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与其他生物以及人类具有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3.帮助学生养成辩证看问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爱护动物、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1.举例说明动物群体数量的消长对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2.举例说明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学素材及方法】
图片、音频材料、课件、讨论交流法、引导、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杜甫诗句及图片引入。出示第三章课题《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展示本节“学习目标”。
二、授课过程
(一)探究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探究任务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欣赏小视频。指导阅读资料,组织学生分组分析资料,写出资料中的食物链。讨论教材62页的几个问题。
得出结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总结生态平衡的定义: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探究任务二: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指导学生构建物质循环图,描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总结动物是怎样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
探究任务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学生观看视频,并自己总结视频中动物的作用是什么?总结交流: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二)拓展延伸
了解生物防治法
教师呈现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图片,了解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思考:当遭遇蝗灾时,该怎么解决呢?
例如:重庆遇罕见蝗灾,古老城紧急呼救。急需 5000条蛇、2万只麻雀和 20万只青蛙。这些动物对蝗灾有什么作用?这种解决方法叫什么?其优点是什么?
学生交流展示,教师点拨
(1)生物防治法——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生物防治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2)生物防治法的优点:
①不会污染环境;②治虫效率高,并能达到持续控制;
③成本较低
(三)、课堂小结
三、巩固练习
判断题
= 1 \* GB2 ⑴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
= 2 \* GB2 ⑵“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危害。( )
人类开发利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最好方式应当是( )
A禁止捕鱼 B 实时捕捞成鱼
C 实时捕捞小鱼 D 大量投入鱼苗
3、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保持不变
B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保持不变
C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D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不变
4、科学家认为生态平衡失调的众多因素中可以控制的因素( )
A火山 B地震 C 台风 D 人类活动
5、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捕捉了全部猛禽,雷鸟的数量会( )
A 缓慢上升 B 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C 仍保持相对稳定 D 迅速上升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及反思,共2页。
2021学年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