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三单元 阅读理解题 (同步练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三单元   阅读理解题   (同步练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01
    第三单元   阅读理解题   (同步练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02
    第三单元   阅读理解题   (同步练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三单元 阅读理解题 (同步练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阅读理解题 (同步练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共9页。

    第三单元复习专项——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寄生虫

    ①看看这个身上长着黑黄相间的条纹的昆虫,它一步一步来回巡查着一个斜坡,锁定一个角落开始细心观察地面出现的蛛丝马迹,并用它的触须在地面上试探着。你如果看到它,一定会以为它是一只粗大强壮的蚂蚁,只不过它的服装要比普通的蚂蚁漂亮。这是一种没有翅膀的黄蜂,它是其他许多蜂类的幼虫的天敌。它虽然没有翅膀,可是它有一把短剑,或者说是一根利刺。只见它踯躅了一会儿,在某个地方停下来,开始挖,最后居然挖出了一个地下巢穴,就跟经验丰富的盗墓贼似的。这巢在地面上看上去并没有痕迹,但这家伙能看到我们人类所看不到的东西。它钻到洞里停留了一会儿,最后又出现在洞口。这一去一回之间,它已经干下了无耻的勾当:它潜进了别人的巢,把卵产在主人的茧里。等它的卵孵化成幼虫,就会把茧的主人当作美味的食物吃掉。

    ②看看这个外貌漂亮而内心奸恶的金蜂,它身上闪耀着五彩的光芒,光看它的样子,谁也不会想到它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凶手。当一只泥匠蜂筑好了巢,把入口封闭,等里面的幼虫渐渐成长的时候,金蜂就在巢外等候机会了。一条细细的裂缝,或是一个小孔,都足以让它把卵塞进泥匠蜂的巢里去。总之,泥匠蜂的巢里又有了一个茧,从这个茧里出来的,又是一个口边沾满无辜者鲜血的金蜂,而泥匠蜂的幼虫,早被金蜂当作美食吃掉了。(有删改)

    1.短文介绍了哪两种寄生虫?(  )

    A.蚂蚁 金蜂

    B.蚂蚁 泥匠蜂

    C.黄蜂 金蜂

    D.黄蜂 泥匠蜂

    2.“这巢在地面上看上去并没有痕迹,但这家伙能看到我们人类所看不到的东西”中的“看上去”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②段,想象寄生虫是如何一步步“寄生”的,再填一填。

    在巢外等待时机→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对题目“寄生虫”的理解。

    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森林报》的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一)故事梗概

    《森林报》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比安基的代表作,这部书于1927年出版。著者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以四季为线索,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生动细致地描写了自然界的万千气象,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思考和研究大自然。这部书被誉为“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

    (二)精彩片段

    狐狸的家遭殃了!它住的地洞里的天花板塌了,还差点儿把小狐狸压死。

    狐狸一看,房子塌成这样,绝对住不成了,非搬家不可了。

    狐狸来到了獾的家。獾的地洞是獾自己挖的,挖得非常好。谁都知道獾是挖地道的行家,它的家大门小门共有好几个,以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而且獾的家很宽敞,住两家人都不会挤。

    狐狸求獾分一间房子给它住,但被獾一口拒绝了。獾爱整洁,家里的一切都收拾得有条有理、干干净净,它怎能容忍狐狸拖儿带女地来捣乱呢!

    于是,獾把狐狸撵出了门。

    “啊哈!”狐狸恨恨地想,“既然这家伙不够朋友,那就等着瞧吧!”

