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3.2 地球仪和地图(一)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3.3 组成地壳的岩石 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3.4.1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3.4.2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科学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七年级科学教案
总序号: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课题:3.2 地球仪和地图(二) | 主备人: |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图三要素,能流利地说出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与注记; 2.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选择适当的比例尺描述地图的范围和详细程度; 3.知道地图方向的表示方法,能看图判断该地图的方向表示方法; 4.认识并能说出常见的图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地图,认识并了解地图三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了解种类丰富的地图,感受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2.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 了解GPS的发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
重点: 掌握地图三要素 | ||
难点: 了解比例尺的含义,理解大小比例尺所表示的范围大小和详细程度; | ||
教学准备: 地图 |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脑筋急转弯】如何快速从中国到达美国?——地图 【提问】 1. 当你去美国旅游时,人生地不熟的时候,你会带什么? 2. 为什么不是带地球仪? 二、新课教学,探究新知——板书:地图 (一)地图 【提问】地图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答: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示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后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图片】你都见过哪些地图?你知道这些地图有什么用途? (卫星遥感地图、三维地图、中国政区图......) 【观察】 1.你从地图上都获得了哪些信息? 2.通过这三幅地图,有没有发现什么共同点? 答: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自学:阅读书本P89-90,思考: ①什么是比例尺?这三幅地图上分别是如何表示比例尺? ②这三幅地图上分别是怎样表示方向的? ③这三幅地图上分别是用什么图例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 (一)比例尺 【提问】什么是比例尺? 答: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介绍】比例尺常有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三种表现方式。 【提问】不同的比例尺有什么含义呢? 【举例】1:1000和1:100000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比较】1:1000和1:1000000哪个比例尺大? 【提问】比例尺大小不同,反映的内容一样吗? 答:①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大小详) ②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内容简略;(小大略) 【思考与讨论】绘制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学校的平面图时,应分别选取怎样大小的比例尺? (二)方向 【自学分享】这三幅地图上分别是怎样表示方向的? S:经纬网定向法、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 【介绍】 ①经纬网定向法:经线靠北极端的指向为北,经线靠南极端的指向为南; ②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 ③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三)图例与注记 【自学分享】这三幅地图上分别是用什么图例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 【拓展】这些图例你认识吗?
【活动】 1. 在图3-13中国政区图上两处并计算北京与香港之间的直线距离; 2. 在图3-14浙江旅游图上,找出南雁荡山、普陀山、千岛湖,确定它们在浙江省的方位。(结合作业B本:P25 4(5)) 【练习】P93
三、课堂小结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呢?
| 上课教师修改:
| |
【板书设计】 3.2.2 地图 大比例尺:范围小,内容详细 比例尺 小比例尺:范围大,内容简略 经纬网定向法 地图三要素 方 向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定向法 图例与注记
|
| |
【作业布置】 1.作业本B本 P25-26 2.课时特训P44-46
| ||
【教学反思】:
| ||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力的存在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力的存在优秀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设想,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优质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引入新课,新课教学,探究新知——板书,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2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2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一等奖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