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3 带刺的朋友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3 带刺的朋友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初读课文,自学字词,学写生字,发现规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父亲、树林和鸟》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认识“蒙、喃、味、浓、腾、猎、黎”七个生字,会写“并、夜、喜、重、味、轻、刻、群”八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做动作、查字典、诵读课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会用“快活”简单地写句子。3.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诵读,感知父亲知鸟、爱鸟的情怀,并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进行朗读。教学重点:结合不同的偏旁辨别生字,读准字音,特别是“蒙、弄、腾”和“喃”的前后鼻音要分清。在写“喜”和“重”时,发现横画的书写规律。在书写“刻”时注意左边的笔画结构。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自主探究生字新词的含义,并养成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的习惯。教学方法与手段:朗读法、提问法、小组学习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法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1.教师导入:“从海滩边回来,我们告别那个将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条一条捡起来的小男孩,来到一片树林——(课件出示树林照片,播放鸟儿鸣叫声)”并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预设回答:我仿佛看到了有很多鸟儿。/我看见了很多树……)2.教师做出追问:“你是从哪里判断出,这树林里有鸟儿的?”并设疑:“没有了鸟叫,你还敢断定,这树林里有鸟儿吗?”最后点出课题:“有一位父亲,他能。”板书课题:父亲和鸟(学生齐读课题)3.教师导语:“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父亲,看看他究竟有什么本领!”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在学生读完后提问:“有哪些生字或词语,比较难读,不容易读好?”在学生提出疑难后,教师作出总结,并出示需要掌握的词语:父亲 喃喃 猎人 黎明 惊动 快活 容易 气味 潮湿 时刻 雾蒙蒙 热腾腾 浓浓的教师指名单独读词语,容易出错的词语找小老师领读。最后全体齐读两遍。2.教师作出提问:像“雾蒙蒙、热腾腾”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一些?(引导“胖乎乎”、“红通通”等常用词语的正确性)最后填空:喜(洋洋) 笑(嘻嘻/眯眯) 绿(油油)校对答案之后,教师追问:那你知道“雾蒙蒙”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猜想)3.教师引导:“要理解一个词语,有很多种办法,第一:让这个词语回到课文中去。”(并板书:理解词语的方式 1.联系上下文)课件出示课文第三段: 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1)学生自由读这一段课文,可以同桌讨论,尝试联系上下文理解“雾蒙蒙”的意思,一遍读不懂可以再读一遍。(2)全班进行交流讨论。教师作出总结:“雾蒙蒙就是起雾时,四周很模糊,看不清楚。”(课件出示雾蒙蒙的树林帮助学生直观视觉感受)(3)指名读第三段。 紧紧抓住“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闻了又闻”通过做动作来体会词义,辨别与“望了望”、“闻了闻”的区别。(板书:2.做动作)(4)教师引导课文理解:“从这句话之中,你感觉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父亲很仔细,很专业,很敏锐……”)(5)教师指导朗读:那请你替父亲“喃喃”地说一说!(指名读:林子里有不少鸟。)反复指名读,其他人体会,并带着自己的独特体会来读。(6)教师引导:理解“喃喃”你有什么好办法?(并提醒:工具书——字典。)(教师板书:3.查字典)(7)分配查字典任务:一、二两组用音序查字法,三、四两组用部首查字法。完成表格: 音序音节页码喃Nnán348 部首(页码)除部首外有几画页码喃口9348全班归纳:喃(喃喃):小声叨唠。(8)在理解“喃喃”之后再指导朗读:这林子里有不少鸟。(9)教师追问:“除了查字典,用第一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其实也能猜到喃喃的意思”。并指导学生用“_____”在课文中找一找,划一划。全班交流找到的话:“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教师归纳:“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知道,父亲喃喃地说,意思是很轻地说。4. 课件仍出示之前的词语:父亲 喃喃 猎人 黎明 惊动 快活 容易 气味 潮湿 时刻 雾蒙蒙 热腾腾 浓浓的教师引导:“有一个词语,在课文中出现了很多次——快活”。并提问:“你知道‘快活’的意思吗?”(学生猜想:快活就是快乐。)教师辨别:“快活”和“快乐”是一对近义词。(1)课件出示课文第11、12、13段。 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 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zhònɡ)。”(2)学生自由读之后再指名读这三段。将课文中的“快活”全部替换成“快乐”。再找学生读。并做引导:“这样一改,你有什么感觉?”最后做出总结:“快活”是“快乐”虽然是近义词,却并非一模一样。“快活”的程度要比“快乐”更深。(教师板书:4.反复诵读课文)(3)教师总结:“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意思是,当你不明白的时候,反复读课文,有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自然而然会知道。”指导学生齐读课文11、12、13段。(4)教师提问:“你能用‘快活’说一句话吗?”在学生简单的回答之后,完成《课堂作业本》最后一题。 (1)我快活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在快活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觉得很快活。自由交流并展示写的句子。5.教师最后做出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父亲和鸟》,学习用这四种方法理解词语——1.联系上下文 2.做动作 3.查字典 4.诵读课文(学生齐读)三、学写生字,发现规律1.多媒体课件出示:“并、夜、喜、重”四个生字。学生先自由观察,再提出写这几个字的注意点。自学“并”字,书写。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强调“夜”的笔顺,在黑板上示范写一个,学生跟着书空,再让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描一个写一个。3.指导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喜”和“重”,发现这两字有什么共同点?(横画很多)利用课件出示比例图,伴随教师讲解:“这两个汉字中,每一横的间距是相等的。并且,在这两个字里,都有并且只有最长的一横。”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描红、写字。4.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写的字,可以是写得端正、正确的,也可以是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字。全班交流后再写在书上写一个。5.同桌互换书本,给对方写的最好的一个字打个五角星。四、布置作业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利用课余的时间走进树林、走进大树,去观察鸟儿,并把自己的感想或整件事的经过记在日记里。板书设计:29 父亲和鸟 理解词语的方式:1.联系上下文2.做动作3.查字典4.反复诵读课文教学反思:《父亲和鸟》是二年级上册“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单元中最后一篇课文。课文中的生字较多,而字词教学正是低年级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此,这节课我以生字新词为线索来设计教学环节。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课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我以小组活动等方式,把认字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联系上下文、做动作、查字典、反复诵读课文”等形式,让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反而变得轻松了,而在第一课时,我也没有较课文内容做深入的解析,只是让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体会父亲的知鸟、爱鸟。对于这个知识点,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到父亲爱鸟,但对于父亲知鸟就需要老师进行指引了。而在课堂进度方面,由于内容安排较多,显得有些急促,这也是我要加快课堂节奏的一个重要方面了。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导学案,共1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22 父亲、树林和鸟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朗读关,基础关,形近字组词,按要求写句子,我的疑惑,总结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3 带刺的朋友学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