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18 牛和鹅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第六单元 成长故事
本单元以“成长故事”为主题编排,立足儿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童真童趣。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第二个语文要素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融合两个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语句进行批注,使其在批注的过程中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关于本单元的习作,教师可预先设计好游戏内容,让学生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积累习作素材,有事可写,有感可发。
分类 | 具体内容 | 内容简说 | 教学要点 | 课时安排 |
课文 | 牛和鹅 | 课文生动地讲述了作者儿时从怕鹅到不怕鹅心理的转变过程,传达出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的道理。 | 抓住“怕”与“不怕”两种态度,感悟事件蕴含的道理;初步认识批注。 | 2课时 |
一只窝囊 的大老虎 | 作者叙述了自己儿时好不容易得到一次演出的机会,扮演一只大老虎,结果因为太紧张而演砸锅的一次难忘经历,文中充满童真童趣。 | 结合生活经验,感悟作者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文章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能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 2课时 | |
陀螺 | 本文以“陀螺”为线索,主要记述了作者的一只其貌不扬的小陀螺战胜大陀螺的故事,作者从中悟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并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 体会作者心情变化的过程;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作批注。 | 2课时 | |
口语交际 | 安慰 | 借助三个场景,引导学生体会安慰的作用和方法,学会安慰他人。 | 了解安慰的作用,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安慰他人,培养关心他人的品质。 | 1课时 |
习作 | 记一次游戏 | 学生先一起玩一个游戏,然后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写这个游戏。 | 写清楚游戏过程,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写出游戏的体会和收获。 | 2课时 |
语文园地 | 交流平台 | 讨论、总结并掌握批注的相关知识。 | 引导学生学会作批注;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新词;积累惯用语;能够使用恰当的动词表现人物心理。 | 2课时 |
识字加油站 | 掌握8个关于蔬菜名称的生字。 | |||
词句段运用 | 理解并使用8个惯用语;学会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 |||
日积月累 | 积累6个八字成语。 |
18牛和鹅
教学目标 | 1.认识“谓、拳”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吁”,会写“摸、甚” 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重点) 3.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重难 点) 4.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难点) |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重点)
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重点)
| |||
学前准备 | 学生预习 | 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案反馈手册”。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
教师备课 | 参见“世纪英才好课件”。 | ||||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把握文章思路,理清课文层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牛和鹅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牛和鹅的特点,介绍牛与鹅的相关资料。
导语:图片上的这两种动物想必大家都认识吧?它们的名字是——牛、鹅(学生回答后板书“牛”“鹅”二字)。它们在农村非常常见,有谁知道它们各自的特点吗?也可以说说你对它们的印象和看法。(学生自由表达)很好,看来大家对这两种动物都比较熟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与这两种动物有关。
2.出示课题,导入课题,通过讲述《牛鹅换眼》的传说故事营造氛围。
过渡: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牛和鹅》。(在板书“牛”“鹅”二字间加上“和”字)在正式开始前,老师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略。)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提示:“任”字作为姓氏时,读“rén”。可结合班级里学生的姓氏读音有变化的情况来举例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
提示:教师应预留充分的自读时间,让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查查工具书,在有疑问的句子旁打问号等。
3.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识字方法:“谓、怖”等字可以用认半边的方法识记读音;“摸、跪、捶、脱、昏、摔、掐”等字可以用动作演绎理解字义;“概、欺”等字可以联系形近字进行辨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正音。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生字书写。
(3)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圈画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交流圈画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
