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实数复习 测试题 含答案
展开 第二章实数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的无理数是( )
A. B.3.14 C. D.0.1010010001…(两个1之间的零的个数依次多1个)
2.下列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D.﹣(﹣)2=﹣25
3.=( ) A.±3 B.3 C.±81 D.81
4.如果x是0.01的算术平方根,则x=( ) A.0.0001 B.±0.0001 C.0.1 D.±0.1
5.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B.2 C.4 D.16
6.分别有下列几组数据:①6、8、10 ②12、13、5 ③7、8、15 ④40、41、9.其中是勾股数的有( ) A.4组 B.3组 C.2组 D.1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 B.无限不循环小数都是无理数
C.正数、负数统称有理数 D.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8.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cm、4cm,则斜边上的高为( )
A. cm B. cm C.5cm D. cm
9.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的x=64时,输出的y等于( )
A.2 B.8 C. D.
10.一架2.5m高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脚距墙底端的距离为0.7m.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m,那么梯子脚将离墙角( )
A.0.9m B.1.5m C.0.5m D.0.8m
二、填空题
11.任意写一对和是有理数的无理数 .
1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100倍,则其边长扩大为原来的 倍.
13.如果a的平方根是±5,那么= .
14.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
15.在Rt△ABC中,斜边AB=2,则AB2+BC2+AC2= .
16.比较下列实数的大小(填上>、<或=)
①﹣ ﹣; ② ;③2 3.
17.若4<<10,则满足条件的整数a有 个.
18.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π不取近似值)
19.已知5+的小数部分为a,5﹣的小数部分为b,则ab+5b= .
20.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5cm和12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 cm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三、计算题
21.(1)﹣+ (2)﹣+ (3)
(4)(π﹣2009)0++|﹣2| (5)+(1+)(1﹣)
(6)(﹣)÷.
四、解答题:(22-24每小题6分,25题8分,26题10分,共36分)
22.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BC=10厘米,AB=8厘米,求FC和EF的长.
23.如图所示,有一块地,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BC=12米,则这块地的面积.
24.如图,长方体ABCD﹣A′B′C′D′中,AB=BB′=2,AD=3,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表面爬到C′点,求蚂蚁怎样走最短,最短路程是多少?
25.已知:∠B=90°,点P从B点开始沿BA边向点A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P、Q分别从B点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线段PQ=10厘米?此时△PBQ的面积等于多少厘米2?
26.王老师在一次“探究性学习”课中,设计了如下数表:
n
2
3
4
5
…
a
22﹣1
32﹣1
42﹣1
52﹣1
…
b
4
6
8
10
…
c
22+1
32+1
42+1
52+1
…
(1)请你分别观察a,b,c与n之间的关系,并用含自然数n(n>1)的代数式表示:a= ,b= ,c= .
(2)猜想: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猜想?
(3)观察下列勾股数32+42=52,52+122=132,72+242=252,92+402=412,分析其中的规律,写出第五组勾股数 .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的无理数是( )
A.
B.3.14
C.
D.0.1010010001…(两个1之间的零的个数依次多1个)
【考点】无理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存在型.
【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A、=4,4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
B、3.14是小数,故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
C、是分数,分数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
D、0.1010010001…(两个1之间的零的个数依次多1个)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故是无理数,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无理数的定义,即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2.下列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2=﹣25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备选答案进行化简,从解答的结论中就可以求出答案.
【解答】解:A,原式=﹣6,本答案正确;
B、原式=3,本答案错误;
C、原式=16,本答案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的运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
3.=( )
A.±3 B.3 C.±81 D.81
【考点】算术平方根.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计算题.
【分析】表示9的算术平方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解:∵32=9,
∴=3.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一个基础题目,比较简单.
4.如果x是0.01的算术平方根,则x=( )
A.0.0001 B.±0.0001 C.0.1 D.±0.1
【考点】算术平方根.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计算题.
【分析】直接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与求一个数的平方互为逆运算,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时,可以借助乘方运算来寻找.
【解答】解:∵0.12=0.01,
∴x=0.1.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其它们的应用,比较简单.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5.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B.2 C.4 D.16
【考点】算术平方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先化简,再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
【解答】解: =2,2的算术平方根为,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6.分别有下列几组数据:①6、8、10 ②12、13、5 ③7、8、15 ④40、41、9.其中是勾股数的有( )
A.4组 B.3组 C.2组 D.1组
【考点】勾股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勾股数的定义:满足a2+b2=c2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①62+82=100=102,是勾股数;
②52+122=132,是勾股数;
③72+82≠152,不是勾股数;
④92+402=412,是勾股数.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数的定义,比较简单.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 B.无限不循环小数都是无理数
C.正数、负数统称有理数 D.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考点】实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A、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和相反数的定义即可判断;
B、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判断;
C、根据有理数的分类进行判断;
D、根据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解:A、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如的相反数是﹣也是无理数,π的相反数﹣π,也是无理数等.故本选项正确;
B、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故本选项正确;
C、正数、负数和0统称为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
D、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a的相反数是﹣a,题型较好,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
8.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cm、4cm,则斜边上的高为( )
A. cm B. cm C.5cm D. cm
【考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斜边==5,
设斜边上的高为h,
则S△=×3×4=×5•h,
整理得5h=12,
解得h=cm.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的利用,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式求出斜边上的高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需熟练掌握.
