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076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二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词句段运用”,学习“日积月累”,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按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2.能说出句子表达上的特点,并模仿着写一写。
3.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例子,说说蔡伦造纸的步骤。
2.以“剪纸”为例指导口头介绍制作的过程。
3.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这些四字词语读正确,并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
1.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一段话。
(1)课件出示。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2)学生独立阅读试着分析这段话的写作顺序。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按照造纸的流程进行介绍)。
2.学写排比句。
(1)课件出示: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2)学生独立阅读试着分析这段话的特点,注意加点的词语。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叫排比句。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仿写句子。
4.互相交流,选择典型段落,由小作者读给全班同学听,互相评议。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习生字,准确朗读。
(1)课件出示: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纠正字音,学习生字。
(4)小组交流,查字典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分析这些词语的特点。
(5)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是由四样相关联的事物组成的。
①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
②雅人四好:琴棋书画(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
③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
④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6)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平时阅读和学习中积累的这样的词语。
三、作业
背诵积累更多“笔墨纸砚”这样的词语,试着在平时说话和写作中运用这样的词语。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语文园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交流平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