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1.透过三代兴亡,周人认识到夏殷之亡的原因在于他们“唯不敬厥德”。《尚书·梓材》中说:“皇天既付中国民越(与)厥疆土于先王,肆(故)王惟德用,和怿(yì高兴)先后为迷民,用怿先王受命。”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统治者曾推崇德治理念 B.疆域因实行德政而扩大 C.采用孔孟“仁”的思想 D.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解析:周人认为夏商灭亡的原因是他们不重视行德。《尚书·梓材》中这句话大意是指,上天既然把中国的人民和疆土托付给了我们的先王,所以先王就要实行德政,只有“敬德”,才能长久维系家国,这反映了周王德治的治国理念,故A项正确。B、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孟子生活于战国时期,排除C项。
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解析:据材料可知,孟子强调仁政思想,而甲骨文中的“王”指的是军事征伐权力,故A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与题目中“仁”的思想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突出强调儒家注重道德教化的理念,故C项正确;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仁政无关,故D项错误。
3.秦国不断完善有关官吏的选拔、俸禄、考绩、奖惩等规定,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才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这表明,当时秦国( ) A.阻断了贵族的入仕之路 B.践行了墨家兼爱尚贤的主张 C.依法而治提升统治效能 D.建立了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
解析:材料“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才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说明秦国注重“法治”,注意选拔优秀官吏,这有利于提升统治效能,故选C项。材料中秦国选拔官吏的方式并未将贵族的入仕之路阻断,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家思想,排除B项;D项材料不能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4.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 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 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解析:材料“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表明,汉代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所以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中均未体现,皆排除。
5.据记载,汉宣帝“师受《诗》《论语》《孝经》”;成帝“壮好经书,博览古今”;光武帝“受《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这说明( ) A.儒学对治国理政产生重要影响 B.儒学复兴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C.儒家经典成为帝王治国依据 D.儒家纲常提升了君主治国能力
解析:宣帝、成帝、光武帝和明帝都对儒家思想较为感兴趣,说明儒学对统治者治国产生影响,故选A项;统治者熟悉儒学不能体现维护国家统一,排除B项;题干表明儒学对统治者有影响,不能体现成为治国依据,排除C项;题干体现了儒学对君主治国的影响,体现不了提升治国能力,排除D项。
6.唐太宗说:“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以为如鸟有翼,如鱼有水,失之则死,不可暂无耳。”所以唐以儒学为资政之术,同时把它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标准。据此可知科举制( ) A.打破垄断,缓和激烈社会矛盾 B.选拔精英,优化传统社会结构 C.鼓励向学,营造向上社会风气 D.教化民众,引导社会文化方向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推崇儒家对社会的教化功能,故将儒家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
7.在朱熹等人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 B.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D.读书重学风尚的形成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些通俗教育读本都是理学思想世俗化的体现,通过理学思想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恪守本分的生活理念,故选A项;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统治地位确立,排除B项;材料强调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体现不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理学思想世俗化,而不是读书重学风尚的形成,排除D项。
8.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唐宋家训内容(单位:篇)
A.唐宋时期的家训已经出现了理论化趋势B.宋朝家训的“女诫”减少说明封建伦理衰落C.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了唐宋家训数量增多D.宋朝家训“处己”数量最多是受到理学影响
解析:宋朝理学注重做人的气节和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此时的家训中关于修身励志的“处己”数量最多说明是受理学的影响,D项正确;通过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唐宋家训理论化趋势的结论,排除A项;程朱理学主张男尊女卑,强化了封建伦理关系,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家训”内容的变化,与印刷术无关,排除C项。
9.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 ) A.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B.“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C.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 D.“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解析:儒家学者强调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儒家学者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据材料“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可以得出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故C项正确;“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10.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解析:我国古代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说明朱元璋在明初通过重刑以治理“乱世”,故B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儒家思想中的“仁”为治国的根本,故C项错误;朱元璋实行重刑,但是“执法无准、量刑无据”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11.(2021山东威海高二模拟)嘉善同善会是明末清初江南的民间慈善组织。它规定“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一律禁止施济”。这一规定 ( ) A.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 B.稳定了地方的社会秩序 C.具有鲜明的教化特征 D.暴露了政府的救济缺陷
解析:嘉善同善会规定不向“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进行救济,是为了减少这些行为,这带有鲜明的教化特征,故选C项;这一规定是为进行教化而非歧视,排除A项;这一规定是为了教化民众,而非稳定地方社会秩序,排除B项;材料信息只涉及民间救济,不涉及政府救济,排除D项。
12.下图是中国古代相关王朝法律改革的信息,它反映了( ) A.重视刑法忽略了伦理教化 B.法律体系完备 C.传统法律体系的历史传承 D.立法程序规范
解析:从图示反映的不同时期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看,法律改革实际上也是对传统法律的继承,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结论与材料反映的主题无关,排除。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 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
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特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西汉“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材料二 (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分析孟子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法制观念: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2) 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
价值:净化社会风气,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
第12讲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PPT: 这是一份第12讲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PPT,文件包含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大题专题练习卷参考答案doc、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专题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试讲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面认识乡约制度,知识导图,要点记忆,完成课时作业八,Homework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背景图ppt课件,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