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解析版).docx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01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02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03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01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02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第12课与朱元思书-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12课与朱元思书-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
    课下注释小练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2)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3)天山共色/巧言令色
    (4)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
    (5)急湍甚箭/可爱者甚蕃
    (6)好鸟相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蝉则千转不穷/人穷志短
    (8)与朱元思书/孤常读书

    答案自查

    【答案】(1)没有第二个;断,停止
    (2)向上;在上边
    (3)颜色;脸色
    (4)确数,十的倍数;概数,表示多
    (5)比……快;很,十分
    (6)美好的;喜爱
    (7)穷尽;生活困难
    (8)信;书籍
    【解析】【分析】注意“横柯上蔽”中“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好鸟相鸣”中“好”读“hǎo”,意思是“美好的”,“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好”读“hào”,意思是“爱好”。
    故答案为:⑴没有第二个/断,停止;⑵向上/在上边;⑶颜色/脸色;⑷确数,十的倍数/概数,表示多;⑸比……快/很,十分;⑹美好的/喜爱;⑺穷尽/生活困难;⑻信/书籍。
    【点评】考查文言文中重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词语的用法。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

    课后培优练级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同 ,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同 ,
    【答案】转;啭;鸟鸣,这里指蝉鸣;反;返;返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通假字的辨识能力,注意紧扣语境进行分析解释即可。
    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意思是: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意思是: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通“返”,返回。
    故答案为:
    ①“转”通“啭”,鸟叫声;
    ②“反”通“返”,返回。
    【点评】通假字大多读音相同或相近。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因为古代的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
    2.解释下面划线词的古今意义。
    ①鸢飞戾天者 古义: 今义:
    ②经纶世务者 古义: 今义:
    【答案】至、到达;罪过;乖张;筹划、治理;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
    故答案为:
    (1)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3)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 解释词义、字义 等考点的理解。
    3.文学常识填空。
    吴均,字叔庠, 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 ”,开创一代诗风。
    【答案】南朝齐梁;吴均体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有时候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所以要保持识记的内容,就应该在识记后及时复习。可以将所有的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频繁识记。
    故答案为:南朝齐梁;吴均体。
    【点评】此题是对学生文学常识识记的考查。做此类试题,只有注意平时加强归纳与积累,才能轻松应对。
    4.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 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 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 ” 相照应。
    【答案】从容出游,怡然自得。;“千丈见底”;幽静(或:寂静、静等)。;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皆生寒树”。
    【解析】第一空,理解作者以舟写人,借写舟表己情的写法,抓住“从”“任意”两词的含义来理解游富春江时的心情。后面的填空要根据题中所提示答点如“夸张”“反衬”“照应”“思想”等,阅读内容,用最简洁的文字填答,有引号的,要用原句填答。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多个方面的知识,抓住题干中的“知识点”提示,梳理文章内有关的语句理解概括填答。
    5.本文是从 和 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用原文回答)的特点。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 。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 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 。
    【答案】视觉;听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寒;远上寒山石径斜。
    【解析】抓住题中提示的答点如“角度”“特点”“感叹的句子”“写活的句子”“景色季节特征”,根据知识积累和所学所记对课文的理解来填答即可。
    【点评】本题涉写到写作方法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根据答点来分析课文内容,找到文中相关的信息点概括填答。最后两个填空设计巧妙,迁移了知识,提醒学生要综合掌握所学的古文。
    6.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 。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
    【答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解析】抓住题中提示的答点默写出句子,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鸢、戾、经、纶、窥、反、柯、蔽、犹、疏、激、泠、嘤、潭、彻等。
    【点评】此类理解性默写题,要根据题中答点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注意易错字的写法,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7.(2020八上·昌平月考)下列文学常识及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徐霞客—《水经注》—写景动静结合,富有情趣。
    B.《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C.《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D.《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中宰相”—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答案】A
    【解析】【分析】A.课文《三峡》选自的是郦道元的《水经注》,而不是徐霞客。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平时要认真学习课文,多做积累和整理工作。
    8.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水皆缥(piǎo)碧 急湍(tuān)甚箭
    B.互相轩邈(miǎo) 泠(lìng)泠作响
    C.嘤(yīng)嘤成韵 鸢飞戾(lì)天
    D.经纶(lún)世务 横柯(kē)上蔽
    【答案】B