重点词语示例:助威、恐怖、无缘无故、神气、平白等。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阅读与思考。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我”、金奎叔、鹅,事件起因——“我”被鹅追咬,很怕鹅,后来出现转机——金奎叔出现把鹅赶跑,同时告诉“我”一个道理,结果——“我”不再怕鹅,而且转变了对牛的态度。
(2)合作与交流。给课文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次分别写了什么。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主要讲述了“我们”欺负牛、惧怕鹅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行为。
第二部分(第5~12自然段):详细讲述了“我”被鹅追赶、袭击,金奎叔帮“我”赶走鹅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讲述了金奎叔的话改变了“我”对牛和鹅的看法及态度。
(3)反复读课文,引导质疑。
提示:梳理出若干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可以分小组议一议,不急于让学生讨论出结果。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不是写得很有趣?“我”开始的时候很怕鹅,结果被鹅追着咬;等到“我”明白了鹅不可怕后,鹅反而不敢咬“我”了。这种转变可真有意思呀!为什么“我”不怕鹅后鹅就不咬“我”了呢?“我”又为什么不再欺负牛了呢?还有,“我”为什么会一直记着金奎叔的话呢?下节课上,我们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抄写词语,交流生字记忆方法。
(2)摘录文中描写生动的语句。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学案·复习备考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1.读懂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虽然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这句话的含义。
2.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3.明白怎样给文章作批注。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并指导。
提示:参见“世纪英才好课件”词语听写。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很好,大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都记得很清楚。“我”对鹅的态度是从怕到不怕,对牛的态度是从不怕到尊重,为什么“我”的态度会发生这么巨大的转变呢?这些是大家上节课上提出的问题,这节课上我们将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解答这些问题。(出示上节课上学生提出的疑问)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简要介绍、分析批注。
提示:引导学生发现批注,顺势介绍批注的相关知识,再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旁批,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边写批注。
2.前后联系,产生疑惑。
(1)指名学生读第一部分,思考问题。
A.“我们”对牛和鹅的印象分别是什么?(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B.“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我们不怕牛,而害怕鹅。)
提示:首先,引导学生通过三个“敢”字(敢,甚至敢,还敢),抓住“拍、摸、触、扳、叫、骑”等词语品读出“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的心理。接着,透过两个“才敢”,抓住“总是、远远地、安全的地方、要是……就……绕个大圈子”等词句读出“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的害怕心理。接着,将第3、4自然段中“我们”的表现进行对比,进一步巩固“不怕”与“怕”的印象。最后联系第1自然段中对应的语句,感受两者的因果关系。
(2)指名读第13、14自然段,思考问题。
“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牛,也没有必要害怕鹅。)
过渡:是什么让“我”有这么大的转变呢?这和“我”经历的一件事情有关。这件事就是——(生答)“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
3.精读故事,读出情趣。
(1)点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7自然段,通过纠正朗读语气来品味人物心理,相机解读有关语句。
A.在鹅的面前“我”表现得怎样?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
明确:①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从“马上、贴、悄悄”可以体会到“我们”不想惊动鹅,希望离鹅越远越好。如果没有这堵墙,“我们”说不定还会躲得更远。“很害怕、怕”属于心理描写,直接写出了“我”当时的担忧和害怕。这里应该轻轻、悄悄地读,表现出“我”的怕。)
②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语气转为急促,“惊呼”是看到鹅走过来后的第一反应,“逃跑”是不敢直面鹅的惊慌,“急急”加深了害怕的色彩。)
③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跑得是有多忙乱啊!鹅并不吃人,“我”却感觉到鹅要咬死“我”了,“又哭又叫”,这得多害怕啊!“我”狼狈的表现正是源于对鹅的深深的恐惧。此处朗读时要加强害怕的语气。)
B.在“我们”面前,鹅又有怎样的表现?
明确:①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这是对鹅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着重表现了鹅的目中无人、狂妄自大。)
②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拉住我不放。(从前面的“走”变成现在的“跑”,甚至直接动口“咬”住了“我”,这只鹅明显是觉得“我”软弱可欺。)
③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嘎嘎大叫着助威。(鹅的举动越发放肆,它们的气焰可谓嚣张到了极点。)
(2)点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8~12自然段,通过朗读品味人物表现,教师相机解读有关语句。
A.金奎叔是如何对待鹅的?
