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9 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
展开学科 | 小学语文 | 年级/册 | 二年级下册 | 教材版本 | 部编版 | |
课题名称 | 第七单元 19. 大象的耳朵 | |||||
教学目标 | 认识比喻句 | |||||
重难点分析 | 重点分析 | 比喻句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要掌握其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具有一定难度。 | ||||
难点分析 | 学生容易对比喻句的理解不到位甚至产生偏离。 | |||||
教学方法 |
3.通过拓展练习、判断比喻句。(实践法)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情境创设:“动物王国”,引出好朋友“大象”,导入课文。
| |||||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一、认识比喻句 (一)教师出示课文中两句关于大象的比喻句。
2.大象有四条腿,像四根柱子。 (二)找出句子的特点。(小组交流讨论) (三)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小结特点: 句子中有“什么像什么” ,我们给这样的句子起一个名字“比喻句。”简单地说,比喻句就是把一种东西比作另一种东西,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的某点相似来说明或描写。 (四)寻找比喻句中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点
提出问题:大耳朵与扇子有什么相似呢? 2.出示图片(大象和扇子),学生发现两张图片中的相似之处,阐述特点。 3.考考你 出示句子:大象有四条粗腿,像四根柱子。 提出问题:粗腿与柱子之间有什么相似呢? 4.出示图片(粗腿和柱子),学生发现两张图片中的相似之处,阐述特点。 5.小结: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作“比喻词”。 二、深入学习,解决本课重难点。 (一)找出本体、喻体、比喻词。 1.出示图片:大象、扇子 出示句子: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分别指出本体、喻体、比喻词。 2.考考你 出示图片:粗腿、柱子 出示句子:大象有四条粗腿,像四根柱子。 (提问学生找出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3.小结“法宝” “三看一比”法 一看:有没有“本体”; 二看:有没有“比喻词” 三看:有没有“喻体” 一比:是把本体和喻体比较,看是否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是否有相似之处。
|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 三、拓展延伸。 (一)判断是否比喻句,并说明理由。 1.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 2.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 3.妹妹急得像哭了。 ( ) (二)出示句子: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图片:月亮、小船) (三)出示句子: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分析:本体、喻体 应是不同类别。 (四)出示句子:妹妹急得像哭了。 分析:本体--妹妹 比喻词--像 没有喻体
出示句子:___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___ (图片:荷叶、圆盘) 出示句子:多美啊!亮晶晶的草坪,映照春色的一面明镜。 这句话把亮晶晶的____比作_____。 | |||||
小结 | 四、课堂小结。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比喻句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我们学会了辨别比喻句,希望你们也能把比喻句运用到文章中去。 2.读一读“三看一比”法宝。
| |||||
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5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指导书写,巩固提升,五笔点,回顾交流,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619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619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导入,板书课题,围绕想法,探究原因,发展情节,领悟道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9 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9 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研读课文,学习2——8 自然段,升华情感,拓展延伸,总结全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