    【解析】【分析】“泠”应读“líng”。
    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9.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昧。
    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为“文眼”统照全篇,高度概括和赞叹了富春江风光。
    D.本文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在写景上先“水”后“山”,详写“水”,略写“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对山水美景的描绘。
    【答案】D
    【解析】【分析】文章详写“山”,略写“水”,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是对文章布局谋篇,及写作手法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解答。
    10.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答案】D
    【解析】【分析】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句意为: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11.下列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 哀转久绝 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 皆生寒树 D.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都为“全,都”;A项,独一无二/消失;B项,数词/众多的;D项,白天/阳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
    12.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案】C
    【解析】【分析】C句中“反”通“返”,意为“返回”。
    【点评】通假字是文言考核中常考的知识字,一般都考课文注释中的通假字,学习中注意记忆。
    13.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佛印绝类弥勒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案】D
    【解析】A“绝”指没有同类,B“绝”意为“特别”,C“绝”意为“断开”,D“绝”意为“消失”,所以D与例句意义相同。
    【点评】本题不难,各项中的词义明确,易于判断。古汉语中多义词很多,平时学习要注意举一反三,注意辨析词的多义,弄清楚不同的意义不同的用法。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答案】(1)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3)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4)蝉在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在不停地哀鸣。
    (5)那些像老鹰那样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
    (6)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7)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一样昏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这道题要求学生在熟读古文的基础上,通过理解重点词义来理解句子,进而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熟读成诵是理解古文的有效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⑴重点词:俱:都;共:同样;句意为: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⑵重点词:从:随着;东西:向东或向西。句意为:(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⑶重点词:负:凭借;轩邈:往高处远处伸展。句意为: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⑷重点词:绝:不停。句意为:蝉在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在不停地哀鸣;
    ⑸重点词: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句意为:那些像老鹰那样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
    ⑹重点词: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句意为: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⑺重点词: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蔽,遮蔽。句意为: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一样昏暗。
    故答案为:⑴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⑵(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⑶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⑷蝉在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在不停地哀鸣;
    ⑸那些像老鹰那样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
    ⑹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一样昏暗。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⑺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一样昏暗。
    【点评】翻译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课内重点语段阅读
    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风烟俱净
    ②从流飘荡
    ③互相轩邈
    ④泉水激石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都;跟、随;往高处远处伸展;冲击,撞击
    (2)①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好像飞奔的马。②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3)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厌弃官场、归隐山林的思想。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邈:远(翻译成“向远处”也对。)
    ②句意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
    ③句意为:泉水冲击着岩石。激:冲击,撞击。
    ④句意为:飞到高天的鸢鸟。戾:至、到达。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4分)
    ①句中重点词有:从,顺着;东西,向东向西;句子翻译为:(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②句中重点词有:急湍:急流;甚,超过;若,像;奔,飞奔的马;句子翻译为: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就像飞奔的马。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文中提示的句子。文章主要描写了富春江一带的山水美景,可以看出作者对这里的奇山异水的喜爱与赞美;文末“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又暗示了作者希望归隐山林的志向,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故答案为:⑴都;跟、随;往高处远处伸展;冲击,撞击;
    ⑵①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好像飞奔的马。②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⑶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厌弃官场、归隐山林的思想。
    【点评】⑴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⑵翻译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⑶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课后拓展阅读

