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阶段测评卷(1·4单元)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有利于节约石油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控项目的是( )
A.CO2B.SO2C.COD.O3
2.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家庭厨房里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开水沸腾 B.葡萄酿酒 C.冲洗蔬菜 D.大豆磨浆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往玻璃管上套胶皮管
C.量取液体读数 D.倾倒液体
4.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糖水可以通过滤纸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等质量的铝和镁,原子个数一样多
6.模型认知是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建立的模型正确的是( )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用硫代替红磷
C.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工业上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分离空气得到液态氧
8.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质子数是16
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6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6价
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
D.该原子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钠:NaOB.氯化钠:KClC.碳酸钙:CaCO3D.氯化铝:ALCl3
10.[新风向·创新实验]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甲)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图乙),下列关于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
A.白磷比红磷使用更安全
B.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D.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11.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 B.电解水时在正极得到的气体在点燃前必须验纯
C.过滤能除去河水中的所有杂质 D.水蒸馏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12.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空气、二氧化锰、氧气 B.海水、氯酸钾、氢气
C.氧化铁、锰酸钾、水D.硫酸铜溶液、高锰酸钾、二氧化碳
13.区分下列物质所用的实验用品错误的是( )
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C.氢气与氧气——燃着的木条D.二氧化碳与空气——澄清石灰水
14.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
15.通过观察如图所示的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某小组同学记录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金属汞是由分子构成的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1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30分)
17.(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一个铜原子 ;
(2)锌元素 ;
(3)2个铵根离子 ;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18.(7分)(1)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基蓝色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图甲是镓元素的部分信息,图乙是另外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甲 乙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写出图乙中C表示的微粒符号 ;镓原子与图乙中 (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它们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③写出氮化镓的化学式 。
(2)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丙:
①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
19.(8分)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水。
图A.自来水厂图B.直饮水机图C.电解水
(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自来水厂利用沉淀、 、吸附和消毒等方法净化水。
(2)取某小区等量的自来水和直饮水,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直饮水中有大量泡沫,没有浮渣,自来水中泡沫少且有浮渣,说明直饮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
(3)硬水是含较多 的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如 ;家庭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4)某同学探究水的组成,按图C所示做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有气泡冒出,b连接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为检验a中气体,打开活塞,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管口,可观察到 。通过电解水实验可得出 的结论。
20.(6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利用空气制取氧气的流程如图所示。查阅资料:常压下,液态氮的沸点是-196 ℃,液态氧的沸点是-183 ℃。
(1)流程图空格处应填写的物质为 ,它的用途是 (填一种即可)。
(2)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的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其中的氧气能透过薄膜而氮气不能,从而达到制氧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氧分子的体积比氮分子的体积 (填“大”或“小”)。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类似于实验室中的 操作,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1.(5分)A~H是初中常见的8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增强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D ,G ,H 。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①B→F ;
②C→B 。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18分)
22.(11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3)实验室还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
(5)加热高锰酸钾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 时,开始收集氧气。等瓶中的水排完后,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放在桌面上。
(6)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涉及以下关键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装药品并固定;③收集;④加热;⑤熄灭酒精灯;⑥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正确的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A.②①③④⑤⑥B.③④②①⑥⑤C.①②④③⑥⑤D.①③②④⑤⑥
(7)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收集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理由是 。
23.(7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
图A 图B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焰心 。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短玻管),发现短玻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短玻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中的物质 (填物质的一种性质)。
(3)猜想和验证:
(4)用一支木筷迅速平插入酒精灯的火焰中片刻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的现象和小木条在蜡烛火焰中平放约1 s后取出出现的现象相同,最外层出现烧焦黑斑,说明酒精灯燃烧火焰 (填“是”或“不是”)分层的,平时用酒精灯加热容器应将容器放在酒精灯火焰的 部位加热。
四、计算题(共4分)
24.(4分)亚油酸(化学式:C18H32O2)对软化血管有一定效用,在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长期食用亚油酸含量较高的食用油有益健康。请计算:
(1)一个亚油酸分子含有 个原子;
(2)亚油酸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亚油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4)14 g亚油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g。
九年级上册阶段测评卷
17.(每空1分)(1)Cu (2)Zn (3)2NH4+ (4)Al2O3
18.(每空1分)(1)①69.72 ②Cl- B 失去 ③GaN (2)①A ②Ⅰ
19.(每空1分)(1)过滤 (2)软水 (3)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洗衣服浪费肥皂(合理即可) 煮沸 (4)正 管中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0.(除标注外,每空1分)(1)稀有气体 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合理即可)(2分) (2)小 过滤 引流
21.(每空1分)(1)C SO2 H2
(2)①碳+氧气二氧化碳 ②水氢气+氧气
22.(每空1分)(1)酒精灯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 A (3)过氧化氢水+氧气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正 (6)C (7)D(或E)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或甲烷难溶于水,与前一空对应即可)
23.(每空1分)(1)温度最低 (2)可以燃烧 (3)①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②不能点燃 ③导管中部有白色固体 (4)是 外焰
24.(每空1分)(1)52 (2)9∶1 (3)280 (4)1.6
选项
方法
示例
A
类比法
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推测烧杯也可以直接加热
B
观察法
物质的变化中,观察到有发光、放热现象即可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C
分类法
根据所含物质种类,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D
归纳法
二氧化锰可以作过氧化氢及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归纳出二氧化锰可以作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A.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B.证明人体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的CO2含量多
C.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D.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猜想①: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
在未点燃的短玻管上口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或小烧杯
①
猜想①不成立
猜想②:焰心气体含有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尝试用火焰点燃
②
猜想②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B
B
B
A
C
B
A
C
A
A
A
B
C
B
C
人教版初中化学阶段性综合测评卷(第一至九单元):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阶段性综合测评卷(第一至九单元)
人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综合测评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综合测评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单元酸碱单元测(2):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单元酸碱单元测(2),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包含选择题两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5<pH<8 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