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课后测评
展开第三章 第二节 金属材料 同步课时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40分)
1、(4分)合金相对于纯金属制成的金属材料来说优点是( )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
②一般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更低
③改变原料的配比,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可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④合金一定比纯金属的导电性更强
⑤合金一般比纯金属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2、(4分)将钠、铝混合物共10.0g投入适量水中充分反应,并测定生成的量,若混合物中钠与铝的质量之比为,如图为生成的物质的量随的变北关系示意图(随着的不断增大,产生的物质的量越来越接近mol)。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3、(4分)一定量通入5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得到溶液A,向溶液A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加入与生成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XY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原溶液中
C.通入的气体体积为44.8L
D.溶液A中含和各1 mol
4、(4分)向和铁屑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而产生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原混合物中和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2 C.1:3 D.1:4
5、(4分)钢铁是铁碳合金的总称,其强度高、价格便宜、应用广泛。在以下关于不锈钢和碳素钢的认识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组成元素是相同的
B.耐腐蚀的性能不同
C.它们都属于钢,因此物理性质相同
D.碳素钢比生铁易生锈,不锈钢不易生锈
6、(4分)把含有和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
B.
C.
D.
7、(4分)将mg镁铝合金投入的盐酸中,固体完全溶解,收集到气体5.6L (标准状况)。向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最大为13.80g,则m为( )
A. 5.10 B. 5.30 C. 9.55 D. 11.48
8、(4分)3.04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100 mL 14.0 mol/L的浓硝酸中,得到和的混合气体224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5.08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B.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12 mol
C.得到5.08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700 mL
D.和的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80%
9、(4分)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充分反应,得到4.48L(标准状况)与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的混合后通入水中,恰好被完全吸收生成硝酸。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100mL4NaOH溶液,恰好沉淀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5mol的电子 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12(标准状况)
C.参加反应的是0.45mol D.混合气体中含2.24L(标准状况)NO
10、(4分)向100mL稀与稀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假设加入铁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且曲线中每一段只对应一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的体积为2.24L
B.
C.所用混合溶液中
D.AB段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共30分)
11、(15分)用铁、铝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
(2)气体A是_____。
(3)A与混合光照可能发生爆炸,生成_____(填化学式),A在该反应中作为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溶液B中阴离子除外还有_____,溶液D中存在的金属离子为_____。
12、(15分)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克服传统铝热反应纸漏斗易燃烧、火星四射等缺点,将实验改成以下装置,取磁性氧化铁在图A装置中进行铝热反应,冷却后得到“铁块”混合物。
(1)实验中可以用蔗糖和浓硫酸代替镁条作引火剂,其原因是_______。
(2)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取反应后的“铁块”研碎取样称量,加入图B装置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测量生成气体体积以计算样品中残留铝的百分含量。
①量气管在读数时必须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
②取1g样品进行上述实验,共收集到44.8mL(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气体,则铝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
③装置中分液漏斗上端和试管用橡胶管连通,除了可以平衡压强让液体顺利滴入试管之外,还可以起到降低实验误差的作用。如果装置没有橡胶管,测出铝的百分含量将会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三、实验题(共30分)
13、(15分)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某种铝合金(合金元素为Mg、Al)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国家规定其中铝含量不能低于78%),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金样品固体M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倾斜左边的装置使氢氧化钠溶液(足量)与质量为的合金粉末(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进入量气管的气体的体积为(已折算成标准状况)。若量气管的最大量为50mL,则固体M中铝的质量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替换为足量的盐酸,则反应停止后量气管内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V(填“>”“<”或“=”)。
5.若,V=44.8mL(标准状况),通过计算可知,该合金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国家标准。
14、(15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铝热反应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_____是氧化剂,_____是还原剂,该反应称为_____反应。
(2)选出该实验的实验现象( )(填序号)
A.镁条剧烈燃烧
