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第六单元第20课 三黑和土地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215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21* 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21* 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读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黑和土地
教学目标
-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请准停顿。
- 了解作者苏金伞及写作时代背景。
- 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难点
- 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 掌握诗歌的朗读方法,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质朴的语言特色。
- 体会诗歌中对人物动作、心理的描写,感受人物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课前准备
- 学生自习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诗歌内容。
- 诗歌录音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
- 学生分节朗读诗歌。
- 认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咸(xián) 耙(pá) 蝈(ɡuō) 荞(qiáo)麦
蹚(tānɡ)坏 闺(ɡuī)女
3.理解课题。
(“三黑”是诗歌的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
4.教师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 整体感知
1.听诗歌录音,掌握诗歌的朗读方法。
2.学生自读诗歌,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诗歌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分几部分?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学生读文后交流)
课件出示:课文写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诗歌可分四部分。
(1-3喜悦;4-8耕种;9-12欢叫;13-15憧憬)
3.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画面。(读后交流)
三、精读感悟
1.识人物形象。
(1)诗歌中的三黑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找出文中相关句子。(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内容,课件出示:
a.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b.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
c.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热爱土地,勤劳朴实。)
d.把地浇得肥肥的,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e.再买头小毛驴,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理解重点诗句: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哪些含义?(家庭贫穷,土地贫瘠。)
2.悟写作方法。
(1)诗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
比喻:活像旱天的鹅……
……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
拟人:这么好的床……
(2)自读以上诗句,品味诗歌质朴的语言特色。
(3)诗歌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心理描写,学生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
四、拓展阅读推荐学生读苏金伞的其他诗歌。
20.三黑和土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13 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情势危急,体会英雄言行,启发联想,加深体验,注重积累,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20* 青山不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画面激趣,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句段解读,难点探究,课堂小结,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8* 灯光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揭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加深感悟,学习写法,情感升华,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