    狐狸头也不回地愤愤地走进了树林。但事实上它只是拐了个弯儿,然后又绕了回来,躲到临近獾家的灌木丛后面,蹲在那里,等待机会下手。

    獾从洞里探出头来,四处窥探了一下,认为狐狸走远了,就关上门离开了家,到树林里去找蜗牛了。

    这时,狐狸从灌木丛后钻出来,一扭身,钻进了獾的家,它居然在客厅里拉了一泡屎,把獾的家弄得臭烘烘的,然后得意扬扬地跑开了。

    獾回来了,天哪!怎么这么臭!哼!它恼恨地打了个响鼻,怏(yàng)怏地离开了。它只好另寻地方,再建新家了。

    狐狸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把獾撵走。

    它开心地回去把小狐狸们都一个个叼过来,全家人安心地在宽敞舒适的獾洞里住下了。

    5.联系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狐狸的家遭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房子塌成这样,绝对住不成了,非搬家不可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里的一切都收拾得有条有理、干干净净,它怎能容忍狐狸拖儿带女地来捣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行家”的读音是         ,意思是            。从哪儿可以看出“獾是挖地道的行家”呢?在文中相关句子下画上波浪线。

    8.狐狸是如何把獾撵走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了解了全书的故事梗概、读完了精彩片段后,你的感受是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

    黎明悄然而至,黑幽幽的树林如同坚实的壁垒,这会儿成了灰白色。宽阔的河面在眼前打开,水面像玻璃一样平滑,泛着一圈圈幽幽的白雾。没有一丝风,树叶一动也不动,一切如此静谧,让人感到无比惬( xiá qiè)意。这时一只鸟儿唱起来,另一只也跟着唱,不一会儿百鸟争鸣,岩层了一场热闹的音乐狂欢。可是你一只鸟也看不见,只是在歌声中穿行,仿佛歌声自己在唱。

    天更亮了,可以看到近外稠密的树叶一片浓郁的绿色。这绿色在你面前越来越浅,一英里外或更远一点,在下一个伸进河里的岬角上,已淡成春天娇柔的嫩绿。再远处的岬角几乎没了颜色,最远处的由在数英里外的地平线下,安静的睡在水面,化成一团氤氲的雾,与周围的天际连成片。这一片河面好像一面镜子,映出树叶、曲折的河岸和那些渐渐远去的岬角幽暗的倒(dǎo    dào)影。啊,这真是太美了,那么柔和、浓郁、美丽!

    太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在这边的灌木丛上洒下一片粉红,在那边洒下一抹(mǒ mò)紫烟,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铭(mín   míng)记的美景。

    10.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1.把下列的短语补充完整。

    (       )的树林    (       )的壁垒      (       )的嫩绿

    (       )的树叶    (        )的绿色        (       )的倒影

    12.“可是你一只鸟也看不见,只是在歌声中穿行,仿佛歌声自己在唱。”为什么“一只鸟也看不见”?句中画横线的部分表现了“歌声”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结合上下文看,句中的“河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4.本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语句可以看出来。

    15.请你把作者直接赞美密西西比河上美景的句子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曲鉴赏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6.用“/”给下列诗句划出恰当的朗读节奏。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l)西林壁______    (2)只身在此山中______

    1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从______、______两个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位置,观察到庐山不同的样子。

    19.全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不能。“看上去”表示从表面判断、估计,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3.     将卵塞进泥匠蜂的巢里     金蜂吃掉泥匠蜂的幼虫破茧而出    4.黄蜂和金蜂在孵化幼虫的时候,都是将自己的卵放到别的茧里,并且会吃掉茧里的幼虫,它们都是不劳而获的。

     

    【解析】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由第①段“这是一种没有翅膀的黄蜂”和第②段“看看这个外貌漂亮而内心奸恶的金蜂”可知,短文介绍了黄蜂、金蜂,故选C。

    2.本题考查字词的含义。

    “看上去”一词不能删去,因为是指人眼看来地面没有痕迹,但实际上还是有痕迹的,黄蜂可以看见。如果删去意思就变得不符合实际了。

    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由第②段“一条细细的裂缝,或是一个小孔,都足以让它把卵塞进泥匠蜂的巢里去”“总之,泥匠蜂的巢里又有了一个茧,从这个茧里出来的,又是一个口边沾满无辜者鲜血的金蜂,而泥匠蜂的幼虫,早被金蜂当作美食吃掉了”可知,寄生虫是的“寄生”步骤,用简洁的话语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寄生虫”指的是如同文中的黄蜂和金蜂一样,寄生在其他生物茧内或巣里,通过吃掉其他生物获取养分的生物,它们都是不劳而获的。

