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4 升华和凝华达标测试
展开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
2.4 升华和凝华
班级_____姓名_____
一、选择题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北方的冬天,玻璃窗外表面会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B.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室外,镜片上有雾,这是液化现象
C.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没有了,这是汽化现象
D. 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汽化吸热
B. 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由于水蒸气液化眼镜片上会出现有水雾
C. 蛋糕店里在冰激凌蛋糕包装周围铺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来进行保鲜
D. 在高烧病人额头上搽酒精退烧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 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湿衣服晾干 B. 皮肤上擦点酒精过一会没了
C. 太阳一晒草叶上的露珠没了 D. 春天来了冰雪化了
- 寒冷的冬天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会变得模糊,过了一会又变清晰。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 B. 凝华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凝华,后升华
- 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 B. 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
C. 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 D. 早晨的浓雾
- 夏天,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此过程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 凝固 B. 汽化 C. 熔化 D. 液化
-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初夏早晨,小草上结出的露珠 B. 隆冬时节,口中哈出的白气
C. 深秋早晨,枫叶上蒙上的白霜 D. 初春,河面上的冰慢慢消融
- 下面哪些现象属于升华现象( )
A. 放在木箱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B. 夏天清晨,草地上常有露水
C. 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D. 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了
- 下列古诗词中,涉及到热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冰”
B.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中的“雾”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中的“露”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霜”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
B. “8℃”读作“摄氏8度”
C.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D. 通常情况下,洗澡水的温度约70℃
-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 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 晒在太阳下的冰冻的衣服变干--升华
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气化
D.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
A. 初春,河里的冰雪消融 B. 夏天,室内洒的水很快变干
C. 深秋,草木上挂满白霜 D. 严冬,堆砌的雪人渐渐变小
13. 有碘的烧瓶,在酒精灯上加热时,碘消失了,烧瓶变成紫色;停止加热时,烧瓶壁上出现碘颗粒。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
A.升华吸热 B.凝华放热
C.先升华后凝华,都放热 D.先升华吸热,后凝华放热
14. 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霜的形成 B.雾的形成 C.露的形成 D.雨的形成
15. 用飞机在云层上释放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促进人工降雨,这主要是由于( )
A.增加了局部区域的空气密度,迫使云层下降形成雨
B.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空气急剧降温,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冰,下降过程中遇热空气,冰熔化,形成了雨
C.固态二氧化碳吸收了局部地区空气的热,使空气液化成雨下落到地面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6. 下列现象中利用升华吸热的是( )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 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17. 妈妈在煮小米粥时,水沸腾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让小米粥更快变熟
B.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18. 下表是1个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物质 | 水 | 水银 | 酒精 | 乙醚 |
熔点/℃ | 0 | -39 | -117 | -114 |
沸点/℃ | 100 | 357 | 78 | 35 |
- 水温 B. 水银温度计 C. 酒精温度计 D. 乙醚温度计
二、填空题
1. 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水在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来降低温度。
2.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些霜是______ 经过______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______ 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3. 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4.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是由于灯丝钨先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后凝华的结果。
5. 每年的冬天人们都会期待第一场雪.当刚飘起雪花时,雪花落到地面会______ 成水,在此过程中需要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而不能很快形成积雪.
6.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表面有一层白色的“霜”,它是由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7. 如图为一辆正在喷射水雾的环保车,水雾喷出后一会儿就消失了,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此过程需要______热。
8. 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____ (室内/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形成的,此过程中要_____ (吸/放)热.
9.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_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___热.
10. “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要________热量,导致环境温度降低。
11.(1)物质由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叫做升华,物质升华时要_____(吸/放)热。
(2)物质由___态直接变成___态叫做凝华,物质凝华时要___(吸/放)热。
12.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就冒“白汽”,前者是___现象,___热,后者是____现象,___热。
13.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结有冰花,这是_______现象,冰花总是出现在玻璃窗的____(内/外)表面,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吸/放)热。
三、解答题
1.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___.
(1)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_______形成的。
2.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放在空气中,其他条件均相同,如下图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甲/℃ | 70 | 60 | 53 | 47 | 42 | 39 | 37 | 35 | 34 | 33 |
乙/℃ | 70 | 66 | 61 | 58 | 55 | 52 | 50 | 48 | 47 | 46 |
(1)甲.乙两瓶中牛奶的质量应该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已将乙瓶中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坐标系中,请将甲瓶中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
(3)本次实验中,小明发现_____的冷却效果更好。
(4)通过分析,小明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_
(5)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小明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的快慢,“冷却速度”可以定义为:1kg物体,_________叫做冷却速度。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4 升华和凝华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4 升华和凝华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升华和凝华,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4 升华和凝华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4 升华和凝华巩固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4 升华和凝华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4 升华和凝华课后测评,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