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机械振动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获奖教案设计
展开预习案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48页-49页,思考:
1.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原理是什么?需测量哪些物理量可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如何选择摆线和摆球?
3.教材48页图2.5-2哪种方式较好?还有什么好方法?
【学始于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堂案
【合作探究一】如何测量摆长?
【合作探究二】如何测量周期?
【合作探究三】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课堂练习:
1.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面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
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
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 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角较大
D.用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度 l,这就是单摆的摆长
E.释放摆球,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 50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t,则单摆周期 T=t/50
2.某同学在实验探究 a、b 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时,测得了 6 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
示,它们的单位为 P、Q。
a/P | 0.5 | 0.8 | 0.9 | 1.0 | 1.2 | 1.5 |
b/Q | 1.42 | 1.79 | 1.90 | 2.00 | 2.20 | 2.45 |
思考:(1)要寻找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如果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发现a-b图像不是过原点的直线,而是曲线,怎么办?
(2)如果a-b的平方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根据图像推出 a、b 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如果有常数,写出常数的数值和单位。
课堂总结
【进阶闯关检测】
A类基础关
1.(多选)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时,用停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0时停止计时。测量结果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比较,发现偏大,可能原因是( )
A.振幅偏小 B.开始计时误记为n=1
C.将摆线加上球直径当成了摆长 D.将摆线的长度当成了摆长
B类能力关
2.(经典高考题)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 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 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 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 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n、t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组次 | 1 | 2 | 3 |
摆长l/cm | 80.00 | 90.00 | 100.00 |
50次全振动时间t/s | 90.0 | 95.5 | 100.5 |
振动周期T/s | 1.80 | 1.91 |
|
重力加速度g/(m·s-2) | 9.74 | 9.73 |
|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 s,g=________ m/s2。
(4)用多组实验数据作出T2l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作出的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乙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3.(1)在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________。若已知摆球直径为2.00 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则单摆摆长是________ m。若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中停表所示,则停表读数是________ s,单摆摆动的周期是________。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l值,并测得相应的T值。现将测得的六组数据标示在以l为横轴、以T2为纵轴的坐标系上,即图中用“·”表示的点,则:
(2)单摆做简谐运动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试根据上图中给出的数据点作出T2和l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g=________(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4.(20分)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摆长的方法:用刻度尺量出从悬点到摆球间的细线长
B.测量周期时,从小球到达最大振幅位置开始计时,摆球完成50次全振动时,及时截止,然后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C.要保证单摆自始至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D.单摆摆动时,应注意使它的偏角开始时不能小于5°
(2)某同学先用米尺测得摆线长为97.43 c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cm,则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cm;然后用停表记录了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s,则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_m/s2。
(3)实验中,如果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不计摆球的半径。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次量得悬线长l1,测得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量得悬线长l2,测得振动周期为T2,由此可推得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_。
5.(20分)(经典高考题)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1)(多选)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
(2)如图所示,在铁架台上固定摆长约1 m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 cm、精度为1 mm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T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的周期T2;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Δl。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
C类综合关(选做)
6.一个单摆在质量为 m1、半径为 R1 的星球上做周期为 T1 的简谐运动,在质量为 m2、半径为 R2 的星球上做周期为 T2 的简谐运动。求T1 与 T2 之比。
7.某同学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时改变摆长,测出几组摆长 l 和对应的周期 T 的数据, 作出 l-T 2 图像,如图所示。
(1)利用 A、B 两点的坐标可求得重力加速度 g,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
(2)本实验用 l-T2 图像计算重力加速度, 是否可以消除因摆球质量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测量误差?请说明道理。
8.一个单摆完成 10 次全振动的时间是 40 s, 摆球的质量为 0.2 kg,它振动到最大位移时距最低点的高度为 1.5 cm,它完成 10 次全振动回到最大位移时,距最低点的高度变为 1.2 cm。如果每完成 10 次全振动给它补充一次能量,使摆球回到原来的高度,在 200 s 内总共应补充多少能量?g 取9.8 m/s2
9.如图甲,O 点为单摆的固定悬点,将力传感器接在摆球与O 点之间。现将摆球拉到A 点,释放摆球,摆球将在竖直面内的A、C 之间来回摆动,其中B 点为运动中的最低位置。图2-6 乙表示细线对摆球的拉力大小F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图中t = 0 为摆球从A 点开始运动的时刻,g 取10 m/s2。
(1)求单摆的振动周期和摆长。
(2)求摆球的质量。
(3)求摆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过关检测解析
A类基础关
1.(多选)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时,用停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0时停止计时。测量结果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比较,发现偏大,可能原因是( )
