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4 利率-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755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4 利率-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755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4 利率-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755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利率教学设计
展开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第11页《利率》。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与日常生活中的储蓄相关,里面的“利率”这个概念涉及到百分数的学习 内容。课本里提到了很多有关储蓄的概念、知识,学生需要认识、掌握的概念比较,还有一些相关知识是需要教师讲解给学生知道的。课本里通过一个例题将求“利息”、“实际取回”等相关知识都罗列了出来,因为教材所给的信息量比较少,所以需要教师的多讲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课前对利息相关知识的了解结合教师的补充讲解,理解有关利率、本金、利率的概念;
2、能结合实际解决关于利息的问题,把握求利息几个关键条件,建立并掌握求利息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储蓄相关概念,能解决储蓄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利息”的计算,解决“实际取回”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1、通过学生的调查身边的有关利息的事件,建立利息的大致意义;
2、结合学生对教材实例中的数学信息的互动交流和老师的讲解,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概念。
教学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1. 旧知识复习:
九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九十)出售。
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八十五)出售。
三成改写成百分数是(30%)
六成七改写成百分数是(67%)
2.教师讲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收到一些领用钱,同学们说一下,你们暂时不用的零用钱,会怎么处理呢?
王伯伯的孙子小刚今年春节期间收到2000元压岁钱,他的父母让他自己管理这笔钱。你们能帮他出个好主意吗?
(学生回答,引出“储蓄” )
3、继续发问:讲钱放进银行有什么好处呢?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
(学生回答,引出“有利息”这样一个好处。)
4、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某次到银行储蓄的情况。
5、教师讲话: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关储蓄方面的知识,我们到银行存钱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好处和利息、利率有关。
(板书课题:利率)
【设计意图:通过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相关储蓄的问题,引起本课的课题,以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新知。
1、知识传授,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相关内容:
(1)存款有哪几种方式?
(2)本金。
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利息。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连本带息取回的钱=本金+利息
(4)利率。
利率是由国家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
学习年利率和月利率的概念。
利率有按月计算的,叫月利率。
有按年计算的,叫年利率。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储蓄相关概念,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练习:小强2001年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02年1月1日,小强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1.8元,共101.8元。
这里100元是本金;1.8元是利息;1.8:100=1.8%是利率
2、教学例6。
(1)出示例6。
2015年11月,王奶奶把5000元存入银行
王奶奶:我存两年,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钱呢?
李阿姨:除了本金,还有一些利息。
(2)让学生进行思考,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A、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关系?
(引导学生知道是与本金、利率、存期有关)
B、实际取回的钱数=本金+利息;
C、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要学生整理好思维顺序,先求什么后求什么的思维要清晰。)
(4)让学生知道:国家规定,存款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
(引导学生进行利息税的计算)
(5)让学生进行综合计算。
对两种算法进行分析:
方法一;
5000×2.1%×2=210(元)
5000+210=5210(元)
答:两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210元。
方法二:
5000×(1+2.1%×2)
=5000×(1+0.42)
=5000×1.042
=5210(元)
答:两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210元
(设计意图:例题涉及的概念和数量关系很多,需要帮助学生一步步地展开学习。从利息入手,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再依次学习利息税、税后利息、实际取回等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小明存入银行5000元,存期2年,年利率4.68%,求利息。
列式为:5000×4.68%×2( )
(2)小刚于2006年12月1日存入银行500元,到2008年的12月1日取出,月利率为0.06%,求利息。列式为 500×0.06% × 24 ( )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选择:
(1)李叔叔按5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5.40%存入银行6000元,存了6年,到期后他能取回多少利息?(当时利息税率为5%) ( )
A.6000×5.4%×5
B.6000×5.4%×6
C.6000×5.4%×5× (1-5%)
D.6000×5.4%×6× (1-5%)
(2)李强于2007年10月1日买国债1800元,存期3年,年利率为4.89%,求到期利息。列式为 ( )
A.1800×4.89% × 3
B.1800×4.89% × 3 ×(1-5%)
【设计意图:上面两题是两种相关利息的特殊情况,让学生接触、学习。】
练习:课本11页“做一做”
2015年11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2.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8000×2.75×3=660(元)
8000+660=8660(元)
答:张爷爷可以得到660元的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8660元。
解决问题:
爸爸妈妈给贝贝存了2万元教育存款,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5.40%,到期一次支取,支取时凭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可以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贝贝到期可以拿到多少钱?
20000×5.40%×3=3240(元)
20000+3240=23240(元)
答:贝贝到期可以拿到23240元。
四、课堂小结。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连本带息取回的钱=本金+利息
布置作业
课本14页练习二第八题第九题第十题
配套练习
教学反思
《利率》一课是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节课也是在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与生活紧密联系,能比较明显体现出我们数学小组研究课题的一节教学内容。以前我在教学这节知识时,认为学生只要能正确计算利息就行了。所以教学过程也很简单,只是告诉学生计算公式,让学生按照计算公式计算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利率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430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利率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 百分数(二)利率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 百分数(二)利率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新知建构,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版利率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利率教案,共6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