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2.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
3.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梳理文章字词障碍
一、
朗读导入,梳理内容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这篇课文,相信这篇文章对于大家而言一定不陌生!下面请大家朗读课文,然后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讲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在讲些什么内容?
朗读文章后思考问题。
这篇文章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所以文字的障碍基本扫除。以期通过朗读,唤起学生对旧知的记忆。
二、
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2.在了解完作者之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乾隆39年冬,42岁的姚鼐此时刚辞去了《四库全书》纂修官的职务。其自述的理由是 “以病归”“养双亲”。但从其后来的举动来看,这两个理由都是托词无疑。因为你见过辞职后大冬天奔行千里登泰山养病的吗?你见过无官一身轻后,大过年的不回家,关键是登完泰山也不回家的“养双亲”的孝子吗?从散见的资料分析,姚鼐的辞官主因是与《四库全书》的总撰纪晓岚等当时文坛大家的龃龉。限于他的年龄、资历等,他只是参与而已,且这个参与也是皇家“破格”赏赐的。自己的观点、主张根本不被重视,并经常受到上司打压。姚鼐与当时文坛风气不合,与《四库全书》的负责人不契。
本文是道经泰安,与挚友子颖同上泰山后而作,是人生失意时的登临与面对。
3.请你结合作者和写作背景来谈谈为何作者不登故乡黄山而选择登泰山?
1.学生应该能够说出姚鼐的生平等文学常识,可能也会说到桐城派的一些知识。但是对于作者的人生经历应该只是一知半解。
2.观看PPT
3.其实是在让学生思考作者登山的目的是为了游玩还是为了排解心中的情绪。(学生可能想到是因为作者告老回家经过泰安,刚好遇到挚友子颖所以有所停留,此时可以继续发问即便是会挚友,遇到这样重要的日子也会赶着回家团圆,为何会在此停留?)
1.了解作者的生平有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展开。因为课前没有布置预习作业,所以加入此项,但是关于作者简介不会花费多时间。
2.学生对于这段背景应该是比较陌生,背景的介绍有利于后续文本的研读。背景知识的补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
3.从登山时间上看:文章中不止一次提到过时间问题,(乾隆三十九年,是月丁未,戊申晦)除夕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姚鼐说的是回家养老尽孝却又转去泰山了,可见他肯定有心事,所以本文并不同于普通的游记。乾隆三十九年 (1774)正是作者辞官归故里的日子。刘大櫆在《朱子颖诗序》中也说:“乙未之春,姬传以壮年自刑部告归田里,道过泰安,与子颖同上泰山,登日观,慨然想见隐君子之高风,其幽怀远韵与子颖略相近云。”(见《刘大櫆集》第64 页)可见,姚鼐登泰山,是由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决定的。
当然这和“泰山”自古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代表意义也分不开,只是这不是本节课讨论的重点,因此在这里不展开讨论。
三、
研读文本,咀嚼文字
面对失意的人生,姚鼐是如何表现的?请从文章的景物描写中找到答案。
示例:“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自京师”三 字,表明作者对泰山而言是一位远客,千里迢迢,风雪隆冬,该是多么辛苦呀,但一个“乘”字,一下子化辛苦为享受,似乎“风雪”成了作者的坐骑,就像当年李太白“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湖月”,一路把作者飘送而来。
学生答案预设:
1.登山条件之艰难:路远(45里),山高(7000余石阶),需要绕路,而且“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路况比较艰难。从这一段景物中可见他登山热情之高,勇气之盛,性格之深沉。
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里写的是作者登上山顶之后所见的高处、地处之景色。历经艰难终于见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盛景,而且“半山居雾”有种如临仙境之感。寄寓了作者遥望未来,想到势必要经历磨难才能得以见彩虹。
3.“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作者立于泰山之巅,睥睨万 世,于皑皑白雪之中,看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霎时,金光万道,洒满了群山之巅,难道就没有一股冲天豪气从胸腔喷薄而出?这不正是对壮美人生的讴歌和赞美吗?不正是作者一种人生境界的诗意表现吗?
4.“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本段写景专注于写雪后泰山的肃穆,此段中作者选择的棱角分明的岩石,苍黑色沉稳的石山,顽强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鸟兽销声匿迹的山野。相较于前面,这一段作者在努力克制情绪,采用短句的形式,表达登山后的心情。同时,强调“三多”“两无”一点没有因为少什么而感觉到缺憾,反而给人感觉多的坚决。也许也是在寄语自己的人生。
由景及情:
让学生能够找出文中写景的部分,同时能够结合具体文本中的例子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姚鼐的登泰山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是分不开的,同时能认识到从景物中分析姚鼐的情绪。
四、
比较阅读,思维迁移
1.作者选择观日出的日子是寒冬腊月、下着大雪、路途艰难而且是早晨五点钟最冷的时候,同时天气非常恶劣“大风扬积雪击面”“雪与人膝齐”。从本文景物描写中能不能分析一下姚鼐为何这么做?
