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部编版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
展开学科 | 语文 | 年级/册 | 三年级 | 教材版本 | 部编版 | |
课题名称 | 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 | |||||
难点名称 | 引导学生感悟《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 |||||
难点分析 |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引导学生感悟《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 ||||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三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还不够高,缺乏生活经验,理解起来较难。 | |||||
难点教学方法 | 引导学生感悟《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 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0课。
| |||||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 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信息。(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 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3.探究原因。 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 |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 (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2)指名说说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A.指名说。 B.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3)口语练习:由于得到青头的帮助,红头顺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红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请与同桌合作完成下列练习。 红头从________走到________,又从________来到了________。最后,在牛________的时候,随着________。 (过渡语:牛到底有几个胃?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 (4)指名结合画面内容完成以下口语练习。 牛共有________胃,前________,只有________。 | |||||
小结 | 1.初步了解科普童话小品的文学体裁。 师:课文用童话的形式,通过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这样的体裁就是科普童话小品。 2.概括分析,明晓事理。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也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预设学生的回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冷静不慌张) 是啊。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都不能紧张,一定要发挥聪明才智,冷静处理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互相帮忙,共同解决困难。请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 |||||
语文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共2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案例呈现,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借助路线图讲故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