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7章有机化合物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7章有机化合物学业质量标准检测,共9页。
第七章 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C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氧化反应 ④加聚反应 ⑤酯化反应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⑤解析: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的生成物往往不止一种,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加成反应、加聚反应产物往往只有一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2.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B )A.乙烯的结构式:B.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C.异戊烷的键线式:D.甲基的电子式:解析:结构式是每一对共用电子对用一个短线来表示,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和每个氢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碳原子和碳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A正确;结构简式中需要体现出特殊结构和官能团,甲酸甲酯中要体现出酯基,其结构简式为HCOOCH3,B错误;键线式中每个端点为一个C原子,省略C—H键,C正确;甲基中碳原子和三个氢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还剩一个单电子,D正确。3.棉布衫和羊毛衫是生活中常见的服饰,分别是由棉花和羊毛纺织而成的。棉花和羊毛都具有的特点是( D )A.遇浓硝酸显黄色B.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C.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解析: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二者共同的性质是都能发生水解反应。“遇浓硝酸显黄色”“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是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蛋白质燃烧不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生成含氮的物质、硫的氧化物等。4.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D )A.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Cu(OH)2混合加热B.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C.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D.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解析:淀粉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但这一过程中没有颜色变化。A选项会有砖红色沉淀产生;B选项淀粉遇碘变蓝色;C选项鸡蛋清遇浓硝酸会变黄,这是蛋白质的显色反应。5.用括号中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物质中的杂质,正确的是( C )A.乙烯中的甲烷(溴水,洗气)B.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分液)C.乙醇中的水(CaO,蒸馏)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入浓硫酸和过量乙醇并加热)解析: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液体1,2-二溴乙烷,A不正确;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溶于水,乙醇与之不分层,B错误;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除杂,C正确;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即使乙醇过量,也不能将乙酸除尽,且引入新杂质,D错误。6.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空间填充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C.丙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解析:由四种有机物的空间填充模型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苯分子的12个原子共平面;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取代)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7.“乙”为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植物屈曲萌芽,即《说文解字》:“象春艸木冤曲而出。”后借指天干的第二位,引申为第二等。有机物中含有两个碳原子的有机物,通常称为“乙…”,下列有关“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和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乙烷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和纯净的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而不能与卤化氢发生取代反应,A选项错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聚乙烯可用作食品包装材料,B选项正确;乙醇以任意比和水互溶,溴乙烷难溶于水,C选项正确;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酸和饱和一元酯互为同分异构体,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二者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选项正确。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淀粉和纤维素均可水解产生葡萄糖B.油脂的水解反应可用于生产甘油C.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均是天然高分子解析: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时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A项正确;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利用油脂的水解反应可以生产甘油,B项正确;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C项正确;淀粉、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油脂不是天然高分子,D项错误。9.使1 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全部生成C2H2Cl4,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 A )A.3 mol B.4 molC.5 mol D.6 mol解析:1 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需要消耗1 mol氯气,生成的物质是C2H4Cl2,然后根据取代反应的特点,1 mol C2H4Cl2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全部生成C2H2Cl4又消耗2 mol氯气,所以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3 mol。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丙烯与氯化氢加成的产物有2种B.乙炔与氯化氢1∶2加成的产物有2种C.立方烷的六氯取代物有3种D.联二苯的二氯取代物有15种解析:A项,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3—CH2—CH2Cl和两种物质;B项,CH≡CH+2HCl―→CH3—CHCl2或;C项,立方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所以六氯代物也有3种;D项,联二苯的二氯代物有,共12种。二、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1.已知己烯(C6H12)在常温下为液体,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BD )A.用水鉴别乙醇、苯和溴苯B.用溴水鉴别乙醇、苯和乙酸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己烯和己烷解析:A中,乙醇溶于水,苯的密度比水的小,溴苯的密度比水的大,可行;B中,乙醇、乙酸与溴水互溶,都不分层且不褪色,无法区分;C中,乙醇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不互溶,可行;苯和己烷都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且密度均比水的小,D项不可行。12.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CH3CHCHCH3可表示为,有机物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和溶剂。已知α-萜品醇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1 mol该物质最多能和1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和碳碳双键C.该物质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分子式为C9H16O解析:含有1个碳碳双键,则1 mol该物质最多能和1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和碳碳双键,故B正确;含有羟基,则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C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0H18O,故D错误。1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D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滴加KMnO4(H+)溶液,充分振荡确定苯中混有己烯B向水解后的蔗糖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确定蔗糖是否发生水解C加入NaHCO3溶液确定酒精中混有乙酸D加淀粉确定食盐中含有KIO3解析:己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A项正确;蔗糖水解产物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蔗糖水解是在稀硫酸条件下发生的,检验是否发生水解必须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确定蔗糖是否发生水解,B项错误;乙酸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C项正确;KIO3与淀粉不反应,D项错误。14.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齐民要术》记载的制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后世也有少量的改进。淀粉是酿酒的原料,淀粉得到有机物X、Y、M(M为乙酸)的转化关系为:淀粉―→X―→Y乙酸乙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X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B.Y可发生加成反应C.