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导学案,共2页。
1.理解诗歌内空,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流程
【任务一】借助资料,初识苏轼
苏轼(1037—1101),字 ,号 , 宋 代文学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途中病死常州。苏轼与父 、弟 合称“三苏”,三人均属“唐宋八大家”。其文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传诵甚广。
2.解题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 名。本词小序中的“中秋”“兼怀子由”,透露出了词人写作本词的
和 。“丙辰中秋”,即1076年中秋,当时39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已六七年没有见面。词人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于是写下此词。
【任务二】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读诗,给加粗字注音。
丙辰( )宫阙( )琼楼( )朱阁( )绮户( )长向( )婵娟( )
2、结合注释,感知大意,解词。
把酒 宫阙
归去 恐
琼楼玉宇 不胜
何似
朱阁 绮户
何事 别时圆
此事 难全
但 婵娟
用自己的话叙述诗歌大意。
【任务三】联想想象,感悟情境。
1、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那么他为什么向往月宫呢?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中“我欲”与“又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一词表现出词人怎样的决定?
4、词中哪一句,准确的描绘出月儿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6、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7、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水调歌头》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空,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流程
【任务一】借助资料,初识苏轼
苏轼(1037—1101),字 ,号 , 宋 代文学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途中病死常州。苏轼与父 、弟 合称“三苏”,三人均属“唐宋八大家”。其文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传诵甚广。
2.解题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 名。本词小序中的“中秋”“兼怀子由”,透露出了词人写作本词的
和 。“丙辰中秋”,即1076年中秋,当时39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已六七年没有见面。词人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于是写下此词。
【任务二】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读诗,给加粗字注音。
丙辰( )宫阙( )琼楼( )朱阁( )绮户( )长向( )婵娟( )
2、结合注释,感知大意,解词。
把酒 宫阙
归去 恐
琼楼玉宇 不胜
何似
朱阁 绮户
何事 别时圆
此事 难全
但 婵娟
用自己的话叙述诗歌大意。
【任务三】联想想象,感悟情境。
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那么他为什么向往月宫呢?
望月痛饮,向往飞升。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中“我欲”与“又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作者自比神仙,一个“欲”,一个“恐”字,表示他想去月中宫殿,但害怕那儿的寒冷,一进一退,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在吸引着他,使他处于矛盾之中。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一词表现出词人怎样的决定?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令词人陶醉。这两句写他对着自己的影子起舞,说明当时没有别人,表达了词人孤独的心情;“何似在人间”写词人通过比较,觉得还是人间好,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4、词中哪一句,准确的描绘出月儿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低”描写月亮慢慢转移,表明夜渐渐深了,暗示作者赏月时间长,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无眠”泛指因遭受亲人分离之苦而难以入眠的人,此处指作者,暗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深。“朱阁”“绮户”与上阕的“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过渡到怀念和弟弟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拟人、反问。词人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发问:明月不应有什么怨恨吧,为何总在人们离别相思之时,又亮又圆,使人更加愁情难遣?流露出有“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抒发了词人怀念亲人的感情。
6、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表现了词人豁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预习,课堂导学过程,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学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学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