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通关详解)-【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A卷•基础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A卷•基础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通关详解)-【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通关详解)-【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共10页。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详解考点一:集合的定义及其关系基础知识复习(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表示自然数集,或表示正整数集,表示整数集,表示有理数集,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与集合的关系是,或者,两者必居其一.(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③描述法:{|具有的性质},其中为集合的代表元素.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题型一:集合的概念例1:1.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A.充分接近的所有实数 B.所有的正方形C.著名的数学家 D.1,2,3,3,4,4,4,4举一反三1.下列选项能组成集合的是( )A.著名的运动健儿 B.英文26个字母 C.非常接近0的数 D.勇敢的人2.下列所给的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A.“金砖国家”成员国 B.接近1的数C.著名的科学家 D.漂亮的鲜花题型二:元素与集合例2:1.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B. C. D.2.已知集合,则______ .举一反三1.若集合则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A. B. C. D.2.已知集合,,则集合的元素个数为( )A.6 B.7 C.8 D.9题型三:集合中元素的特性例3:2.若集合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的取值集合为__________.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与表示同一个集合②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或③方程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为④集合可以用列举法表示A.只有①和④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② D.以上都对举一反三1.已知且,则由的值构成的集合是_______ .2.设集合,其中,且,若,则中的元素之和为_____.题型四:集合的表示法例3:1.设全集,集合,,则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B. C. D.2.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的解集;(2)大于且小于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举一反三1.设集合,则用列举法表示集合为______.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所有被3整除的整数组成的集合;(2)不等式的解集;(3)方程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4)抛物线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5)集合. 考点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子集(或A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1)AA(2)(3)若且,则(4)若且,则或真子集AB(或BA),且B中至少有一元素不属于A(1)(A为非空子集)(2)若且,则集合相等A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B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A(1)AB(2)BA2.已知集合有个元素,则它有个子集,它有个真子集,它有个非空子集,它有非空真子集.题型一:子集、真子集例1:1.已知集合,且中的至多有一个偶数,则这样的集合共有( )A.个 B.个 C.个 D.个2.集合至多有1个真子集,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或举一反三1.集合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 )A.5 B.6 C.7 D.8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集合都是它自身的真子集B.集合共有4个子集C.集合D.集合题型二:包含关系例2:若集合满足,,,,则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的个数为( )A.0 B.1C.2 D.4举一反三1.(2022·江苏盐城·高一期末)设集合{是正四棱柱},{是长方体},{是正方体},则( )A. B. C. D.2.(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高二期中)用适当的符号(⊆,⊇,∈,∉)填空:(1)________;(2)2________;(3)N*________N;(4)R________Q.题型三:相等关系例3:已知集合, 若, 则 ( )A.3 B.4 C. D.举一反三设集合M={5,x2},N={5x,5}.若M=N,则实数x的值组成的集合为( )A.{5} B.{1} C.{0,5} D.{0,1}题型四:空集例3: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 B.2 C.3 D.4举一反三下列各式中关系符号运用正确的是( )A. B.C. D.考点三:集合的基本运算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A∩φ= φ, A∩B = B∩A,A∪A = A,A∪φ= A , A∪B = B∪A.4、全集与补集(1)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2)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AS),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 CSA ,即 CSA ={x | xS且 xA}(3)性质:⑴CU(C UA)=A ⑵(C UA)∩A=Φ ⑶(C UA)∪A=U(4)(C UA)∩(C UB)=C U(A∪B) (5)(C UA)∪(C UB)=C U(A∩B)题型一:交集例1:(2022·全国·高考真题)已知集合,则( )A. B. C. D.举一反三(2022·全国·高考真题(文))设集合,则( )A. B. C. D.题型二:并集例2:(2022·浙江·高考真题)设集合,则( )A. B. C. D.举一反三(2021·北京·高考真题)已知集合,,则( )A. B.C. D.题型三:补集、全集例3:(2022·全国·高考真题(理))设全集,集合M满足,则( )A. B. C. D.举一反三(2022·北京·高考真题)已知全集,集合,则( )A. B. C. D.题型四:集合的交并补例4:(2021·天津·高考真题)设集合,则( )A. B. C. D.举一反三(2022·全国·高考真题(理))设全集,集合,则=( )A. B. C. D.题型五:Venn图例5:(2019·全国·高考真题(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学生,其中阅读过《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共有90位,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80位,阅读过《西游记》且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A. B. C. D.举一反三(2022·江西·九江实验中学模拟预测(理))学校运动会,某班所有同学都参加了羽毛球或乒乓球比赛,已知该班共有23人参加羽毛球赛,35人参加乒乓球赛,既参加羽毛球又参加乒乓球赛有6人,则该班学生数为______.题型六:集合的新定义例6:(2022·贵州·凯里一中高一期中)已知且,若集合,,则( )A. B. C. D.举一反三(多选)非空集合关于运算满足:对于任意的、,都有,则称集合关于运算为“回归集”.下列集合关于运算为“回归集”的是( )A.为,为自然数的减法B.为,为有理数的乘法C.为,为实数的加法D.已知全集,集合,为,为实数的乘法 考点四: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⑴、一般地,如果已知,那么就说: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若,则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⑵、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主要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Ⅰ、从逻辑推理关系上看:①若,则是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②若,但 ,则是充分而不必要条件;③若 ,但,则是必要而不充分条件;④若且,则是的充要条件;⑤若 且 ,则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Ⅱ、从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上看:已知满足条件,满足条件:①_x0001_ ,则是充分条件; ②若,则是必要条件;③若A B,则是充分而不必要条件;④若B A,则是必要而不充分条件;⑤若,则是的充要条件;⑥若且,则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题型一:充分不必要条件例1:请写出不等式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___________.举一反三已知集合,B={x|-1<x<m+2},若x∈A是x∈B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题型二:必要不充分条件例2:已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举一反三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题型三:充要条件例3:“,”的充要条件是( )A. B. C. D.举一反三“对于任意的实数,不等式恒成立”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是( )A. B.C. D. 题型四: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例4:设,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举一反三若a,,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点五: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⑴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 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⑵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⑶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符号表示及否定①全称命题:,它的否定: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②特称命题:,它的否定: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题型一: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例1:已知命题“,”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举一反三命题“”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B. C. D.题型二: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例2:命题“,使得”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C. D.举一反三已知命题“,”是假命题,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题型三:含有一个量词命题的否定例3:设命题:,,则为( )A., B.,C., D.,举一反三已知命题p:,使得,则为( )A., B.,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