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北师大版第4节 蒸腾作用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4节 蒸腾作用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途径,蒸腾作用的意义,探究气孔的数目与分布,气孔的张开与闭合,电镜照片,思考与讨论,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两个相同的小试管中加入等量清水,将两个枝条分别插在两个试管中,管内水面上再滴上少量的植物油。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分别套在两个枝条上,结扎塑料袋口,使其不漏气。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
植物体从土壤里不断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保留在植物体内,大部分的水分到哪里去了呢?
1、两个试管内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些植物油?
2、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3、描述两个塑料袋上出现的实验现象。
4、试解释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防止试管内水分的蒸发。
在温暖、阳光照射下植物的蒸腾速率较快,容易观察到现象。
有叶片的塑料袋内壁上出现水珠,没有叶片的塑料袋内壁上没有出现水珠。
植物体可以通过叶片散失水分。
演示实验表明,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植物体的水分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的,叶柄和嫩茎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的什么结构来完成的?
科学家研究得知,在蒸腾过程中,1g水化为水蒸气时,在20℃条件下吸收能量约2.45×103J。因此,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阳光灼伤。
蒸腾作用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① 促使根从土壤里不断地吸收水分。
② 将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
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面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阳光灼伤。
切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
问题1: 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中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假设1:a. 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气孔数目多或少。 b. 同一种植物,在阳地生活的植株比阴地生活的植株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c. 同一植株,上部叶子比下部叶子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d. 同一片叶子,上表皮比下表皮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制定实验计划: a. 材料器具: 烧杯,镊子,70 ℃以上的热水,蚕豆叶,玉簪叶。 b. 方法步骤 : 将对比叶片分别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看叶片表面会不会产生气泡。如果有气泡,统计气泡的数目,根据不同假设,记录在表格中。 c. 分析数据,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叶表皮气孔多。同一种植物在阴湿处气孔少,向阳处气孔多。很多植物的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气孔多。植物体的气孔数目和分布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为什么最好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在阴天或傍晚移栽,移栽后遮阳,移栽时适当剪除一些叶片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度,防止水分过多散失造成植物萎蔫,有利于植物的存活。
菜苗和花草移栽后为什么要遮阳?
移栽植物时,为什么要适当剪掉一些叶片?
一、蒸腾作用的概念: 植物体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二、蒸腾作用的过程: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促进根吸收水分。 2、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灼伤。
1.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2.移栽植物时,常摘掉几个大叶片,目的是减少植物的(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3.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B.蒸腾作用的结果是把植物体内的水全部散失掉C.蒸腾作用只有在炎热的夏天才会表现D.蒸腾作用晚上要比白天旺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4节 蒸腾作用一等奖课件ppt,共25页。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4节 蒸腾作用说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探究主题一,植物的蒸腾失水,思考与讨论,装置中的实验现象,防止试管内的水分蒸发,器官叶片,叶柄嫩茎,探究主题二,植物气孔的分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4节 蒸腾作用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4节蒸腾作用,资料分析,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水分蒸腾示意图,蒸腾作用的过程,蒸腾作用的意义,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