由Y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可用碘单质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解析:分析上述转化关系: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乙醇可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X为葡萄糖,含有醛基,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故A正确;Y为乙醇,乙醇分子中没有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Y为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碘单质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若淀粉溶液不变蓝则说明完全水解,故D正确。15.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D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氧化反应解析:由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可得出其分子式为C10H18O,A正确;香叶醇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跟乙烯类似的性质,故该物质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C错误;香叶醇分子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能够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60分)16.(12分)乙二酸二乙酯(D)可由石油气裂解得到的烯烃合成。回答下列问题:(1)B和A为同系物,B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H3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CH2+H2OCH3CH2OH ,其反应类型为__加成反应__。(3)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__取代反应__。(4)C的结构简式为__HOOC—COOH__。(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HOOCCOOHCH3CH2OOCCOOCH2CH3+2H2O 。解析:(1)根据流程图分析,A与水反应生成C2H6O,则A是乙烯,B和A为同系物,B中含有3个碳原子,B是丙烯,结构简式为CH2===CHCH3。(2)反应①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3)反应③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4)乙醇与C反应生成乙二酸二乙酯,则C是乙二酸,结构简式为HOOC—COOH。(5)反应②是乙醇与乙二酸的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HOOCCOOHCH3CH2OOCCOOCH2CH3+2H2O。17.(12分)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产物之一,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下列是有机物A~G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A、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__碳碳双键、羧基__;C的结构简式是__CH3CHO__。(2)E是一种具有香味的液体,由B+D→E的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反应类型是__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__。(3)G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是CH2—CH2。(4)2018年俄罗斯足球世界杯,在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扭伤时,队医立即对其受伤部位喷射物质F进行应急处理。写出由A制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H2===CH2+HClCH3CH2Cl 。(5)H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H能与NaHCO3反应,则H的结构简式可能为(写出2种):__CH3CH2CH2COOH、(CH3)2CHCOOH__。解析:根据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产物之一,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确定A为乙烯。按照题目中转化关系可推知B为乙醇,C为乙醛,D为乙酸,E为乙酸乙酯,F为氯乙烷。G为聚乙烯。18.(12分)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紊乱而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的食品和缺乏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BCD__(填字母)。A.葡萄糖和果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可表示为C6(H2O)6,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分子B.糖尿病病人的尿中糖含量很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C.葡萄糖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镜和酿酒D.葡萄糖和果糖都不能水解(2)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病人食用后血糖不会升高。①木糖醇与葡萄糖__不互为__(填“互为”或“不互为”)同系物。②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__与Na反应放出H2(或与O2在Cu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或被酸性KMnO4氧化或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任写一种即可)__。(3)糖尿病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因为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B__(填字母)。A.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可被人体直接吸收B.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胃肠的蠕动C.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D.纤维素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不同,但组成元素完全相同解析:(1)糖类中不含水,只是为了表达方便拆成碳水化合物的形式。(2)木糖醇中含有的官能团与葡萄糖不完全相同,故不能与葡萄糖互称为同系物,由于木糖醇中含有羟基,可以与Na反应,催化氧化,与酸性KMnO4溶液、K2Cr2O7溶液反应,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等。(3)蛋白质需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纤维素与淀粉虽然化学表达式均为(C6H10O5)n,但二者结构不同,n值也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氮元素而纤维素分子中不含氮元素,故二者组成元素不同。19.(12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酒精灯等已略去)。取17.1 g 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O2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通入过量O2的目的是__使有机物A充分燃烧__。(2)C装置的作用是__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H2O__,D装置的作用是__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CO2__。(3)通过该实验,能否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原子__能__(填“能”或“不能”)。(4)若A的摩尔质量为342 g·mol-1,C装置增重9.9 g,D装置增重26.4 g,则A的分子式为__C12H22O11__。(5)写出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12H22O11+12O212CO2+11H2O 。(6)A可发生水解反应,1 mol A可水解生成2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产物,且这两种产物均为1 mol,则A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3)由生成的H2O及CO2的质量分别计算出A中H和C的质量,若H和C的质量之和等于17.1 g,说明A中不含氧;若H和C的质量之和小于17.1 g,则A中必含氧。(4)17.1 g A中含C、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C)==0.6 mol,n(H)=×2=1.1 mol。17.1 g A中含O的质量为17.1 g-(12 g·mol-1×0.6 mol+1 g·mol-1×1.1 mol)=8.79 g,n(O)==0.55 mol。n(A)∶n(C)∶n(H)∶n(O)=∶0.6 mol∶1.1 mol∶0.55 mol=1∶12∶22∶11,故A的分子式为C12H22O11。20.(12分)现有6瓶失去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可能是乙醇、乙酸、苯、乙酸乙酯、油脂、葡萄糖溶液中的一种。现通过如下实验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液体的名称: 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①把6瓶液体分别依次标号A、B、C、D、E、F,然后闻气味只有F没有气味②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水稀释只有C、D、E不溶解而浮在水面上③分别取少量6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新制Cu(OH)2并加热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④各取C、D、E少量于试管中,加稀NaOH溶液并加热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1)写出这6种物质的名称。A__乙醇__,B__乙酸__,C__苯__,D__乙酸乙酯__,E__油脂__,F__葡萄糖__。(2)在D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3)已知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H2O+2Ag↓+3NH3,试写出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OCH2(CHOH)4CHO+2Ag(NH3)2OHHOCH2(CHOH)4COONH4+H2O+2Ag↓+3NH3 。解析:(1)6种物质中只有葡萄糖无气味;苯、乙酸乙酯、油脂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乙酸呈酸性,能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乙酸乙酯、油脂均在稀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而不再有分层现象,乙酸乙酯的水解产物之一乙醇有特殊香味,乙醇易溶于水,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二者均不与Cu(OH)2和NaOH溶液反应。(2)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乙酸钠和乙醇。(3)根据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并结合信息,即可写出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