2.讨论:
同样面对不公平命运,苏轼与姚鼐的选择却又有很大区别。请结合两篇文章谈一谈(结合课堂时间,如果时间不够就作为作业布置)
1.回顾背景回答问题:
毕竟姚鼐是带着一腔怨气离开京城的,他的人生由此失意,他没有了“达则兼济天下”的可能,这是他人生理想上的一大挫折。在这样的人生遭遇和心理背景下,姚鼐登泰山就很值得分析了———除了调节心情,除了显示他旷达淡然的胸襟,还有一种不服气不认输的坚持在其中,有一种要完成人生转向的大彻大悟在其中。想要借助新年这样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伴随着日出的升起,能够坦然跟过去道别,迎来新的日子。
2.讨论思考
因情入文
1.回顾背景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者的笔下的登泰山和作者的情是分不开的。
2.通过比较阅读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不同的作家面对失意时候的抉择是不同的。
五、
作业布置
同样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同为失意文人,苏轼和姚鼐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区别,请你谈一谈这种现象,并整理成600字随笔。
第二部分:设计说明
《登泰山记》是高一语文第七单元的第6篇(第二课)文章。本节课是本篇文章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本文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通过前面几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能够对于情景交融的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于此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品味姚鼐心中的“泰山”。真正走进作者姚鼐的内心,从作者的角度去分析。站在姚鼐的角度,认识他心中的那座“泰山”,是本节课的出发点。本文对泰山进行了别有情趣的景物描写。但是在文章中却少有议论和抒情,然而作者登临泰山之情溢于言表,真正做到了“寓景于情”。因此本节课依据“课程标准”中的任务群、教材单元整体、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学情考量四个方面来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
本单元一共6篇文章都是抒情散文,对应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2.教材单元目标
教材中指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在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分析和把握文章观察景物的角度和表现景物的艺术手法,重点关注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表现景物的独特之美的;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特点。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通过文章中景物描写读出“这一篇”“这个人”的文章的独到之处。
3.“学业质量水平”
在课标的“学业质量水平”一栏中要求学生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同时要求在鉴赏活动中,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能具体清晰地阐释自己对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表现形式的理解。因此本节课也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登泰山记》的具体内容,阐释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流露出的情感。
4.根据学情需要降低难度
最初在制定本节课时想把《赤壁赋》和《登泰山记》结合在一起进行赏析,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同为失意的文人,在面对不公平的命运时选择有何不同”。考虑到如果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赏析,对于所执教学校的学生的学情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囿于备课时间比较短,所以对本节课的实际教学时做了调整,把重点放在《登泰山记》这一篇文章的赏析上。
本节课的导入从梳理《登泰山记》的主要内容开始,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了解,所以对于文章内容的把握应该没有难度,这一教学过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通过唤醒旧知从而更顺利地导入新知的学习。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景物背后的作者情思,对于作者的介绍以及写作本文的背景的补充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在了解了作者的为人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之后,学生才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文字背后为何会灌入作者这样的情感。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了问题“请你结合作者和写作背景来谈谈为何作者不登故乡的黄山而选择登泰山?”明确姚鼐登泰山,是由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决定的。在对文章的写作背景交代以后,带着学生一起从“登泰山的经过”“观日出的情景”“沿途的自然和人文景物”三个内容出发,赏析其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在这些语句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情感。最后联系《赤壁赋》,分析同样面对不公平命运,苏轼与姚鼐的选择为何会有很大区别,期望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那种“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情感。
第三部分:实录片段
实录一:
师:通过前面的介绍,同学们已经对作者和本文的创作背景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老师有一个疑惑想让同学们来帮助老师解惑:我们知道作者姚鼐是安徽人,又知道登泰山是选择在年关将近的这样一个日子。作者如果想要登山,为什么不去离家更近的黄山,而舍近求远跑去离家那么远的泰山呢?
生1:老师,因为文章中说到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您刚才给的背景材料中显示作者也是在乾隆三十九年辞官归乡的,所以选择泰山应该是作者回乡经过泰安,所以才选择去登泰山吧。
生2: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文章中说他的挚友子颖是这个地方的知府,所以因为朋友在这里工作,可能他是来找他朋友之余顺便刚好和朋友一起去登泰山的。
生3:我觉得泰山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有一种特殊的含义的,从秦皇汉武开始就有去泰山封禅的习俗流传下来,所以我觉得这个也可能是姚鼐选择去泰山的一个原因。
师:三位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除夕这么重要的日子里大家一般都会选择怎么样?那他会挚友也可以选择在其他的日子来,为何会选择在这样一个团圆的日子里在此停留呢?
