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新课,借助旁批,理清预测线索,总结学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 | 语文 | 年级/册 | 三年级上册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部编版) | |
课题名称 | 第4单元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 |||||
难点名称 | 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 |||||
难点分析 |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 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而是要有一定依据。那依据从何而来,怎样进行预测,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 ||||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学生学习“预测”的方法有难度,因为他们以往的想象猜测都是天马行空,毫无根据的。 | |||||
难点教学方法 | 通过借助旁批,学习预测方法,带着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一、谈话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尝试一种有意思的读书方法,叫预测。(板书) 简单说预测也叫猜读,我们要就是一边读,一边猜故事。希望同学在猜的过程中做到:不要胡乱猜,而是有根据地猜。 【设计意图:老师开门见山,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及要求。】
| |||||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二、借助旁批,理清预测线索 (一)读题质疑。猜猜老屋为什么倒不了,并说说猜测的理由。 (二)学习第一处旁批。 1、出示旁批: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 2、说说这位小朋友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总结出:根据阅读经验预测。 (三)认识“老屋”。学习第1-2自然段。 1、从哪里你感受到了这真是一间老屋呢?指名答,品读。 总结出:能抓住关键语句去品读,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2、品读老屋的话。 3、猜老屋倒了没有?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根据题目预测。 (四)学习3-6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 2、猜:老屋会答应吗?为什么? 3、学习第二处旁批。 (1)出示旁批:图上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它应该会答应吧! (2)说说这位小朋友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借助插图预测。 4、老屋送走了小猫,老屋说了什么?出示第6自然段 5、猜:老屋这时候倒了没有?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联系前文预测。 (五)学习7-10自然段 1、出示第7自然段,追问:这次老屋会答应吗? 2、引出旁批: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 3、说说这位小朋友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4、出示课后题表格,总结出:生活经验预测。 5、师提示: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只要你是有依据地猜,那你的猜测就是成立的。 6、补充句子:老屋会怎么说呢?你们怎么猜的? 引出:联系前文预测。 7、老屋倒下了吗?你一读到这句话你就想到? 8、引出旁批:一读到这一句,我就知道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 【设计意图:旁批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全文共出现了七处旁批,每一处都在提示预测的方法。引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预测故事情节,并对照旁批学习预测的方法。】
|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 (六)学习11-17自然段 1、仿照前文,猜一猜“蜘蛛”和“老屋”会怎么说。 2、生仿说。 3、猜:故事之后会怎么发展呢?还会像之前的小动物一样,呆一会就走吗? 4、出示结尾,学生默读。 5、通过结尾,引出旁批。 【设计意图:课文内容以反复结构叙述,所以在处理相同结构段的时候,我采用先抓,再扶,后放,以一个阶梯的形式让学生仿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 |||||
小结 | 三、总结学法。 这节课,我们学了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预测。相信同学们在一边读故事一边猜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预测的乐趣。同时,我们还知道了可以联系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借助插图、联系前文、根据题目的方法进行预测,希望同学们也可以用这些方法去读故事,猜故事。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品读课文,互动探究,学会猜测,再读课文,学会预测,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分段读议,加深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