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7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 一.多选题(共13小题) 1.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石蜡熔化;蜡烛燃烧 B.冰融化成水,水汽化成蒸汽 C.铁矿石在高炉中冶炼成生铁:铁盒在空气中生锈 D.空气降温加压后变成淡蓝色液体;白色硫酸铜粉末在空气中变成蓝色固体 2. 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碳的还原性将四氧化三铁冶炼成铁 B.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制造石墨电极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所以可用来切割大理石 D.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来吸附刚装修的房屋里的甲醛 3. 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 2 ,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 ) A. B. C. D. 4. 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融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5.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B.通过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C.冬天为了取暖,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很高 D.广泛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6. 探究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在生成二氧化碳的同时,对玻璃管中的剩余固体成分猜测不合理的是( ) A.Fe B.Fe 3 O 4 C.Fe 3 C D.FeCO 3 7. 单质碳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物质之一,对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常温下的单质碳是稳定的 8.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A.漏斗、集气瓶、水槽、导管 B.酒精灯、试管、导管、漏斗 C.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导管 D.集气瓶、酒精灯、导管、漏斗 9. 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有两支高低不等燃着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去掉烧杯中的一支蜡烛,不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10. 我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里的“碳”指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1.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空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火更旺的是( ) A.氮气、空气、氧气 B.空气、氮气、氧气 C.氮气、氧气、空气 D.氧气、氮气、空气 12.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实 解释 A 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B 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氯化铜与氢氧化钙两溶液间的反应速率比两固体间的反应快 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面积比在固体中接触面积大 D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A.A B.B C.C D.D 13. 下列有关制取干燥的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A.
发生装置 B.
干燥装置 C.
验满方法 D.
收集方法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 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里①石墨 ②干冰 ③活性炭 ④金刚石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2)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________ ;
(3)能吸附有毒气体,常用于防毒面具中作吸附剂的是 ________ ;
(4)可用来作电极的是 ________ . 15. 工业制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煅烧石灰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16. 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的相关知识后,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巩固所学知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1)实验Ⅰ中A装置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则实验开始后,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________ ,实验中观察到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 。
(2)实验Ⅱ开始后,某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缓慢倒入右边装置内,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 ,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________ 。
(3)实验Ⅲ开始前,装置内充满O 2 的目的是 ________ ,若a处放有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 ,通过实验Ⅲa、b处现象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 ,实验Ⅲ采用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主要是 ________ 。 17. 根据如图装置填空: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 ,收集装置是 ________ (填序号).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8. 消化药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某种消化药的标签如图.医生给某胃酸过多的患者开出服用此药的处方:每日3次,每次2片.
(1)患者按处方服用该药一天,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HCl的质量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________ 毫克.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9. 某兴趣小组在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的Cu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用木炭做还原剂与氧化铜反应需要较高温度,否则会生成固体Cu 2 O(颜色呈暗红色).于是决定用乙装置代替甲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装置比较,乙装置中使用酒精喷灯优点是 ________ .
(2)有人提出先将块状的木炭研细再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________ .
(3)他们按乙图进行实验待反应结束时,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