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356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356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356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3568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3568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3568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3568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3568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
展开对于同一东西,不同的处理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诗歌颈联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歌分析。
2、你认为诗歌颔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炼字题考什么?常炼哪些字?
1、动词——僧敲月下门VS僧推月下门
2、形容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副词——春风又/自绿江南岸
4、拟声词——大弦嘈嘈如急雨
5、颜色词——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数词——前村深雪里,昨夜数/一只开
7、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一、点:文中✘字用的极好,(本来意思是)在诗中意思是✘,是啥词活用啥词
二、析:运用✘✘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突出强调了文中✘特点,(翻译:注意侧重点:人的形象/物的形象/事的记叙/景的意境)
三、评:思想感情/揭示道理
内宴奉诏作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观点一:①“健”和“明”用得好。在文中是指曹翰将军的手臂依旧强健,眼睛依旧敏锐的意思;②写出了曹翰将军身体依旧强健,嫌弓太软,眼睛依旧明亮,依旧能辨别出来敌人的阵法,形象地写出了曹翰将军宝刀未老,依旧身强体壮、耳聪目明,可以随时上场杀敌的形象;③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的壮志豪情。
观点二:①“弱”和“昏”用得好。弱是虚弱,昏是昏花,在文中是指曹翰将军已经年老体衰,手臂不如之前强健,眼睛变得昏花,但是依旧嫌弓力太软,依旧能识得敌军的战阵;②运用反衬的手法,更形象地写出了曹翰将军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③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第几句。2、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某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4、如何理解诗歌“……”这句话?(炼句题)5、诗歌运用xx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炼句——一般不会直接问修辞或直接指出修辞手法,而是需要自己判断诗句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
一、点:本诗运用✘✘修辞手法+解释手法
三、评:表达xx情感/揭示xx道理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互喻
以部分代整体——孤帆远影碧空尽
以特征代本体——巾帼不让须眉
以专名代泛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以具体代抽象——无丝竹之乱耳
联系是人赋予的——鸽子象征和平
双关——委婉含蓄,意蕴丰富,余味深长
用典——化用诗句/引用典故事件——引经 据典,增强文采
通感——活泼新奇,身临其境
对偶—对仗:整齐简洁,朗朗上口
互文—文句简洁,前后补充
顶针—匠心独运,妙趣横生回文
定风波·红梅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注:好睡:贪睡,指梅花花苞周期长,久不开放;诗老:指北宋诗人石延年。
结合诗句赏析这首词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好睡慵开莫厌迟”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花以人的情感,“好睡”是贪睡的意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梅花花苞周期漫长,久不开放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②“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句用了比喻手法,“闲心”“瑶肌”以美人喻花,心性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事态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它的颜色好似美人酒后无端泛起的红晕,形象生动地写出梅花的高贵不愿随流言,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③“更看绿叶与青枝”运用对比手法,将梅花与桃花杏花比较,说明红梅与桃杏的不同,不在于青枝绿叶之有无,更在于红梅傲然挺立的性格,表达作者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
表现手法题一般不会单独出题,经常在赏析诗歌和句子时和其他手法一起考,重点在于要能辨认出是否使用了手法。
两个东西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
一、点:本诗运用✘✘表现手法+解释手法
表现手法有哪些?学会辨认!
使xx的特点更加突出、鲜明
突出强调了xx和xx的差别
加强了xx和xx之间的联系
使xx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把xx写活了,增强画面感
使客观景物涂抹强烈的xx色彩
结构手法——开头、中间、结尾、线索、角度
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层层深入
(很少,实在找不到其他,看是否与结尾呼应)
——贯穿全诗,凝聚情感 (在有些诗歌中称为“诗眼”)
—远近高低—层次鲜明,画面感强
连续写景,围绕写景,切入角度不同
白描:同一东西,只写一次
侧:烘托出某物的xx特点
2023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与表达技巧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与表达技巧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壹·考情分析,贰·分析题型,叁·掌握手法,修辞手法,练一练,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肆·真题演练,出门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61张: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61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古诗词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描写类,抒情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3古代诗歌鉴赏3.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3古代诗歌鉴赏3.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白描或意象组合,以动衬静,答题建模,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突破三表现手法,突破四结构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