生:是不是因为是新年,所以想有一个新的开始?
师:说的很好,所以大家帮我解决了这个疑惑,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姚鼐辞官奔赴泰山,目的可能有以下几条:
1.除旧迎新,告别旧生涯,迎接新生活;
2.有一种不服气不认输的坚持在其中,有一种要完成人生转向的大彻大悟在其中;
3.调节心情,除了显示他旷达淡然的胸襟。
实录二:
师:姚鼐信仰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讲究“学而优则仕”。所以姚鼐的辞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带着不情愿的。告别官场对于当时的姚鼐应该觉得失意,面对这种失意的人生,姚鼐又是如何表现的?你能不能从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中找到答案。
生1:老师我觉得姚鼐并没有被这种失意打倒。你看在文章中说“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从这些动词“乘”“历”“穿”“越”“至于”,可以看出作者好像挺意气风发,急切地想要登上泰山。
生2:我觉得作者前面渲染的“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登山路途的艰难,好像就是为了来突出后面登上山顶之后见到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那种美。这就有点自我安慰的感觉,有点像作者自己的人生一样,他把这次的“失意”也当作只是为了领略人生之途的美景的一个阶段罢了。
师:这两位同学能够抓住文中的景物描写,从文字之中读出作者背后的情感,都表现得很好。还有没有同学有想法?
生:我觉得最后一段作者立于泰山之巅,睥睨万世,在皑皑白雪之中,看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领略了这种豪气喷薄之后好像在给自己打气一样,给自己鼓励完了以后就开始情绪稳定下来。所以在第四段中才会有“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这里开始句子变得短起来,读起来铿锵有力地,可能作者在这个时候已经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已经做好了坚定地准备,所以你看他选择的东西“石头”“仓黑色”“松树”“平方”都是一些比较坚硬、有棱有角地东西,这应该是姚鼐当时的一种呐喊想通过这些东西表达出来吧。
第四部分:教后反思
学生普遍对文言文感觉厌烦,感觉文言文的学习无趣,比不上小说来得有意思。对于《登泰山记》的学习,如果只是停留在学习字词句和文章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于高中学生们的需要了,也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本文学生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有所接触,同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学习《登泰山记》之类的抒情散文,应该不止于像初中一样简单地理解字词句、文章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因此本节课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把关注文章中的情景交融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围绕这一教学重难点,我在回顾导入以后重点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语句,通过赏析发现重点语句的特点并通过这些特点能够揣摩出作者的主观情思,从而体会那种“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情感。
本节课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姚鼐这篇写景散文中的情景交融。从表面上看,本文全文中无一处文字能够看出作者真实情感地外显,但是从深层次看无一处景不在折射作者的情感。希望通过文本的研读,让学生能够有和初中学习这篇课文不一样的体会,能够感受到姚鼐为何选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选择登泰山?面对登山路途地艰难可以读出一个怎样的姚鼐?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景物特点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熟悉文章内容、赏析写景段落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章内容,文章中的景物特点的掌握比较好。
但就本节课而言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正:
1.教师囿于预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在教学活动中我过多了考虑了教学的预设性目标,但是忽略了教学时出现的生成性目标,在面对学生对一个问题“哑口无言”的时候,没有很好地提供路标式的指导。当遇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教师原本预想的不一致,这个时候应该考虑学生的思维状态,而不要一味地把学生往标准答案上去引导,注重学生个人的思维特点,认同其合理性,必要时先抛弃自己原先预设的答案,跳出预设,关注课堂生成。
2.从课堂内容来看,这节课的内容、容量可能有点太多了,所以上课的进度会有点赶。在内容的呈现上应该多用问题推动学生思考,但是囿于准备时间有限,本节课的大部分内容只做到了把老师理解的内容呈现出来,没有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只有学生自己知道从何处质疑,才能让问题意识产生良好的引“读”作用。同时因为课时有限,最后一节关于苏轼和姚鼐的对比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只是匆匆地结尾了。究竟最后一节关于苏轼和姚鼐的对比需不需要删去,或者是不是直接再安排一节课专门探讨“苏轼、姚鼐等失意文人面对人生失意之时为何作出不同选择”,这些都值得商榷。
语文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 *登泰山记)16.2*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 *登泰山记)16.2*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 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研读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彩片段分析,写作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