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1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1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1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10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10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10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10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10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听读感受词的韵律美,说词走近作家作品,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琼楼玉宇,赏月感受意境之美,读人体会心路历程,示例把酒问青天,欲归又恐寒,人间弄清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作者生平,理解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刻意蕴,品味词的艺术美,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重点) 2.反复诵读,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学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重点)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素养)
“天才者,或数十年一出,或数百年一出,而又须济以之学问,师之以德性,使能产生真正之文学。其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 。” ———— 王国维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同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成就都很高。其词引领豪放一派,豪壮雄浑,其诗清新雄健。著有《东坡全集》。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是诗歌的一种,来源于民间,原是配乐的歌词。 词在形式上具有律诗的一些特点,只是句子一般长短不齐,因此又名诗余、长短句等。 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词谱的名称。 词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按照词谱填写的,分为上下两片,是典型的双调词。
结合序言和注释,读通大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能入睡,这里指不能入睡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青天、酒、“我”、风、清影
《水调歌头》是一首中秋咏月词。请同学们诵读全词,圈点标注出写“月”的词句,概括词人笔下的“月”的特点。
远望天上月,虚实结合,想象大胆而浪漫。 月色入户,低照无眠人。 词人笔下的月,明亮而皎洁,高悬而清寒,美好而浪漫,让人无比憧憬又落寞怅惘。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之夜的词人有何表现呢?请同学们细读这首词,圈画出体现词人行为的词语,并用四到六字词语加以概括。
提示:语言简洁,力求诗意。
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讨词人每个行为阶段的不同心境。 具体要求:每组任选一个阶段,参考示例,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词人心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词人开篇就向青天发问,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问出了词人对宇宙时空的困惑。同时,又好像是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举杯邀明月,把盏相问,在惊叹造化的巧妙。从“把酒问青天”,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苏轼把酒问天,情感是高亢激昂的。
“我欲乘风归去”中的“欲”字,表达了词人对天上仙境的向往之情,也同时表达了对人间生活中仕途不顺、亲人别离等种种不顺意的怅惘感慨之情;但后一句“又恐琼楼玉宇”中的“恐”字,写出了词人的犹豫和徘徊,表达了词人对人世间热闹繁华的眷念,表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这两个字之间的转折,描写出词人的矛盾之心。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苏轼自杭州通判升任密州知州,与他同行的还有满腹在王安石变法阴影之下的郁郁不得志。……苏轼对自己的处境感到绝望,遂申请调往山东,“请郡东方,实欲弟昆之相近”。苏轼对政治产生了恐惧……在《密州到任谢执政启》中,他则表示:“虽无望于功名,庶少逃于罪戾。”(何灏《苏东坡词传》)
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眉。(《庐山五咏·障日峰》) 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胡不归。(《和子由四首·首夏官舍即事》)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寄黎眉州》)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天上固然美好,但是“高处不胜寒”。留在人间,可以自在起舞,词人更舍不得离开自己的亲人。 词人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人间与非人间之间,矛盾而又统一。此时,苏轼的内心应该转为通达,豪放而热烈。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诗人夜晚喝得大醉,乘着酒兴不免惆怅涌上心头,没有睡意。中秋节的圆月,月光流转;而诗人调任密州为官,和弟弟苏辙分别已久,不胜想念。二者形成反差。但美丽的明月“不应”有怨恨而刻意照着这“无眠”之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抒发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圆之夜,苏轼不能和弟弟团聚,难免抑郁惆怅,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豁达通透。又推己及人,为天下不能相聚的人们发出美好的祝愿,心系全天下的人们,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乐观超拔。
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
词人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真诚的问候和祝福:尽管人间有离别、有缺憾,但生活在月光照耀下的世界,和天涯相隔的亲人共赏一轮明月,也是一种安慰。词人情感得以升华,表达出普天下所有人的心愿,堪称千古奇绝。词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表达了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表现出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他超然达观,但从来都不孤芳自赏;他热情好客,但从来都不世故圆滑;他这个人才华横溢,但从来都不自鸣得意。他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圆融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这首词的原因——他的出发点是在中秋之夜怀念兄弟,可是他的终结点却到达了一个一般人很想到达、却很难到达的圆融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是超然达观与关爱人间相结合的。 ——(《康震讲苏东坡》)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蓑烟雨任平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海南万里真吾乡。”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夜,月自然是主角,词人开篇陡然发问,把自已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表达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紧承这一问,又有了下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更进了一步,对于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下片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好像对月有抱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全词步步设疑,问天、问月、问人生,把“天”“月”人格化,并借月抒情,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天上人间,虚实并述,寓哲理于抒情中,创造了个优美的意境。
---------追求美好生活
---------探求人生哲理
怀人 抒情
这三首诗词,诗人都是一生坎坷,官运不通,可以说是政治上非常失意的人 ,但他们都能从苦闷的悲观中走出来,到了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三首诗词都体现了诗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从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怀坦荡的达观的文人留给后人的温暖与美好,慰藉着千年来普天下不得意与离恨的人,超脱的灵魂装着美好的东西就会永世活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水调歌头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寻踪觅诗意,认识诗歌中的“意象”,千里寄相思,古今一轮月,诗人托月言志,走近苏轼随月而歌,诵读月之韵律,探寻月之深情,品味月之深意,对月高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引入议题,构建文本分析对比,阅读拓展课外延伸,共品《水调歌头》,共思《水调歌头》,竹里馆,月下独酌其一,月夜忆舍弟,思亲思乡,活泼可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水调歌头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课目标,知识卡片,走近作者,读月知味,问月悟情,写作背景,望月写景,怀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天上有什么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