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5.秋天的怀念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904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5.秋天的怀念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904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3.雨的四季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6.散步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展开第二单元整体学习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文章主旨。
3.学会朗读,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4.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学会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本单元精彩的语言材料。
5.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秋天的怀念》 2课时
《散步》1课时
《散文诗二首》2课时
《<世说新语>二则》2课时
1.主题延伸
本单元文章以家庭人生为主题,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秋天的怀念》一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通篇洋溢着作家史铁生对母亲的无尽怀念和对母爱的深情赞颂。
《散步》是一篇优美隽永的散文,通过“散步”这件生活小事,体现了三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金色花》《荷叶·母亲》都是散文诗,用充满童稚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两篇短小的文言文,《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陈太丘与友期行》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2.授课技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从事学习,要努力形成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秋天的怀念》时,应先创设情境,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交流,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散步》时,语言品析是课堂重点,应指导学生从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手法等角度入手赏析。在赏析语言的过程中,营造亲情的浓厚氛围,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散文的主旨。学习《金色花》《荷叶·母亲》时宜从指导学生掌握诵读现代诗歌的技巧入手,在朗读过程中逐步激发起他们赏读诗歌的兴趣。《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两篇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能够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
5 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 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
教学重点 | 1.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
教学难点 | 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之情。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第一课时
导入一(情景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背一首诗,会背的和我一起背。(师生齐背《游子吟》)知道这首诗是写什么的吗?(生答:这是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是啊,小草无法报答春光的沐浴之恩,就像小草一样,我们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来体会母爱的伟大和平凡、细致和深沉。
导入二(文本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位命运坎坷的人——史铁生,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青年时代,了解在那段日子里发生的事情。
1.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
2.交流背景
这篇课文是史铁生在瘫痪七年后怀念母亲时写下的。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想方设法要带“我”去北海公园,可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最终带着未能满足的心愿而死去。母亲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母亲深切的关怀,作者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这种母爱如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流淌在字里行间。
3.积累字词
(1)注音
瘫痪(tān huàn) 暴怒(bào) 沉寂(jì)
捶打(chuí) 憔悴(qiáo cuì) 央求(yāng)
诀别(jué)
(2)解释词语
①瘫痪: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的能力。
②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③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④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一)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欣赏。
2.学生诵读: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读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二)整体感知
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文章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2.课文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文中有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
【交流点拨】文中怀念的是“母亲”。两次写到秋天。之所以是“秋天的怀念”,一是因为母亲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二是因为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三是因为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课文以此为题,是为了更好地抒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深层探究(学生轮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中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请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交流点拨】
第一次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第二次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
第三次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态度:“我可活什么劲儿”(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
2.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交流点拨】是母亲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母亲已经去世七年了。七年的痛苦,七年的回忆,凝结成这篇《秋天的怀念》。假如你就是作者,请带着对母亲的思念深情地朗读课文。
明确要点:通过再一次朗读,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会母亲对儿子博大、宽厚的母爱。
第二课时
听写生字词。
(一)深层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自己喜欢的句子或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作赏析。
预设:(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交流点拨】一系列关于母亲的细节、动作描写都体现了深沉伟大又毫不张扬的母爱:躲出去是不忍心看儿子受折磨;听动静是担心儿子想不开;一切沉寂后再进来眼边儿红红的,是为儿子所承受的苦难而痛心;一直没有劝解是怕说错话伤及儿子的自尊。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儿子心里的苦闷,知道要给他一个静静地平息暴怒的空间。
(2)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交流点拨】看似平淡无奇好像多余之笔的一句话,却写出了母亲为了儿子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一颗心全部放在了儿子身上。不能不让人为之深深感动。
(3)“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
【交流点拨】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4)“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交流点拨】她为自己出语不慎引起了儿子的伤心而懊悔不已,黯然神伤。她把儿子的自尊看得比什么都重,甚至在这一点上比儿子自己都敏感。所以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儿子。
2.文中有哪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并理解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交流点拨】第一处景物描写:“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这里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第二处景物描写: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过程。
(二)品析语言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句话蕴含怎样的主旨?
【交流点拨】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为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透过对末段的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你很想对自己、对母亲或是对史铁生说些什么?
【交流点拨】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着,活得热烈而辉煌。但愿大家从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母爱,还能看到作者对生命的思索。
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而我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生命是美好的,要好好珍惜、好好活才是!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命运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来改变的!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菊花 母亲 史铁生
淡雅 坚韧的意志 懊悔
高洁 艰难的命运
深沉 毫不张扬的爱 怀念
(示例)本篇课文篇幅不长,叙事头绪也不复杂,但感情深沉,内涵丰富,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本课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减少频繁琐碎的问答、短暂肤浅的讨论,因为满堂的碎问和讨论有可能干扰学生静心阅读。教学中尽量多从整体着眼,多让学生朗读和感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对于史铁生作为残疾人的特殊心情,可能体会得不很真切,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残疾人的痛苦。作者的母亲,作为一个残疾孩子的母亲,自己又身患绝症,她身心忍受的巨大苦痛,她对孩子的爱与期望,也不同于一般的母亲,教学中可尝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母亲来谈感受。朗读是本单元、本课学习的重要目标,应把朗读技能的训练与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机结合在一起。本文的朗读语气并不容易把握,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分寸,不可过于夸张。朗读语气要符合作者平静内敛的叙述风格,努力用丰富细腻的语气读出深沉炽烈的感情。本文动人心弦的力量,主要来自若干细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关注细节的意识,在细节中品出深沉细腻、毫不张扬的母爱,品出作者的悔恨之情、生活之悟。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5.秋天的怀念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5.秋天的怀念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共3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