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知识点整理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8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知识点整理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8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知识点整理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8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知识点整理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81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知识点整理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81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知识点整理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81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知识点整理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81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知识点整理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81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涉江采芙蓉教课ppt课件
展开一、文言词汇积累1、采之欲遗谁(赠予)2、所思在远道(遥远的地方)3、还顾望旧乡(回头看。故乡)4、长路漫浩浩(路途的广阔无边)5、同心而离居(夫妇感情的深厚))6、忧伤以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二、文学常识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南朝梁的萧统把风格相近的十九首诗合在一起收入其《文选》中并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沿用这一名称。 这十九首诗,一般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作为标题。其内容或表现社会动荡,或抒发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或抒写夫妻、朋友间的离愁别绪,或表现士人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钟嵘在《诗品》中说它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三、主人公探究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1、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2、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荣”,“莲子”即“怜子”。3、《古诗十九首》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想的方式,以女子的口吻来写。
四、艺术手法1、人物交错,情感深厚。 这首诗歌从游子的角度和思妇的角度来写,二者交错进行,表现出了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2、对写(对面落笔;想象、虚写)手法,增强情感 诗歌中,为表现思妇对丈夫的思念,诗歌不仅写了妻子一方,也写了丈夫的一方,两相结合,在虚实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3、乐景衬哀情 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更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五、对写法 “对写法”,也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主客移位。诗人思乡怀人,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将作者自己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落笔对方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情深意厚,给人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六、理解性默写1.《涉江采芙蓉》中写主人公遥望故乡,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3、在《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一腔热忱,仿佛遭遇冷水泼洒,写出了主人公心中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
4.《涉江采芙蓉》“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5.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表达情感的常有行为。《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6.在《涉江采芙蓉》中,采用设问手法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性默写 【参考答案】 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4.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5.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6.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七、作文素材积累1、 氤氲的雾气,弥漫在这寂静的河面上。我手提竹篮,走向那片迷人的粉红。乘上小舟,慢慢渡到河的中央。那淡雅的莲花,那挺拔的枝叶,像极了你,我远离故乡的爱人,伸手轻轻抚摸,缓缓摘下这美丽的莲。你还记得么?当初,就是在这片粉红中,你向我许下了一世的诺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答应过我,很快就会回来。可是,这莲花开开落落,却依然见不到你那熟悉的面庞……
我抬头远眺,向着故乡的方向。我的爱人,想必依然在莲花边,默默地等待吧。对不起,虽与你定下了美好的誓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我无法实现。归乡的路,短暂而又遥远。时光在这条路上设下了重重陷阱,我无法归去。此生我无法与你携手,就这样孤独终老,今生今世,生活在对你的思念中。
2、 忘了季节,天地间弥漫着潮湿而温暖的雾。雾霭层层升腾,飘浮成一种无法言说的隐喻,依稀是湖湘的水,水畔,莲叶田田……你乳白色的裙裾飘荡,在雾中,在水畔,在田田莲叶间……于是我们远远地相望了。 看不清你,让我感觉你真实存在的是如兰的芬芳——你素手执一支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你叹息了。为什么呢?就为那一份像雾一样不能释怀的遥远的牵挂?也许你也曾无数次地独上望江楼,看千帆过尽,也许你也曾无数次斜倚阑干,问乱红无语,也许你也曾无数次闲坐西窗,待灯火阑珊……你是幽怨的,读过你的人都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可惜读得懂秋水伊人的不多,人们总把你的牵挂外化为一种具体的幸福,只因为你是一个女子。再加上隔了那么远的年看过来,你自然模糊了,简化了。可是你的希翼,你的追求呢?
“叹江南歌女,空觅吴钩。赢得楼前飞燕。应笑我,怪诞无俦。”你在苦笑,也许你的一切不幸都应归根于你的才情与诗意,油墨书香中,你苦苦探求着自己的前生前世,在蒹葭苍茫的水滨,在暗香浮动的黄昏,在万籁俱寂的雪夜,于是你自己也成了某一首褪色的诗词。 是的,褪色的,在纸醉金迷、脂浓粉重的岁月里,你仍以白纸黑字诠释自己的生命,于是你便黯淡了。 可是吴钩安在?吴钩安在?——“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你将自己守侯成敦煌的飞天,巫峡的石壁,直至变成一把吴钩的模样——“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若干年以后,神女峰前那声女子的感慨,可曾拔动你心底的深处最细微的弦? 你泪落如雨:“我总忍不住想象一百年一万年之后有一双无所不在的眼睛在遥望着今天的人们,从那个熙熙攘攘的世界望过来,今天的嘈杂纷繁,焦灼奋起都像虫芥一样微茫,这种想像使我反复地自我追问‘究竟什么事情具有最后的意义?’”
是啊,究竟什么样事情具有最后的意义呢?我凝望着你,也许若干年后也有一双无所不在的眼睛就像今天的我凝视你一样遥望着我,我于是也成了一个影子,谁是我?你又是谁? 不知道这种迷失是不是悲剧。你渴望超凡脱俗,你渴望灵动飘逸,你渴望永恒的美,就像今天的我隔了漫长的岁月所看到的你一样,你是美丽的,可现实中的你,在你生活的年代中,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吗?
喑哑了,一切的欢乐与痛苦。 幽兰露,一如啼眼。 雾,潮湿而温暖。乳白色的轻烟和你乳白色的裙幅在飘荡,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美。 有暗香盈袖,是你手中的那支芙蓉么? 我循香而去,一切都真实起来了。
强化训练一:课内阅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自己在一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B.“遗”读wè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予相亲之人的习俗。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D.“同心而离居”一句,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人的真挚之情。
【答案】CC.“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说法错误,此句是思念远方之人,没有悲慨之情,而是思念之情。故选C。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的“芙蓉”即荷花,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入诗,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诗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来源于对丈夫的思念。C.此诗是一首工整的五言格律诗,也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D.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的艺术手法,抒写了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答案】CC.“工整的五言格律诗”错,这是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中间两联不对仗,属于古体诗。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本诗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对全诗意境的营造和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什么作用?
答案: 开篇使用了“芙蓉”“兰泽”“芳草”三个意象,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清幽、高洁的意境,衬托了采芙蓉人物形象的纯洁、美好;借助采集芙蓉来表达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之间相互思念之情,以及相爱而不能白首到老的忧伤愁苦。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词,完成各题。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如果我们把女人作为这首诗的主角,那么,这首诗的主要写法就是虚实结合,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直接描写思妇涉江、采芙蓉、采兰花,实写;(2)想象游子还顾望乡,忧心如焚,虚写;(3)符合古代对写的方式,即虚实结合。
二、强化训练二、课外阅读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涉江采芙蓉》的最后两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试分析这两句与《迢迢牵牛星》的最后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分别抒发了什么情怀?
答案:(1)、《涉江采芙蓉》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抒发了相爱相思又不能相聚相守的痛苦。(2)《迢迢牵牛星》寓情于景(或间接抒情),抒发了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的慨叹。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月夜 【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思乡怀人”类诗歌常常采用“对写法”,即诗人落笔对方,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将自己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请据此赏析这两首诗。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备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找诗眼抓主旨,找意象品意境,古人采摘香草赠亲友,花草相赠习俗,依景情析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图片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涉江采芙蓉,学习目标,初读感知,整体感知,为什么而忧伤,离别思念,还顾望旧乡的人是,女子所想,悬想法,赏析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示范课课件ppt,共1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