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物质的比热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4724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4 物质的比热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4724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4.2 质量的测量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4.3 物质的密度 教案(2课时) 教案 5 次下载
- 4.5 熔化和凝固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4.6 汽化和液化 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4.7 升华与凝华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4节 物质的比热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七年级科学教案
课题:4.4 物质的比热 | 主备人: |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热量的初步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2.了解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与物质的种类、质量以及变化的温度有关; 3.能够用比热来表示物质的吸热本; 4.知道水的比热较大,了解水的这一性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热水与冷水的热传递现象,了解热传递的条件、方向和结果; 2.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的影响因素; 3.通过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砂石,进一步了解与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大小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动手实验,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 树立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养成勤于记录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 1. 利用所学的比热知识,解释海陆温差这种现象, 2. 了解比热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 ||
重点: 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的影响因素 | ||
难点: 能利用比热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的现象 | ||
教学准备: 器材:小烧杯、大烧杯、秒表、2只温度计、2只酒精灯、2个铁架台、2个石棉网、 水、砂石 |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考考你】现有一杯开水,你能让它快速冷却吗?谈谈你的做法及理由。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热量 【活动】《物体的吸热与放热》,观察冷水与热水的温度变化。思考: 1、两杯水之间有没有热的传递,从哪里看出来? 2、在热传递中哪杯水放热,哪杯水吸热,为什么? 小结: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图片模型】介绍热传递过程 小结:热传递:①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②方向:高温→低温 ③结果:温度相同。 【讨论】冬天我们在室外晒太阳取暖时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温度如何变化? 【定义】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用符号Q表示。 【单位】以英国科学家焦耳命名,用符号J表示。1千焦 = 1000焦 【介绍】《生活中热量的一些数值》 强调:热量只发生在热传递过程中,是一个动态、过程量。不能讲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提问】 1、把一壶20 ℃水加热到50℃和加热到100℃,哪次吸热多? 2、分别把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哪个吸热多? 小结:同一种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有关系。 【例题】早晨,小明起床晚了,来不及做饭,就想泡方便面吃。可是一拿暖瓶,发现里面没有热水了,于是准备用电热壶烧水。 (1)他应该烧一壶水还是半壶水呢?为什么? (2)小明从饮水机中取水时,发现饮水机里有温水也有凉水,那么他应该取温水还是凉水呢?为什么? 【思考与讨论】 1、将10℃的冷水和90℃的热水混合后,水的温度为什么会高于10℃低于90℃ ? 2、有人认为,90℃的热水和10℃冷水混合后,水温一定是50℃ ,对吗?为什么? (二)比热 【提问】 夏日的太阳火辣辣的,走在沙滩上和海水中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 【转化】探究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猜测:①物质的质量 ②物质升高的温度 ③物质的种类 T:控制相同的环境、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火焰与石棉网的距离。 设计实验: 1、 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2、 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实验: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需要的吸收(或放出)热量并不相同的。相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砂石吸收的热量多。 【引入】比热容——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需要的吸收(或放出)热量。 【介绍】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大;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少的,比热较小。 【推导】不同的物质比热是不同的。水的比热大于砂石的比热。 【介绍】Q=cm△t 【思考】食用油的比热比水要小得多。若用煤气灶分别对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当水和食用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哪种物质的温度升高得较多? 小结:比热的实质:①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的本领; ②物质对冷热反应的灵敏程度 【检测】体温计中为什么用水银作测温介质?用水可以吗? 【解释】现在你能否解释为什么在盛夏炎日同样阳光照射下,河滩上的砂石灼热难熬,而河水却凉爽宜人? S:①因为白天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但是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慢;②傍晚,水和沙子放出相同的热量,因为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 所以海水降温比沙子慢。 【提问】“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重要的应用。 【举例】 1、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 2、暖气管内装的是流动的热水 3、对秧田晚间灌水,白天放水 【知识梳理】 【练习】
三、课堂小结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呢?
| 上课教师修改:
| |
【板书设计】
|
| |
【作业布置】 1、作业本B本 P41-42 2、课时特训 P66-68
| ||
教学反思:
| ||
初中浙教版第4节 月相精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4节 月相精品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九年级下册第 4 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九年级下册第 4 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精品教案设计,共2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变阻器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变阻器优质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