提示:“飞快”说明金奎叔动作之快,“一把握住”“轻轻地提”说明金奎叔动作的轻松,“像摔一个酒瓶似的”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进一步表现了金奎叔动作的敏捷,可见鹅在金奎叔面前非常弱小。
B.鹅在金奎叔面前又有什么表现?
提示:鹅的手段并不多,在被金奎叔摔到池塘后,就灰溜溜地逃跑了。它们的表现与之前的嚣张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如何正确理解金奎叔教育“我”的话?
明确:①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看自己;②对方无理欺负自己时要奋力反抗。总之就是“不怕”。
(3)质疑探究:鹅还是那群鹅,为什么在“我”和金奎叔面前它们的表现会截然不同?
明确:因为“我”太怕鹅,鹅才不怕“我”;而金奎叔不怕鹅,鹅才会落荒而逃。虽然“我”当时很小,只和鹅一样高,金奎叔又高大又结实,但这并不是鹅欺负“我”的理由,从后面“我”不怕鹅后鹅也不敢咬“我”可以得到印证。
4.品读末尾,读出道理。
引导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抓住重点句子挖掘深刻道理。
A.虽然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这两个分句别是从谁的角度说的?其中蕴含了什么道理?如果用这句话来说牛,应该怎么说?)
明确:前者是从鹅的角度看人,后者是从人的角度看鹅。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相同。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虽然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实在比它弱啊!所以我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它。
B.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呢?)
明确:因为他的话深深地影响了“我”,改变了“我”对鹅和牛的态度,也改变了“我”认识事物的方式,其中饱含着深刻的道理,引人深思。
5.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小结: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今后我们如果在生活中或学习上遇到复杂的问题,希望同学们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想一想,尊重事实,从客观出发,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看待问题、处理问题,那么大家都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同学们,今天这堂课上我们不仅读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还体会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道理。大家仔细回忆一下,在我们的学习或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呢?
1.立足本文讲述的道理,提出“小练笔”要求,学生练习写话。
小练笔:角度不同,结果不同。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这个道理的理解。
提示:生活中有哪些事是因为你认识不够全面而导致了错误的结果?或者又有哪些事是因为你注意到了不同角度的不同认知,做到了客观全面的思考,从而让事情圆满解决的?选择一件写下来即可。
2.小组交流,集体评议。
四、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学案·复习备考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本单元的主题是“成长故事”,本文又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文章,并且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故事主要涉及的人物有“我”、金奎叔、鹅和牛,在教学时容易发生线索杂乱转换的问题。可能发生一会儿说牛和鹅看人的不同角度,一会儿说“我”用不同角度看牛和鹅,一会儿说“我”先后看鹅的角度,一会儿说金奎叔看鹅的角度的状况。所以本次教学通过抓住主要矛盾——“我”对鹅的态度由怕到不怕的转变过程进行设计,确保讲解时思路清晰、明确。牛和鹅看人的不同角度是“我”起初怕鹅的原因,而金奎叔看鹅的角度扭转了“我”原有的态度。具体操作则是以“童趣”为切入点,通过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文章语言虽然朴实,却极其生动形象,利于学生的朗读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学生自读和指名朗读的方式,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问题;再让学生默读质疑,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接着抓住最有童趣的段落,即“我”被鹅追赶的部分,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朗读,在读中想象画面、揣摩人物心理,感受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准确表达,以加深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处理重点句子时,引导学生深刻领会金奎叔的话,通过理解金奎叔的话,领会文章蕴含的道理:角度不同,结果不同。最后再通过小练笔,联系实际生活深刻剖析这个道理的意义与作用,完成教学过程。学生在朗读和揣摩人物心理的环节中表现得都比较轻松,但在理解文中的哲理方面还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将文中的道理用语言概括出来,在思想性方面相对薄弱,需要在后面的教学中多多进行培养提升。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8 牛和鹅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8 牛和鹅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近义词,反义词,结束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牛和鹅PPT课件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牛和鹅》,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 牛和鹅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 牛和鹅授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8牛和鹅第二课时pptx、18牛和鹅第一课时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