9.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的x=64时,输出的y等于( )
A.2 B.8 C. D.
【考点】算术平方根.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压轴题;图表型.
【分析】根据图中的步骤,把64输入,可得其算术平方根为8,8再输入得其算术平方根是,是无理数则输出.
【解答】解:由图表得,
64的算术平方根是8,8的算术平方根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看懂图表的原理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10.一架2.5m高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脚距墙底端的距离为0.7m.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m,那么梯子脚将离墙角( )
A.0.9m B.1.5m C.0.5m D.0.8m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O的长度,再计算出DO的长度,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画图形:
∵AB=2.5米,BO=0.7米,
∴AO==2.4(米),
∵AC=0.4米,
∴CO=2米,
∴梯子脚将离墙角距离为:DO==1.5(米).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O、AO的长.
二、填空题
11.任意写一对和是有理数的无理数 +(﹣)=0 .
【考点】实数的运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开放型.
【分析】找出两个无理数,使它们的和为有理数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0,
故答案为: +(﹣)=0.
【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100倍,则其边长扩大为原来的 10 倍.
【考点】算术平方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求边长扩大为原来的多少倍,实际上是求扩大面积的算术平方根,即求100的算术平方根.
【解答】解:设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a2,面积扩大为原来的100倍后为100a2,
则100的算术平方根为10.
故答案为:10.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牢记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13.如果a的平方根是±5,那么= 5 .
【考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平方根求出a的值,根据算术平方根定义求出即可.
【解答】解:∵a的平方根是±5,
∴a=25,
∴==5,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定义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4.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
【考点】实数与数轴.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勾股定理求得OA的长度,进而利用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解答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可知,易得OA==,
又因为点A在负半轴上,故A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一定的综合性,不仅要结合图形,还需要熟悉勾股定理.
15.在Rt△ABC中,斜边AB=2,则AB2+BC2+AC2= 8 .
【考点】勾股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该代数式的值.
【解答】解:∵AB2=BC2+AC2,AB=2,
∴AB2+BC2+AC2=8.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16.比较下列实数的大小(填上>、<或=)
①﹣ < ﹣; ② > ;③2 < 3.
【考点】实数大小比较.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①根据,,9>8,所以;
②利用分母相同的两数比较分子即可得出大小关系;
③将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部,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①∵,,9>8,
∴;
②∵,
∴;
③∵,,
∴.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比较大小,正确掌握实数比较的大小法则是解题关键.
17.若4<<10,则满足条件的整数a有 83 个.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求出a的范围是16<a<100,求出16和100之间的整数即可.
【解答】解:∵4<<10,a为整数,
∴<<,
∴整数a有17、18、19、…99,共99﹣17+1=83个数,
故答案为:83.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关键是求出a的范围.
18.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72π .(π不取近似值)
【考点】勾股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另一直角边,再由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
a==24,
故阴影部分的面积=π×122=72π.
故答案为:72π.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半圆的直径.
19.已知5+的小数部分为a,5﹣的小数部分为b,则ab+5b= 2 .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首先确定5+和5﹣的整数部分,则a和b即可求得,然后代入代数式化简求解即可.
【解答】解:5+的整数部分是7,则小数部分a=5+﹣7=﹣2,
5﹣的整数部分是2,则小数部分b=5﹣﹣2=3﹣.
故ab+5b=(﹣2)(3﹣)+5(3﹣)=5﹣13+15﹣5=2.
故答案是:2.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确定a和b的值是本题的关键.
20.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5cm和12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 13或 cm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二边求第三边时,一定区分所求边是直角三角形斜边和短边二种情况下的结果.
【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当12为直角边时,第三条线段长为=13;
当12为斜边时,第三条线段长为==.
故答案为:13或.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注意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三、计算题
21.(1)﹣+
(2)﹣+
(3)
(4)(π﹣2009)0++|﹣2|
(5)+(1+)(1﹣)
(6)(﹣)÷.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2)先化简,再合并得出答案即可;
(3)先算乘法,化简后再算除法;
(4)先算0指数幂,绝对值,化简二次根式,进一步合并即可;
(5)先化简,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进一步合并得出答案即可;
(6)先化简,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解答】解:(1)原式=2﹣3+5
=4;
(2)原式=3﹣+2
=;
(3)原式=
=3;
(4)原式=1+2+2﹣
=3+;
(5)原式=+1﹣3
=2﹣2
=0;
(6)原式=(3﹣)÷(2)
=÷(2)
=.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和合并.
