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6张PPT)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6张PPT)第1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6张PPT)第2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6张PPT)第3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6张PPT)第4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6张PPT)第5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6张PPT)第6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6张PPT)第7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6张PPT)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授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秋与战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华夏认同,华夏认同民族大融合,经济发展,1农业,变法运动,邹忌改革,李悝变法,申不害变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标准】 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2.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霸权(争霸)
    齐、楚、燕、韩、赵、魏、秦(兼并)
    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比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
    在频繁交往和密切联系中,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春秋时期四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在文化方面,他们的服饰、语言、经济生活、风俗习惯都与华夏明显不同。……通过春秋时期的华夷之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随着私有观念的深入人心和铁农具的出现,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向个体生产方式转变。铁农具的广泛应用,促使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井田制遭到破坏,出现了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摘编自洪煜《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
    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春秋战国冶铁场景构想图
    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
    ……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华阳国志·蜀志》
    (2)工商业: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
    ◎现藏于河北博物院的“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
    (1)战国时期的主要变法
    【课堂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1)积极性: ①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局限性:轻罪重罚,压迫和剥削百姓等。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①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但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孔子最大的抱负虽在政治,他最大的成就却在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他是好几方面的开拓者。第一,孔子首先提倡“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一律施教。第二,孔子以个人在野的力量,造就或召聚一大帮的人才。他的门下成了至少鲁国人才的总汇。他的大弟子名氏可考的已有七十七人,第三,孔子首先把技艺教育和人格教育打成一片。他以系统的道德学说和缜密的人生理想教训生徒。其中《礼》和《诗》是孔子所常讲,弟子所必修的。——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私学的发展。 ②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论语》当中。
    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上均摘自《道德经》
    ①“道”是万物的本原; ②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 ③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④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⑤其观点见于《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
    【课堂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随着私学教育的出现,普通人也可以接受教育,知识传播面更加广泛,直接催生了“士”阶层的兴起,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刺激了思想文化的重组与更新。 …… 列国在兼并形势下,竞相颁布优惠的人才政策,对不同的学说采取宽松政策,意图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摘编自于凯《战国史》
    ①社会经济发展,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②各国统治者处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
    2.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荀子·富国》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恃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逍遥游》
    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 《七略》
    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以上均摘自《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以上均摘自《韩非子》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①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1.对下栏材料所反映的主张解读准确的是A. 老子将万物本原归结为“道” B. 孔子主张“性本善”“有教无类”C. 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D. 荀子从人性出发,主张隆礼重法

    相关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富国强兵,百家争鸣背景,孟子儒家,荀子儒家,庄子道家,墨子墨家,孙武兵家,百家争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示范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秋战国政治,怎一个“乱”字了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田氏代齐,华夏一体,战国形势,春秋战国经济,怎一个“发展”了得,社会经济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图文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华夏认同,列国纷争华夏认同,从春秋到战国,二变法运动,邹忌改革,李悝改革,商鞅改革,阶级关系,思想文化,根本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