的喜爱,只是认为鸽子可以吃。附【译文】鸽子种类繁多。名类繁多,数不胜数,只有玩鸽内行的人,才能辨识清楚。邹平县有位张幼量公子,特别喜好鸽子。他按照《鸽经》上所列的名堂,四处搜求,力求搜寻到天下所有品种。他养鸽子,如同养育婴儿一样。山东一带养鸽子的行家,以张公子家为最著称,张公子也常以善养鸽子,自我夸耀。曾经得到两只白鸽,人世间绝无仅有,张公子对两只鸽子爱惜备至。过了两年,这对白鸽又生了小公鸽小母鸽各三只,即使是亲朋好友,也得不到。有一位张公子父亲的朋友,是个贵官。一天,见到公子,问:“你养了多少只鸽呵?”张公子谨慎地回答几句,就退下来。怀疑某公是爱好鸽子的,想赠送两只鸽子,但是实在舍不得。又想到长辈来索求,不能过于抹他的面子,而且也不敢以平常的鸽子送给他应付差使,就选两只白鸽,用笼子盛着去送给他,自己以为就是送千金的礼物,也不如这两只鸽子珍贵。过了几天张公子见到某公,自己脸上很有居功得意之色,而某公说话间,并无一语感谢赠送鸽子的事。张公子不能忍耐,便问:“前天我送的鸽子可中意?”某公回答说:“也挺肥美。”张公子惊讶地说:“大人把鸽子烹了?”某公回答说:“是啊!”张公子十分惊讶地说:“这不是寻常的鸽子。”某公回想了一下说:“味道也没什么特别的。”(五)(福建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0分) 杨氏者,苻承祖①姨也,家贫无产业。及承祖为太后所宠贵,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姊每遗其衣服,多不受。强与之,则云:“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终不肯受。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承祖每见其寒悴,深恨②其母,谓不供给之,乃启其母曰:“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母具以语之。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③于车上,则大哭,言:“尔欲杀我也!”由是苻家内外皆号为痴姨。(节选自《魏书》)【注】①苻承祖:人名。②恨:埋怨。③舁(yú):抬。1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强与之 给 (2)母具以语之 详细 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B )A.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B.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C.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D.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解析:此句句意为:我夫家世代贫穷,穿上这等华贵的衣服,反倒使人心中不安。断句为: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2分)译文: 亲戚姻眷们纷纷求取利润,唯独杨氏不求。 (2)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2分)译文: 现在我自己什么都不缺,(而你为何)却让姨娘如此(贫寒)? 22.本文杨氏被苻家内外称为“痴姨”,她的“痴”表现在哪里?请概括其中两点。(2分)答: 示例:①她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无忧之乐”;②大多不接受送来的华丽衣服,有时接受也大多不穿,暗中藏起来;③拒绝承祖派车接她去享福。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可知,杨氏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无忧之乐”;根据“姊每遗其衣服,多不受”“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可知,杨氏大多不接受送来的华丽衣服,有时接受也大多不穿,暗中藏起来;根据“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于车上,则大哭”可知,杨氏拒绝承祖派车接她去享福。附【译文】杨氏,是苻承祖的姨娘,家中贫穷没有产业。到苻承祖为太后所宠幸而显贵时,亲戚姻眷们纷纷求取利润,唯独杨氏不求。杨氏经常对她姐姐说:“姐姐你虽然得到一时之荣耀,不如妹妹我有无忧无虑之乐趣。”其姐常送给她衣服,她大多不接受,硬要给她,就说:“我夫家世代贫穷,穿上这等华贵的衣服,反倒使人心中不安。”始终不肯接受。有时接受了姐姐给的衣服,大都不穿,暗中藏起来。苻承祖每次看到她的寒碜,总是深深埋怨母亲,说她不供给姨娘的食用。他对母亲说:“现在我自己什么都不缺,(而你为何)却让姨娘如此(贫寒)?”他母亲把前前后后的一切全都告诉了他。于是苻承祖就派人乘车前往接杨氏,派人把她强行抬到车上,她就大哭大闹,说:“你们这是要杀我呀!”从此苻家内外都把她叫作痴姨。三、写作(共4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每一张迎接春天的笑脸,都藏着过去一年的努力和坚持。以上这句话,让你有何触动或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和学校信息。【写作指导】这是一篇自命题作文,材料中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春天”“努力”“坚持”,这个“春天”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春天这个季节,人们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和坚持,迎来了百花齐放的美丽春天。同时,这个“春天”也可以理解为胜利的春天、希望的春天等,人们在经历了一些挫折与痛苦、失败与磨难后,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最终迎来了这美好的“春天”。根据以上理解和分析,可以得出作文的立意:美丽的春天总在人们的努力之后、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迎来胜利的春天、努力奋斗才会有美好的春天到来等。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可,结合自己的理解,完成这篇作文的写作。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