    16.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乙】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①多所像类②,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节选自《水经注》)
    【注】①形容:形状,形象。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互相轩邈(高)
    B.经纶世务者(……的人)
    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
    D.其石彩色(颜色)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景象。
    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书”,一文为“记”。
    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分别通过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景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
    【答案】(1)A
    (2)D
    (3)①那些像老鹰那样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②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4)“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烘托山之高;“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烘托三峡秋景的清寒幽静。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BCD.正确;
    A.错误,句意为: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章写作手法的运用,解答时需要结合语句具体分析。
    ABC.正确;
    D.两文都没有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故选:D。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重点词语有急湍:急流;奔:奔驰的快马;句意为: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奔马。
    ②重点词语:至,非常。绝,断。句意:猿的叫声非常凄清,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的声音绵远不绝。
    (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乙文中″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从侧面烘托西陵峡两岸山脉高峻。
    故答案为:
    (1)A;
    (2)D;
    (3)①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奔马;
    ②猿的叫声非常凄清,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的声音绵远不绝;
    (4)″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意思是:如果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从侧面烘托西陵峡两岸山脉高峻的特点。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⑵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语句,概括即可;
    ⑶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⑷本题考查理解侧面描写及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准确理解两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侧面描写的语句,然后分析其作用即可。
    【附参考译文】
    【乙】《宜都记》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迂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过千丈,壁上的石头有多种颜色,形状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林木高而茂密,从冬到四季都如此。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王介甫①第一书
    (宋)曾巩
    巩启: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众,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②,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③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④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请相度示及⑤。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巩再拜。
    (选自《曾巩集》,有删改)
    【注】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辞。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ɡ)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及舟船侍从以西
    ②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
    ③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
    ④余俟到京作书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4)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5)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
    【答案】(1)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
    (2)向西行进(向西前进);遗憾;稍微;等待,等到
    (3)假使像这样的文章,不在当代(让它)显耀,我们这些人可要感到羞耻了。(或:假使这样的好文章不为世人所知,是我们这些人的耻辱。)
    (4)不用生造的词语,不盲目模仿前人的写法;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取法自然。
    (5)一方面向王安石介绍自己的行踪(与欧阳修会面的情况),表达与王安石的深厚友情;另一方面,转述欧阳修对王安石文章的赏识及改进意见,希望王安石能尽快与欧阳修建立联系(热情推荐王安石)。
    【解析】【分析】(1)该句子可根据句义来划分,句义:我又抽空把王回、王向的文章给他看,欧公也写信来说这两人的文章叫人惊叹,世上没有看到过。停顿是:间 以 王 回/文 示 之/亦 以 书 来 言 此 人 文 字 可 惊/世 所 无 有。
    (2)①句意为:与舟船侍从再向西走,西:向西行进。
    ②句意为:遗憾没有能跟您一起评论,恨:遗憾。
    ③句意为:欧公更想您把文章稍稍扩展一些。少:稍微。
    ④句意为:等到京城后写信告你。俟:等待,等到。
    (3)句中重点词语有如:像这样;句意为:假使像这样的文章,不再当代辉煌,我们这些人可要感到羞耻的啊!
    (4)由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用自己的话说是:不用生造的词语,不可盲目模仿前任的写法;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应取法自然。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一方面向王安石介绍自己的行踪(与欧阳修会面情况),表达与王安石的深厚友情;另一方面,转述欧阳修对王安石文章的赏识及改进意见,希望王安石能尽快与欧阳修建立联系。(热情推荐王安石)。
    故答案为:(1)间 以 王 回/文 示 之/亦 以 书 来 言 此 人 文 字 可 惊/世 所 无 有
    (2)①向西行进;②遗憾;③稍微;④等待,等到
    (3)假使像这样的文章,不再当代辉煌,我们这些人可要感到羞耻的啊!
    (4)不用生造的词语,不可盲目模仿前任的写法;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应取法自然。
    (5)一方面向王安石介绍自己的行踪(与欧阳修会面情况),表达与王安石的深厚友情;另一方面,转述欧阳修对王安石文章的赏识及改进意见,希望王安石能尽快与欧阳修建立联系。(热情推荐王安石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⑵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⑶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
    ⑸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
    相关试卷

    语文八年级上册9 三峡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9 三峡一课一练,文件包含第10课三峡-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10课三峡-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美丽的颜色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美丽的颜色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第09课美丽的颜色-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09课美丽的颜色-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第08课列夫•托尔斯泰-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08课列夫•托尔斯泰-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