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01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02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03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04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05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06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07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08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Question1,Question2,Question3,春秋五霸,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工商业的繁荣,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法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空定位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周天子的控制力削弱,诸侯纷争不断,原有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1、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路诸侯召开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周襄王派宰孔参加,并赐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给齐桓公。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以此为王者之事也。——《公羊传·僖公四年》
    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2、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
    3、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国君称王、秦国吞灭周王室
    二、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交融,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发展壮大
    华夏认同:指“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的过程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的发展:铁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水利工程的修建
    在铁农具使用之前,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木、石、骨、蚌农具,青铜可以制造有用的工具和武器,但并不能排挤掉木石农具,这一点只有铁才能做到。因此,铁农具的使用是农业生产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铁农具广泛用于农业生产,首先使得开垦荒地变得容易起来,从而扩大了耕地面积;其次,使得农业生产从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提高了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其三,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成为可能,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卷一
    注意都江堰、郑国渠的地理位置
    生产工具的改进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1)手工业: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2)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和大商人
    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商业贸易的繁荣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上层建筑变革:战国时期变法成为一股潮流
    (一)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的原因(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推动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
    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导致分封制和井田制等逐步遭到破坏
    奴隶主土地国有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兴起
    奴隶主贵族阶级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2、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激烈,各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实行改革
    (二)变法运动的典型:商鞅变法
    1、开始的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在位时,商鞅推行变法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商君书·更法》
    主张变法,与时俱进以实现富国强兵
    2、主要内容(富国、强兵、君主集权)
    (1)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等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商君书》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商君列传》
    故废井田,开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
    (2)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造成大量小农经济,有利于发展生产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削弱旧贵族的势力
    (3)政治: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 ——《史记·商君列传》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3、地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4、对秦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强化对人民的统治
    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社会转型: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三)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进步性
    五、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发展
    (一)春秋时期的孔子和老子
    (1)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鲁国人
    (2)政治思想:提出仁、为政以德、恢复周礼等主张,以实现伦理和政治的重建
    ①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关爱他人
    ②为政以德: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③恢复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④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3)教育成就: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作用: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说明:孔子的仁爱是有等级差别的爱
    (1)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楚国人
    ①朴素的唯物论: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追求天人合一
    (4)整理古代文献,传承文化: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注意:《论语》不是由孔子整理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②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3)政治思想: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老子从“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所谓“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如此方能真正取得“无不为”的效果。他警告统治者不要过分威逼百姓,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社会大变革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2)各国统治者的推动: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士人颇受重用
    (3)士阶层的推动: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士阶层:春秋以来,士一开始是有知识的低级贵族,此外还有两个来源:王官的下降和庶人的上升。私学的兴起推动士人队伍的扩大。他们没有贵族的权力和地位,也不像一般庶民那样从事耕作。他们最重要的特长是知识和技能,有着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重新回到或者进入权力的世界。 —根据《中华文明史》整理
    2、概念: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他们彼此论战辩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3、重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主张
    (1)儒家: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 《孟子》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争取民心。
    荀子重视以“礼”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在规范社会关系中的作用,也重视“法”的作用,认为二者互为渗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道家:代表是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齐物论:庄子认为,“道"无所不在,没有界限与差别,万物也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这就叫“齐物"。他认为,要做到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才能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从而逍遥自得。
    (3)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故宫一共有308口水缸(铜制),太和殿外面有四大金缸,一方面因为故宫里都是木质结构,很容易着火,所以水缸是贮存水,起消防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了中国的五行相生相克,大地为土, 土生金,也就是缸,缸可以生水, 而水正好是可以克火镇火的。
    (4)战国新出现的派别
    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 则不相纂;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
    兼爱:没有等级差别的爱
    ①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
    ②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相关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图片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政治大动荡,诸侯纷争社会转型,民族大交融,华夏认同同源共祖,经济大发展,铁犁牛耕,课程内容,制度大变革,列国变法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课件ppt,共1页。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评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战国初期地图,春秋初期地图,礼崩乐坏,秩序井然,徙木立信,性善论,孟子儒家,荀子儒家,唯物思想天人观,性恶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