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评课ppt课件
展开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 法治是指依法治国的方略和精神,与“人治”相对立。(法律至上)
【课标要求】: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及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别尊卑,定万物)行矣。 ——《礼记·乐记》 公不敢不敬天之休……,公其以予亿万年,敬天之休。 ——《尚书·洛诰》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梓材》
礼制:礼仪制度( “四维”是指礼、义、廉、耻,“八德”是指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礼教即礼仪教化,礼教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重视名份,以名为教。
德治的产生: 西周: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敬天保民"的思想
夏商西周时期:可能已有法律;《禹刑》、《汤 刑》、《九刑》
公元前536年3月(阴历),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有利于法律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执行。
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说明什么?礼崩乐坏,改德治为法治,一定程度限制贵族,保护新兴阶级利益,符合时代需要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 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孔子:①为政以德;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③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孟子:① 仁政,省刑罚,薄税敛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商鞅在秦国颁布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韩非①君主以法、术、势驾驭臣下;②君主赏罚分明,臣民守法奉令;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 德治与法治之争●内容
3. 德治与法治之争●评价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子·有度》
①儒家思想并不适合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②法家思想能带来富国强兵、君主专制的愿望。
●如何看待战国时期的德治与法治思想
秦王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韩非子)与之游,死不恨矣!” ——《史记》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荀子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二、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秦律》云梦睡虎地秦简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群禁。”——李斯
2. 法律与教化的变化
●秦二世而亡国说明了什么?
拓展阅读:三纲五常“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白虎通·三纲六纪》“五常之道,仁、义、理、智、信也。”——汉·王充《论衡·问孔》“三纲五常”是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的原因是什么?
恶逆者,常赦不免,决不待时。 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告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祝诅祖父母、父母者,流。 诸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 ——《唐律疏议》
●联系所学,指出《唐律疏议》条约的特点及其颁布的意义?
●儒学到宋朝发生什么变化?对教化产生那些影响?
凡同约者: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吕氏乡约》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明太祖“六谕”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P47学思之窗:阅读材料想一想,从宋朝到清朝,乡约所讲内容有何变化?
宋朝乡约是儒学士大夫用来教育百姓向善互助的,主要是道德教化与规范行为相结合,自愿性质;
明清乡约转向宣讲最高统治者的“圣谕”,更多地强调顺从、安分守己,乡约逐渐与法律合流,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乡约已完全由教化手段沦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鉴古说今:今天的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法治社会,那是否还需要“德治”?
1.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極(jí)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神权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 B.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薄 C.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萌发 D.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
2.《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C.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D.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3.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家法族规中多有教导族众生活态度及治家处世的规定,如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息争讼、戒赌博、诘盗贼等。这表明 A.宗族观念利于社会治理B.儒家伦理占据主导地位 C.民间力量干预国家统治D.社会活动依赖血缘关系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图文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儒家社会引领者,法家社会督促者,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完美版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夏商西周时期,夏商重刑轻德,秦汉时期,“原心定罪”,魏晋时期,唐律有哪些特点,法律的沿革,教化的演进,1宋朝,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精品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夏商西周时期,夏商重刑轻德,秦汉时期,“原心定罪”,魏晋时期,唐律有哪些特点,法律的沿革,教化的演进,1宋朝,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