四、解答题:(22-24每小题6分,25题8分,26题10分,共36分)
22.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BC=10厘米,AB=8厘米,求FC和EF的长.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计算题.
【分析】想求得FC,EF长,那么就需求出BF的长,利用直角三角形ABF,使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F长.
【解答】解: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
所以AF=AD=BC=10厘米(2分)
在Rt△ABF中,AB=8厘米,AF=10厘米,
由勾股定理,得
AB2+BF2=AF2
∴82+BF2=102
∴BF=6(厘米)
∴FC=10﹣6=4(厘米).
设EF=x,由折叠可知DE=EF=x
由勾股定理,得EF2=FC2+EC2
∴x2=42+(8﹣x)2
∴x2=16+64﹣16x+x2,
解得x=5(厘米).
答:FC和EF的长分别为4厘米和5厘米.
【点评】翻折中较复杂的计算,需找到翻折后相应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所需线段.
23.如图所示,有一块地,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BC=12米,则这块地的面积.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连接AC,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那么△ABC的面积减去△ACD的面积就是所求的面积.
【解答】解:如图,连接AC.
在△ACD中,∵AD=4米,CD=3米,∠ADC=90°,
∴AC=5米,
又∵AC2+BC2=52+122=132=AB2,
∴△ABC是直角三角形,
∴这块地的面积=△ABC的面积﹣△ACD的面积=×5×12﹣×3×4=24(平方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得到△ABC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4.如图,长方体ABCD﹣A′B′C′D′中,AB=BB′=2,AD=3,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表面爬到C′点,求蚂蚁怎样走最短,最短路程是多少?
【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做此题要把这个长方体中,蚂蚁所走的路线放到一个平面内,由于在平面内线段最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计算.
【解答】解:如图1所示:
由题意得:AD=3,DC′=2+2=4,
在Rt△ADC′中,由勾股定理得AC′===5,
如图2所示:
由题意得:AC=5,C′C=2,
在Rt△ACC′中,由勾股定理得; =,
∵.
∴第一种方法蚂蚁爬行的路线最短,最短路程是5.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然后把立体的长方体放到一个平面内,求出最短的路线.
25.已知:∠B=90°,点P从B点开始沿BA边向点A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P、Q分别从B点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线段PQ=10厘米?此时△PBQ的面积等于多少厘米2?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几何动点问题.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勾股定理得出t的值,进而求出△PBQ的面积.
【解答】解:设t秒时,PQ=10cm,
由题意可得:BQ=tcm,BP=2tcm,
故t2+(2t)2=100,
解得:t1=2,t2=﹣2(不合题意舍去),
则BQ=2cm,BP=4cm,
故△PBQ的面积为:×2×4=20(cm2),
答:当2秒时,线段PQ=10厘米,此时△PBQ的面积等于20cm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得出t的值是解题关键.
26.王老师在一次“探究性学习”课中,设计了如下数表:
n
2
3
4
5
…
a
22﹣1
32﹣1
42﹣1
52﹣1
…
b
4
6
8
10
…
c
22+1
32+1
42+1
52+1
…
(1)请你分别观察a,b,c与n之间的关系,并用含自然数n(n>1)的代数式表示:a= n2﹣1 ,b= 2n ,c= n2+1 .
(2)猜想: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猜想?
(3)观察下列勾股数32+42=52,52+122=132,72+242=252,92+402=412,分析其中的规律,写出第五组勾股数 112+602=612 .
【考点】勾股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规律型.
【分析】(1)利用图表可以发现a,b,c与n的关系,a与c正好是n2,加减1,即可得出答案;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出a2+b2的值,以及c2的值,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求出.
(3)①这些式子每个都呈a2+b2=c2(a,b,c为正整数)的形式.②每个等式中a是奇数,b为偶数(实际上还是4的倍数),c奇数.③c=b+1.④各个式子中,a的取值依次为3,5,7,9,11,是连续增大的奇数.⑤各个式子中,b的取值依次为4,12,24,40,所以第5个式子为112+602=612.
【解答】解:(1)由图表可以得出:
∵n=2时,a=22﹣1,b=4,c=22+1,
n=3时,a=32﹣1,b=2×3,c=32+1,
n=4时,a=42﹣1,b=2×4,c=42+1,
…
∴a=n 2﹣1,b=2n,c=n 2+1.
(2)a、b、c为边的三角形时:
∵a2+b2=(n2﹣1)2+4n2=n4+2n2+1,
c2=(n2+1)2=n4+2n2+1,
∴a2+b2=c2,
∴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由分析得出:第5组的式子为:112+602=612.
故答案为:112+602=61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数,以及勾股定理,关键是找出数据之间的变化规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6 实数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a href="/sx/tb_c1002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6 实数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6 实数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6 实数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实数6 实数优秀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实数6 实数优秀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