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1 白鹭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1 白鹭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白鹭之美,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白鹭
年 级
五年级
课 时
第1课时
备 课 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中展现白鹭的画面的研读,感受白鹭如散文诗一般的美。了解作者从常见的动物白鹭身上发现其独特的美,运用多种方法对其美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教学目标
1.学习课后1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走近白鹭
1.PPT展示杜甫《绝句》中的诗句。
2.提问: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白鹭吗?
3.欣赏白鹭图片,初步感受白鹭的美。
(学生说说观图感受)。
4.教师小结:白鹭因常见而被人忽略了它的美,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作家郭沫若发现了白鹭身上怎样的美呢。
二、白鹭之美
1.了解作者
(1)说到郭沫若先生,不知道同学们对他有多少了解呢?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及课外知识,先自行介绍作者;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强调作者的原名、字号、笔名、文学作品等重要知识点。)
(2)以《天狗》为例,与《白鹭》比较,感受本篇散文的风格。
(《白鹭》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一位散文家说过:“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如散文诗一般的《白鹭》。)
2.教师配乐范读,提出听读要求(读准字音)。
范读过程中,PPT展示文字相对应的一幅幅画面,学生边看边听。
3.准确掌握生字及所组成的词的读音
易错词:长喙(huì) 玻璃框(kuàng) 蓑(suō)毛 镜匣(xiá)
嗜(shì)好 铿锵(kēng qiāng)
(1)开火车读。
(2)隐去字音,检查巩固。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质疑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思考并讨论在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采用同伴互助的形式,同学帮助解决疑难。
(4)教师小结:肯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明确大家之所以会产生疑问,正是因为本课的语言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探究,接下来就要跟同学去欣赏文本。
5.初步感受白鹭精巧的外形
(1)指读1-5节
学生思考:文章开头白鹭以什么样的姿态出场的?
(PPT出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学生思考:文章结尾白鹭以什么样的姿态收场的?
(PPT出示: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比较两句话的异同。
(2)白鹭的精巧体现在哪里?(赏读第2自然段)
男女生分别读,在诵读中感受“精巧”“适宜”。(板书)
(3)课文是如何来表现白鹭“一切都很适宜”的?
第3自然段:与其他鸟类的比较。
第5自然段:最能体现“适宜”,从“身段”和“色素”两方面仔细品读。
教师指导朗读,采用多种方式读出白鹭的美。(抓住色素配合、身段大小两个方面,理解与第2节的照应关系。)
拓展延伸:战国时楚国大夫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有这样一句描写女子的话“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郭沫若先生化用这句描写女子的话,让我们感受到了白鹭即如美丽的白衣少女,一切都是刚刚好。让我们带着欣赏与赞美,再次齐读这一句,读出作者的感情。
6.正是因为如此,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此处,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说出)。
三、整体感知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优美的语言,充分感受到了白鹭的外形之美,无论是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么下一节课,我们还将继续跟随作者的笔触,去进一步发现白鹭韵在骨子里的美,去读懂这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设计
白 鹭
郭沫若
色素配合
适宜 外形精巧
身段大小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PPT、导学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 白鹭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谜语引入,介绍资料,深读课文,体会情感,合作探究,把握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白鹭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走近白鹭,感悟“精巧”美,朗读课文,感悟白鹭的“韵味美”,感受白鹭的整体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1 白鹭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