    5.遭遇困难,遇到麻烦。在文中指狐狸家的天花板塌了,还差点儿把小狐狸压死。    6.     房子塌成这样,绝对住不成了,必须得搬家了。     家里的一切都收拾得有条有理、干干净净,它不能容忍狐狸拖儿带女地来捣乱。    7.háng jia  精通某种业务的人  它的家大门小门共有好几个,以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而且獾的家很宽敞,住两家人都不会挤。    8.狐狸趁獾不在家,在它的客厅里拉了一泡屎,把獾的家弄得臭烘烘的。獾向来爱干净,只好怏怏地离开这里,重新安家。    9.动物世界真是一个有趣的世界,我们要认真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去思考和研究大自然,揭开大自然的许多秘密。

     

    【分析】5.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遭殃”指遭遇困难,遇到麻烦。在文中指狐狸家的天花板塌了,还差点儿把小狐狸压死。

    6.考查改变句式。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如句子①“房子塌成这样,绝对住不成了,非搬家不可了。”中,把“非搬家不可了”这样的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必须得搬家了。”

    句子②“家里的一切都收拾得有条有理、干干净净,它怎能容忍狐狸拖儿带女地来捣乱呢!”中,把表反问的词语“怎能……呢”取掉,改为“不能”,句未感叹号改为句号。

    7.考查字词读音和理解。“行家”的读音是“háng jia”,意思是精通某种业务的人,从文中“它的家大门小门共有好几个,以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而且獾的家很宽敞,住两家人都不会挤。”可以看出“獾是挖地道的行家”。

    8.考查理解和概括能力。细读(二)精彩片段,狐狸把獾摧走的办法是:狐狸趁灌不在家,在它的客厅里拉了一泡屎,把獾的家弄得臭烘的。獾向来爱干净,只好悻悻地离开这里,重新安家。

    9.考查读书体会。了解了全书的故事梗概、读完了精彩片段后,我的感受是:动物世界真是一个有趣的世界,我们要认真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去思考和研究大自然,揭开大自然的许多秘密。

    10.qiè dào    11.     黑幽幽     坚实     娇柔     稠密     浓郁     幽暗    12.因为有黑幽幽的 树林和一圈圈幽幽的白雾挡住了“我”的视线,所以一字鸟也看不见。句中画横线的部分表现了“歌面声”热闹,悦耳,自然的特点。    13.     比喻     平静,清    14.     时间     黎明悄然而至     天更亮了     太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    15.啊,这真是太美了,那么柔和、浓郁、美丽!

     

    【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惬意qiè yì。

    倒影dào yǐng。

    一抹yī mǒ。

    铭记míng jì。

    1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黑幽幽的树林如同坚实的壁垒”“已淡成春天娇柔的嫩绿”“可以看到近外稠密的树叶一片浓郁的绿色”“曲折的河岸和那些渐渐远去的岬角幽暗的倒影”可知答案。

    1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从“宽阔的河面在眼前打开,水面像玻璃一样平滑,泛着一圈圈幽幽的白雾。”可知为什么“一只鸟也看不见”。

    体现了“歌面声”热闹,悦耳,自然的特点。

    13.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这一片河面好像一面镜子,映出树叶、曲折的河岸和那些渐渐远去的岬角幽暗的倒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河面”比作“镜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河面平静,清澈的特点。

    14.本题考查写作顺序。

    从“黎明悄然而至”“天更亮了”“太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可知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15.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从“啊,这真是太美了,那么柔和、浓郁、美丽!”可知作者直接赞美密西西比河上美景的句子。

    1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7.     书写     因为    18.     正面     侧面     远处     近处     高处     低处    19.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解析】16.本题考查停顿划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朗读节奏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7.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l)“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书写。     

    (2)“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缘”,因为,由于。

    18.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这两句是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处在远处、近处、高处、低处观察庐山。

    19.本题考查诗歌主旨的理解。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告诉我们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