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期中阶段性专题复习--燃烧实验
展开1.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水氧气+氢气 D.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气体和水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催化剂可能改变生成物的量
C.催化剂能改变某特定反应的反应速率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4.10月1日晚,天安门广场呈现的一幅“3D立体动感烟花画卷”离不开氧气的参与,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发光放热
D.鱼、虾等可以生活在水中,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5.氧气可以与木炭、硫、铁丝等物质发生反应。下列关于这几个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反应条件看:都是点燃
B.从反应现象看:都有“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
C.从物质状态看:反应物是固体和气体,生成物都是气体
D.从物质种类看:反应物都是2种,生成物都只有1种
6.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乙是对图甲装置的改进(粗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固定装置略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去掉弹簧夹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改进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操作更简便
C.实验过程中B管中的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D.图乙的导管上也需要添加一个弹簧夹
7.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8.“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型化学。下列叙述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产品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C.将废旧电池进行深埋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D.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应尽可能无毒、无害
9.下列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B.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一定无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A.硫粉B.铁丝C.镁条D.木炭
12.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化合反应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氧化反应
13.下面是某同学学习笔记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放出热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生成白色固体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外焰最亮,焰心最暗
D.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氧化镁
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B.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15.下列实验分别对应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的水可以用细沙代替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应将燃着的木炭迅速伸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在熄灭后,应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
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离水面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7.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有刺激性气体生成的反应: ;
(2)实验室加热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反应: 。
18.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实验前要将铁丝打磨光亮,其目的是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四.实验题(共4小题)
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研究空气的组成。
(1)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 ;
(2)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 ;
(3)实验过程中,燃着的红磷熄灭后,当冷却至室温时,水能进入集气瓶中,是因为 。
20.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两实验燃烧过程中,火焰颜色不同的原因是 。
(2)丙实验中,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关键现象是 。
(3)丁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
21.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2)某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的天然水,经吸附、沉淀、过滤等初步净化处理后,再加热煮沸,在盛水的器具上有水垢生成,则这种煮沸前经初步净化处理后的水是 (填“软水”或“硬水”)。
(3)下列对有关水资源认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体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22.如图为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
(1)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在做甲、丙两个实验时,事先都需在集气瓶底部装有少量水,其作用不同,丙实验中水的作用是什么?
(3)硫也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与丙实验相比,燃烧现象不同,请解释原因 。
燃烧实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A;2.B;3.C;4.A;5.C;6.C;7.D;8.C;9.C;10.B;11.C;12.C;13.C;14.D;15.C;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6.AB;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7.硫+氧气二氧化硫;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18.除去表面的氧化物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四.实验题(共4小题)
19.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化合反应;过量;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中的压强减小; 20.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黑色固体;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氮气;不支持;硬水;C; 22.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4;化合反应;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氧气的浓度不同;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11/4 9:39:43;用户:初中化学;邮箱:xueshen03@xyh.cm;学号:30236074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期中阶段性专题复习--制氧气实验: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期中阶段性专题复习--制氧气实验,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期中阶段性专题复习--元素符号意义: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期中阶段性专题复习--元素符号意义,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正确的是,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请回答下列问题,用所学知识填空,填空,请用化学用语填空,请用化学符号填空,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期中阶段性专题复习--氧气性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期中阶段性专题复习--氧气性质,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氧气,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工业上制取氧气主要有如图步骤,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