A.振幅偏小
B.开始计时误记为n=1
C.将摆线加上球直径当成了摆长
D.将摆线的长度当成了摆长
解析 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可得g=,重力加速度与单摆的振幅无关,振幅偏小不会影响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故A项错误;开始计时误记为n=1,所测周期T偏小,由g=可知,所测重力加速度偏大,故B项正确;把摆线加上球直径当成了摆长,所测摆长偏大,由g=可知,所测重力加速度偏大,故C项正确;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所测摆长偏小,由g=可知,所测重力加速度偏小,故D项错误。
答案 BC
B类能力关
2.(经典高考题)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 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 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 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 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n、t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组次 | 1 | 2 | 3 |
摆长l/cm | 80.00 | 90.00 | 100.00 |
50次全振动时间t/s | 90.0 | 95.5 | 100.5 |
振动周期T/s | 1.80 | 1.91 |
|
重力加速度g/(m·s-2) | 9.74 | 9.73 |
|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 s,g=________ m/s2。
(4)用多组实验数据作出T2l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作出的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乙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解析 (1)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要求小球可看成质点,因此摆线长度要远大于球的直径,故选用长度为1 m左右的细线;为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摆球应选用密度大、体积小的,故选用铁球,A、D两项正确。
(2)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及T=
可知g==。
(3)由T=可知T3= s=2.01 s
g== m/s2≈9.76 m/s2。
(4)根据T=2π,得T2=l,即当l=0时,T2=0。出现图线a的原因是计算摆长时过短,误将悬点O到小球上端的距离记为摆长,A项错误;对于图线c,其斜率k变小了,根据k=,知可能是T变小了或l变大了。B项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则周期T变小,B项正确;由=k得g=,则k变小,重力加速度g变大,C项错误。
答案 (1)AD (2) (3)2.01 9.76 (4)B
3.(1)在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________。若已知摆球直径为2.00 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则单摆摆长是________ m。若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中停表所示,则停表读数是________ s,单摆摆动的周期是________。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l值,并测得相应的T值。现将测得的六组数据标示在以l为横轴、以T2为纵轴的坐标系上,即图中用“·”表示的点,则:
(2)单摆做简谐运动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试根据上图中给出的数据点作出T2和l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g=________(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该题是对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的综合考查。由T=2π可知g=。由题图可知,摆长l=(88.40-1.00) cm=87.40 cm=0.874 0 m。停表的读数t=60 s+15.2 s=75.2 s,所以T==1.88 s。
(2)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是偏角θ≤5°。将坐标系上的点用直线连接起来,使较多的点分布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如图所示,则图线的斜率k=。由g==,可得g≈9.9 m/s2。
答案 (1) 0.874 0 75.2 1.88 s
(2)偏角θ≤5° 9.9 m/s2
题组 实验操作
4.(20分)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摆长的方法:用刻度尺量出从悬点到摆球间的细线长
B.测量周期时,从小球到达最大振幅位置开始计时,摆球完成50次全振动时,及时截止,然后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C.要保证单摆自始至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D.单摆摆动时,应注意使它的偏角开始时不能小于5°
(2)某同学先用米尺测得摆线长为97.43 c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cm,则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cm;然后用停表记录了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s,则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_m/s2。
(3)实验中,如果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不计摆球的半径。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次量得悬线长l1,测得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量得悬线长l2,测得振动周期为T2,由此可推得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_。
解析 (1)单摆的摆长应为摆线长度加上摆球的半径,A项错误;以摆球通过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处)为计时起点可以减小计时误差,B项错误;单摆摆动时应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内,C项正确;单摆振动过程中偏角应不超过5°,D项错误。
(2)摆球直径为(21+5×0.05) mm=21.25 mm=2.125 cm。
摆长l= cm=98.49 cm。
停表读数为(90+10.0) s=100.0 s。
周期T= s=2.0 s,而g=4π2=9.7 m/s2。
(3)设摆线底端到摆球重心的距离为r,
则有T1=2π,T2=2π,
由两式得g=4π2。
答案 (1)C (2)2.125 98.49 100.0 2 9.7
(3)4π2
5.(20分)(经典高考题)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1)(多选)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
(2)如图所示,在铁架台上固定摆长约1 m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 cm、精度为1 mm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T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的周期T2;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Δl。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
解析 (1)组装单摆时,悬线应选用不易伸长的细线;应选择体积小、密度大的摆球;单摆摆动时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摆的振幅应尽量小一些。B、C两项正确。
(2)设单摆的周期为T1时摆长为l1,周期为T2时摆长为l2,则T1=2π,T2=2π,且l1-l2=Δl,联立以上各式得g=。
答案 (1)BC (2)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5 光的衍射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5 光的衍射优秀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学始于疑,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三,进阶闯关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3 光的干涉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3 光的干涉优质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学始于疑,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三,进阶闯关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波的干涉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波的干涉优秀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学始于疑,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三,进阶闯关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