B.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火星四射
C.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
D.有红热状态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后变为黑色固体
(3)写出下列操作或物质的作用:
内层纸漏斗底部剪一个孔:__________;蒸发皿盛沙:__________;镁条:__________;氯酸钾: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D
解析:钠、铝混合物投入水中发生的反应有:、。随着增大,钠的质量逐渐增大,生成的体积也增大,当Na、Al的物质的量相等时,Na反应生成的NaOH与Al恰好完全反应,此时产生最多,之后随着Na质量增加,Al的质量减少,导致生成的逐渐减少,假设最终完全为Na,则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为,结合反应可以计算出,即,C项正确。根据分析可知,时铝过量,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设钠的物质的量为mol,此时铝过量,结合反应可知参加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也是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解得,则混合物中铝的物质的量为,则,A正确;当铝和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时,生成氢气的量最大,,B正确;当钠和铝的物质的量相等时,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mol,设此时铝和钠的物质的量都是mol,则23+27=10.0,解得=0.2,则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即,D错误。
3、答案:C
解析:本题是结合图像考查元素化合物与化学计算的试题。
第一步:分析图像所表示的含义
加入1molHCl未生成气体,再加入2mol HCl生成2 mol气体。
第二步:结合图像确定溶液A的成分
开始未产生气体,是转化为,XY段是与盐酸反应,故溶液A中含和各1 mol。
第三步:结合图像写出各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0~X段:
XY段:
结合上述分析可写出XY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项正确;根据溶液A中含和均为1 mol,可知原溶液中含3 mol NaOH,则,B项正确;产生的量和通入的量相同,均为2 mol,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mol×22.4L/mol=44.8L,该选项中未指明气体所处的条件,C项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D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铁屑与中+3价Fe反应生成中H由+1价降至0价,设原混合物中含得电子为,Fe失电子为。则得电子为,生成,结合产生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即,解得,故C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碳素钢是铁碳合金,不锈钢中含铁、铬、镍等,它们的组成元素不同,A错误;不锈钢比碳素钢耐腐蚀,B正确;不锈钢和碳素钢组成元素不同,物理性质不相同,C错误;生铁中碳含量比碳素钢中的高,生铁比碳素钢易生锈,D错误。
6、答案:C
解析: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每份溶液浓度与原溶液浓度相同,一份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由离子方程式可知每份溶液中,另一份加溶液,发生反应:,由离子方程式可知,由电荷守恒可知每份溶液中,故每份溶液中,则原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C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收集到气体5.6L (标准状况下)为:,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向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由电荷守恒可知: , 则,13.80g沉淀为的质量之和,根据质量守恒可得: mg+8.5g=13.80g, 解得: m=13.80-8.5=5.30,故B正确,故选: B。
8、答案:C
解析: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故A正确;B.和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令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amol,则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为(0.1-a)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a×1+(0.1-a)×2×1=0.12,解得a=0.08,的物质的量=0.1mol-0.08mol=0.02mol,所以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8+0.02×2=0.12mol,故B正确; C.反应后溶质为硝酸钠,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4mol-0.08mol-0.02mol×2=1.28mol,故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故C错误; D、由B可知:的体积分数是,故D正确。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B
解析:依题意知,0A段对应反应为,AB段对应反应为,BC段对应反应为。0A段产生的气体为NO,体积为2.24L(0.1mol),AB段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故A、D项错误;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0A段消耗铁粉5.6g,AB段消耗铁粉2.8g,则,B项正确;,,C项错误。
11、答案:(1)过滤
(2)(或氢气)
(3)HCl;还原剂
(4);
解析:(1)加入足量NaOH溶液,Al溶解,Fe不溶解,操作X为过滤。
(2)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气体A为。
(3)与反应生成HCl。
(4)溶液B中阴离子有、,溶液D中金属离子为。
12、答案:(1)蔗糖在浓硫酸中脱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2)
(3)①冷却至常温后调节量气管使左右液面相平;②3.6%;③偏大
解析:
13、答案:1.安装好装置并在量气管内加入水,向下或向上移动水准管,静置片刻.若水准管的液面与量气管的液面维持一定的高度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3.[或]
4.>; 5.符合
解析:1.利用压强差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Mg、Al中Al可与NaOH反应
3.
, x=0.04g
产生气体不能超过量气管的最大量程,故0<m(Al)<0.04g。
4.若换为盐酸,Mg也产生,所以大于原来产生的气体量。
5.
故符合国家标准。
14、答案:(1)2Al+Fe2O3=2Fe+Al2O3;Fe2O3;Al;铝热
(2)ABCD
(3)使熔融物易于落下;防止溅落物炸裂蒸发皿;引起氯酸钾分解引发铝热反应
解析:(1)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该反应中作氧化剂,Al作还原剂。
(2)ABCD全为该铝热反应的现象。
(3)铝热反应实验中为使熔融物易落下,通常在内层纸漏斗底部剪一个孔;为防止溅落物炸裂蒸发皿,蒸发皿内盛沙子;反应中镁条提供热量使氯酸钾分解;氯酸钾分解引发铝热反应。
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二节 化学平衡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化学平衡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